1970年12月,刚刚回到安徽一个月的李德生接到中央的紧急通知,说毛主席有事情找他,需要他立刻返回北京。按照规定,请假在外地的政治局委员不需要参加日常会议,毛主席这一次紧急召见李德生又是什么原因呢?

李德生来不及细想,赶紧安排好工作,乘坐飞机返回北京,下飞机后一刻不停地直奔中南海。当时毛主席刚刚游完泳,见到李德生之后没有多言,开门见山地说:

“我和恩来准备让你做北京军区的司令,别人做,我不放心。”



图丨李德生旧照

虽然李德生不满14岁就加入红军,但在1968年以前,和毛主席并没有直接接触,为什么在短短的两年时间中,李德生会被毛主席如此信任呢?

李德生战场屡立战功

李德生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当李德生的家乡新县迎来共产党和红军之后,李德生加入了当地的儿童团,开始跟着共产党闹革命。1930年不满14岁的李德生报名参加了红军,由于作战勇敢,人也很机灵,李德生很快就被部队首长发现。

在部队首长的安排下,李德生成为营部通信员,很快就因为表现优秀调到了团里,同时受到部队对他的重点培养。在首长身边工作,李德生很快就被提拔起来,从一名通信员做到交通队的一名班长,随后又担任师机关的党支部书记职务。



图丨李德生(中)

1934年红四方面军开始西征,李德生跟随大部队参加了许多重要的战役。在一次战斗经验总结的会议上,李德生说最近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有些放松,告诫大家要在思想上抓紧。这本是一句再平常不过的话,却被人断章取义,给师政委打小报告,直接导致李德生被撤去了党支部书记的职务,开除了党籍。

李德生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自己说了几句通常都会说的话,提了一些要求就被开除了党籍,其他党员也认为不公平,将这件事报告给了师长陈锡联。陈锡联不好否定师政委的决定,便将李德生找来谈话,问清了原委之后,陈锡联开导李德生放下包袱,要在工作中证明自己。在陈锡联的开导下,李德生很快就恢复了党籍,重新担任班长。

抗战爆发之后,李德生被提拔为通信排长,作为一名年轻的指挥员,李德生带领战士们不但消灭了大量的敌人,同时还将缴获的物资武装到排里的每一个人,给其他部队送去了大批的武器弹药。



图丨陈锡联旧照

作为基层排一级作战成绩突出的一员,李德生很快就引起了邓小平、刘伯承的注意和提拔。在抗战结束前,李德生已经被提拔为团长。解放战争开始之后,李德生被任命为晋冀鲁豫野战军旅长,当时李德生只有30岁,是我军中比较年轻的高级指挥员。在刘伯承、邓小平麾下,李德生打下了许多漂亮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夺取襄樊之战。

朝鲜战争爆发之后,李德生主动请缨要求入朝作战,1951年李德生作为一个师的师长率部入朝。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李德生指挥的最著名的一场战役就是上甘岭后期战役。当时李德生本应该率领部队休整,在接到兵团命令之后,李德生抽调精锐部队一起进入前沿阵地,顶着敌人的炮火到达五圣山指挥所。

在李德生的统一指挥下,我军以较小的代价给予敌人沉重的打击,恼羞成怒的敌人组织重兵对上甘岭进行重点进攻。1952年11月1日,敌人的飞机和重炮对我军的阵地进行反复轰炸,李德生一边组织部队进行还击,一边派人重新修筑工事,咬着牙打退了敌人的数十次进攻。毛主席得知上甘岭的情况之后,亲自起草电报对李德生部进行嘉奖。



图丨李德生在上甘岭战役中指挥战斗

李德生经过再三考虑,决定由防守转为主动进攻,在我军炮火的掩护下,李德生指挥部队分三路冲入敌军阵地,只用了半个小时就将敌人全部歼灭。随后又打退了敌人十多次的反扑,彻底巩固了阵地。在坚守了一个多月之后,李德生才将阵地已交给了第十五军,当时上甘岭我军阵地已经非常牢固。

“我再看看李德生同志”

李德生在上甘岭一仗打得非常漂亮,回国之后受到广泛的称赞,组织上也特别重视对李德生的培养。1968年9月,李德生开始担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次月作为安徽省负责人出席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

在会上,周总理宣布分组名单,当念到李德生的名字时,毛主席打断了周总理,问:

“哪个是李德生?”



图丨李德生(前排左一)与战友合影

周总理向毛主席简单介绍了李德生的职务,并且招手让李德生站起来。李德生起立向毛主席敬礼,毛主席仔细打量了一下李德生,笑着说:

“不认识你呀,你这个同志。”

虽然在这之前李德生多次在大会上见过毛主席,但毛主席对李德生并没有什么印象。毛主席接着问李德生是哪里人,当听说李德生是河南新县人时,周总理插话说:

“跟许世友同志是一个县的吧?红四方面军的老家。”



图丨战场上的李德生(左前二)

毛主席接着问李德生多大年纪,李德生回答说自己52岁。毛主席对大家说,安徽的事情办得不错,之前不是通报了李德生在芜湖的事情吗?接着毛主席转头问李德生是怎么搞的。李德生没想到毛主席会在这么多人面前提问,想了一下说了六个字:

“就是大造舆论!”

在场的参会人员本以为李德生说的是开场白,都在认真地听李德生如何继续回答毛主席的问题,谁知道李德生说完那六个字之后,就独自站在那里。会场的气氛一下子有些怪异,突然有人发出了一声笑声,打破了异样的气氛。毛主席也笑了起来,接过李德生的话继续说:

“是啊,就是要早舆论,不然怎么能搞那么多队伍,没有群众,也就没有军队,没有党,没有无产阶级政权。”



图丨建国之后的李德生

也正是因为李德生在安徽的工作突出,引起了毛主席的高度关注。1969年4月,李德生再次作为安徽省代表出席党的九届一中全会。在会上通过选举产生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周总理宣布选举结果,当念到李德生当选政治局候补委员的时候,毛主席再次提出:

“我再看看李德生同志。”

周总理示意李德生起立,李德生起身戴好军帽,向毛主席敬了一个军礼,周总理笑着对李德生说:

“德生同志,请你把帽子摘下来吧。”



图丨李德生旧照

李德生将军帽摘下,端庄地面向主席台,毛主席看着这位身经百战,风华正茂的老红军战士,不禁再次问李德生:

“你今年多大年纪?”

我53岁了。”李德生回答道。

毛主席重复了几次:“53岁,53岁了......

“别人做,我不放心”

参加完会议之后,李德生返回安徽继续工作。三个月过后的一天,李德生突然接到周总理的电话,说中央已经决定将他调到北京工作。李德生感到太过突然,希望周总理能够继续让自己在安徽工作,周总理在电话中说:

“这是中央决定的,请你安排好工作就到北京来。来之前给北京来个电话,他们会安排飞机去接你。”



图丨李德生向华国锋汇报工作

李德生草草安排了一下工作就赶到了北京,周总理在怀仁堂接见了他,询问他想在军委工作还是国务院工作,李德生想了一下,对周总理说:

“我在部队时间长了,愿意干地方的事。”

可能周总理没有想到会得到李德生这样的回答,沉默片刻之后继续对李德生说,中央已经决定让他除了参加政治局的活动外,还要参加一些国务院和军委的活动,同时兼任安徽省之前的职务。随后周总理向李德生详细介绍了这些工作的情况,并细致地询问李德生什么时候能搬到北京,李德生提出需要回安徽几天,将整个工作部署一下,周总理立刻同意:

“准你一个月的假回去安排一下,办完了赶快回来。”



图丨李德生在基层部队视察

李德生安排好安徽的工作马上赶回北京,没过多久周总理通知他说毛主席要接见他。李德生跟随周总理来到中南海,当时毛主席正在看书,看到李德生之后,毛主席起身同李德生握手,笑着说:

“李德生,我也叫李德生(德胜)啊。”

在延安时期,毛主席曾经化名“李德胜”,用湖南话说起来,“德胜”和“德生”发音是相同的,周围人听到毛主席的话都笑了起来。毛主席示意大家都落座,当看到李德生有些紧张的时候,毛主席顺手拿起周总理放在桌上的老花眼镜戴了一下,问李德生:

“你是不是也要戴眼镜了呀?”



图丨李德生与许世友等人合影

毛主席的随后一问,让李德生紧张的心情顿时放松了下来,回答毛主席说看书的时候要戴一下。毛主席接着对李德生说:

“我通过其他同志了解了你,他们都说你不错。”

紧接着毛主席又询问了一下安徽的情况,李德生一一做了详细的回答。毛主席又问到李德生平时读什么书,李德生回答说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平时喜欢读一些军事理论方面的书。毛主席劝说李德生说:

“光读军事书籍不行,还是应该读写其他方面的书,你看过《红楼梦》吧?”



图丨李德生旧照

李德生回答说自己断断续续看过一些,毛主席叮嘱李德生说要将《红楼梦》当做历史来读,同时还要读《天演论》和《通鉴纪事本末》,看一遍不行,要看五遍。之后周总理说到对李德生的工作安排,李德生感到身上职务太多,担子太重,希望能够将安徽和南京军区的工作免掉。毛主席大手一挥说:

“不要免,一个都不要免,南京的不要免,安徽的也不要免。”

周总理鼓励李德生说就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大胆工作,毛主席对李德生的工作做出具体指示:

“你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给你安排三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时间在北京工作,三分之一时间读书学习,三分之一之间到下边搞调查研究。”



图丨李德生视察工作

从此之后,李德生就按照毛主席这三个“三分之一”的指示,开始了一段特殊的政治生活。1970年年末,李德生向政治局请假返回安徽工作,12月19日下午,李德生正在组织对安徽省第三届党代会的具体事宜进行商讨,工作人员匆匆走进会议室,在李德生耳边说了一番话,李德生听后点了点头,加快了会议的进度。

会议结束之后,李德生找来宋佩璋,说中央办公厅来电话,毛主席有事情需要他立刻回北京一趟。第二天一大早,李德生就乘坐专机回到了北京,在飞机上,李德生一直想不到毛主席找自己是什么事,按照规定,请假在外的政治局委员可以不参加日常会议,这次毛主席如此召集召见自己,一定是有什么要紧事。飞机降落在北京空军机场之后,李德生一刻不停地赶往中南海。



图丨李德生(中)与军政委

李德生来到中南海之后,毛主席刚刚游泳结束,心情比较放松,见到李德生之后,随口问起安徽的情况,李德生想毛主席这么着急召见自己,肯定不是想了解安徽的情况,但还是一五一十地向毛主席做了汇报。毛主席听完李德生的汇报之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我和恩来已经决定了,要让你来担任北京军区的司令员,别人做,我不放心。”

当时李德生感到非常诧异,自己当时已经身兼数职,如今毛主席又让自己担任北京军区的司令员,身上的压力实在有些大,便请求毛主席能够免去自己总政治部的工作,毛主席拒绝了他的要求:

“政治部还有副主任嘛,你把主要精力放在北京军区,把屁股坐在北京军区。”

“你就是李铁梅”

1973年中共十大召开之际,政治局开会讨论提名主席、副主席人选,毛主席问大家主席谁来当,大家异口同声说当然还是主席来当。毛主席说可以组织一个顾问委员会,自己来当顾问,结果大家都不赞成毛主席的提议,毛主席说:

“你们都不赞成,我只好还做主席,鞠躬尽瘁。”



图丨毛主席与周总理

紧接着毛主席又问大家谁来当副主席,周总理将政治局开会的情况做了汇报,提出了几个人选,毛主席听完之后沉思片刻,说:

“现在的候选人中有老的,有青的,就是没有中的,我们应当老、中、青三结合啊!”

在场的很多人有了想法,提出处于中年阶段的几个候选人,毛主席又开口说,建议这个“中”就从军队里面选。周总理接过话说同意毛主席的意见,自己建议让李德生同志作为候选人之一。毛主席听完之后点了点头说“可以”。然而李德生丝毫没有思想准备,听到自己被列为副主席候选人之一,赶忙起身说:

“我不合适,资历和能力都不够,我觉得李先念同志可以作为副主席人选。”

当时李先念就坐在李德生的旁边,拉了拉李德生说,主席都表态了,你就不要再说了。在8月30日召开的十届一中全会上,李德生当选为中央副主席。



图丨毛主席与邓小平亲切交谈

同年12月,毛主席在书房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在会上,毛主席提出全国各大军区司令员互相对调,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坐久了,就会出现消极因素。毛主席指着复出不久的邓小平说:

“我想给政治局添个秘书长,你不要这个名义,那就当个参谋长吧。”

12月20日,毛主席在书房召开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会议,朱德坐在毛主席左侧,邓小平坐在毛主席右侧,周总理等人依次坐在毛主席的后方。当毛主席同田维新握手的时候,交代他以后总政治部就交给他负责了,毫无准备的田维新马上反应过来,对毛主席说李德生同志走了就剩自己一个副主任,请毛主席委派主任。毛主席十分肯定地说:

“不,就是你负责了!”



图丨八大军区司令员

田维新继续请求毛主席派个主任,但毛主席没有作答。会议开始之后,毛主席对李德生幽默地说:

“在一个地方搞久了不太好,你在北京军区搞的不那么久,你是陪绑的。李家出了一个‘李铁梅’,你就是李铁梅,做些好事吧,将来上帝也请你喝烧酒。”

就这样,李德生离开了北京,调往沈阳军区担任司令员,成为我党历史上第一个在外地任职的中央副主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