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丨陈龙旧照
前言
“人家不愿意来,就算了吧。”毛主席看过李克农转交到自己手中的信件,无奈地对李克农说。
新中国开国大典前夕,中央为保证领导人的绝对安全,决定加强警卫工作,毛主席提到一个重要人选,陈龙。
陈龙曾经是毛主席在重庆谈判时期的重要警卫之一,重庆谈判结束之后,毛主席曾经三次邀请他到自己身边担任警卫工作,均遭到陈龙的拒绝。能在毛主席身边工作,本是人人都渴望的一件事情,为何陈龙却不愿意呢?
重庆谈判毛主席亲点将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蒋介石连发三封紧急电报,邀请毛主席前往重庆谈判,蒋介石究竟用意何在,一时间引来党中央的各种猜测。党中央连续召开会议,集中讨论毛主席在重庆的安全问题,一部分同志坚决不同意毛主席亲自到重庆,但毛主席却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打是针锋相对,谈也是针锋相对。”
图丨日本无条件投降
经过仔细研究之后,会议通过了毛主席的主张,同意毛主席亲自到重庆。重庆是蒋介石的政权中心,多年来不少的仁人志士遭到蒋介石的残害,如何能够保证毛主席的人身安全,成为党中央的头等大事。
李克农来到毛主席所在的窑洞,一连提出几个人让毛主席选择,成为毛主席在重庆的贴身卫士。毛主席听罢,沉思了片刻问李克农:
“你们那里是不是有个叫陈龙的同志?”
“有,不过这个同志的脾气不太好。”李克农立刻回答道。
图丨“特工之王”李克农
毛主席没有理会“脾气”的问题,接着问道:“听说他带兵打过仗?”李克农赶忙介绍说陈龙在东北抗联当过参谋长,大家有时候还叫他将军。毛主席思略片刻做出决定:
“那么还是去个武的吧!”
回到社会部之后,李克农立刻将陈龙找来,当面向他交代了这项艰巨的任务,他将化名陈振东,以毛主席秘书的身份负责主席的警卫工作,李克农特意强调,这一次是毛主席亲自点将,同时还将自己随身多年的左轮手枪送给了他。
抚摸着还带有首长体温的手枪,陈龙心中万分激动,他向李克农保证,就是豁出命也要保卫毛主席的人身安全。临行前,朱德和刘少奇叮嘱陈龙,主席的安全就交给他了,遇到危险要用身体保护主席,周总理也握着陈龙的手说,大家这次一起来做主席的警卫员,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陈龙坚决地说:
“毛主席回不来,我也回不来,我要将毛主席保护到底,坚决同毛主席在一起。”
图丨毛主席抵达重庆走出机舱
刚到重庆的时候,陈龙不眠不休的监视着重庆的各种动向,毛主席看在眼里很是心疼,下令他必须要睡一天一夜,并派王若飞监督他。为了庆祝苏联和国民政府签订同盟条约,中苏文化协会举行庆祝酒会,邀请毛主席出席参加。
为了扩大我党的影响力,毛主席决定出席,这是毛主席在重庆的首次公开露面,陈龙为了保证毛主席的安全,提前到中苏文化协会附近侦查,发现这里地处闹市,商场店铺众多,如果毛主席出现在这里,必将引起群众围观,交通拥堵,对于保卫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当天晚上,毛主席一走下汽车就被围观的群众围拢,多名参会的各界名人争先挤过人群和毛主席握手问好。酒会进行了一个多小时,苏联大使邀请毛主席到楼上参观图片展,参加酒会的人群也随之用上了楼,大家都想一睹毛主席的风采。
图丨红圈中人物为陈龙
随着涌上楼的人越来越多,秩序逐渐难以被控制,陪同的张治中和冯玉祥已经被人群挤散,楼板也不堪重负发生颤动。当楼板第二次发生颤动的时候,周总理向陈龙发出明确暗示,陈龙立刻拉起身边的毛主席向外走去。
周总理等人也跟随在毛主席身后向楼下走去,越来越多的人拥挤在楼梯口,整个楼房都在颤动,人们纷纷跟在毛主席的身后向外涌去。负责维持秩序的宪兵和警察早已经被人群冲散不知去向。陈龙和周总理等人费了好大力气才将毛主席送到了专车上,陈龙不禁松了一口气,总算让毛主席在人群中脱险。
之后陈龙根据情报信息得知,在国民党特务系统内部,有人扬言愿意付出自己的性命进行刺杀行动。这份情报立刻引起了周总理的重视,周总理一方面公开向国民党当局和宪兵司令张镇做出警告,另一方面通过各方关系对国民党特务机关施压,让特务头子们知道,一旦发生刺杀时间,恐怕戴笠都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图丨李少石旧照
可是国民党特务机关并没有将周总理的警告放在眼里,在重庆谈判即将结束的时候,重庆办事处的秘书李少石因为外表形似周总理,在路上遭到刺杀身亡,周总理和陈龙得知这一消息之后立刻紧张起来。当天晚上,毛主席参加完欢送晚会,婉拒了张治中希望他留在市区的要求,执意要回到自己的驻地。
周总理邀请宪兵司令张镇将毛主席送回驻地,并警告张镇,如果毛主席出了问题,首先拿他是问。走出礼堂之后,陈龙握着手枪紧紧跟在张镇身后,并吩咐其他的卫士,一旦发生意外,他自己首先将张镇控制住当人质。在回驻地的路上,陈龙的枪口一直在暗中对着张镇,直到毛主席平安返回。
图丨陈龙后人展示毛主席赠送给陈龙的手表
毛主席在重庆的43天中,全靠陈龙的贴身保护才得以安全,回到延安之后,毛主席对陈龙评价四个字,“忠心耿耿”。并且毛主席破了不在党内送礼的先例,将别人送给自己的一块欧米茄手表作为礼物送给了陈龙。
“主席,我想提点个人要求”
重庆归来之后,毛主席在一次社会部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提到自己想将陈龙调到自己身边工作的想法,很快社会部派王涛江同陈龙进行了一次谈话,转达了毛主席希望将他调到身边的想法。陈龙听到之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顿时热血沸腾。
在重庆朝夕相处的43天中,陈龙近距离领略到毛主席的伟人气魄和博大胸怀,如今又得到领袖的器重,陈龙更是内心激动,当即对王涛江表示,自己愿意到毛主席身边工作。为了平复一下自己的心情,陈龙拿出烟丝想卷支烟,结果双手激动得簌簌发抖,费了好长时间才将烟卷成。
图丨重庆谈判时毛主席与蒋介石合影
陈龙点燃香烟深深地吸了一口,激动的心情也逐渐冷静下来。他想到自己由于脾气不好,多次受到领导的批评,这样的性格能否服务好毛主席呢?陈龙一时间陷入了纠结,告诉王涛江自己回去考虑考虑再给他准确答复。
回到住所之后,陈龙整整考虑了一夜,手中的香烟一根接着一根。能够到毛主席身边工作,自己自然十分向往,但自己一方面想被派回到东北老家工作,另一方面也担心因为自己的脾气不能服务好毛主席。
经过一夜的深思熟虑,陈龙做出了自己的决定。第二天一大早就找到王涛江,告诉他自己决定不去毛主席身边工作,王涛江对陈龙的决定深感意外,陈龙解释说自己的脾气太爆,不适合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而且自己一直想回到东北老家工作。
图丨毛主席重庆谈判归来
王涛江走了之后,陈龙还在想着自己的做法会不会辜负了毛主席的期望。思虑片刻,陈龙决定自己当面向毛主席解释一下,他相信毛主席一定会理解自己的想法。他立刻来到毛主席的住处,和值班警卫打了个招呼,说自己要见一下毛主席。
走进毛主席所住的窑洞,办公桌上堆满了文件和电报,还有一大堆不知名的药瓶。从重庆回到延安之后,毛主席的身体一直都不太好,但他还有一大堆事情要处理,根本不能够安心静养,只能够靠吃药坚持工作。
一看到陈龙,毛主席立刻放下了手中的文件,招呼他坐在自己身边。见到满眼血丝的毛主席,陈龙心中一阵痛楚,他不忍心耽误毛主席的时间,直截了当地对毛主席说:
“主席,我想提点个人要求。”
图丨陈龙(右一)与毛主席等人合影
毛主席对于陈龙的话有些意外,问他有什么个人要求。陈龙回答说自己是东北人,当前东北急需干部,能否将自己调到东北去工作。和陈龙相处40多天之后,毛主席对陈龙也有了很深的了解,知道他一直心系家乡,想要为家乡解放贡献一份力量,而且东北的情况也正如陈龙所说,需要干部到那里整顿管理。
毛主席缓缓地点了点头,微笑着看着陈龙,挥了一下手说:“好,我同意,希望你到东北做出好成绩!”说完毛主席转身从笔记本中拿出三张照片,其中一张是他们在重庆时候拍下的合影,另外两张是自己和家人的照片,毛主席将三张照片递到陈龙手中,亲切地说:
“我们要分手了,照片送给你,留个纪念吧。”
陈龙眼含热泪,起身接过照片,哽咽地对毛主席说,希望主席多多保重身体。毛主席微笑着点了点头,起身将陈龙送出了房间,又和他紧紧握手告别。
“人家不愿意来,就算了吧”
得到了毛主席的批准,陈龙随即离开延安,回到家乡奔赴在第一线。在陈龙的领导下,一个个反革命案件被破获,一次次挫败了敌人的阴谋,受到中央的通电嘉奖。每当工作疲劳的时候,陈龙总会拿出毛主席送给自己的照片看看,内心立刻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图丨毛主席宣告新中国成立
1949年9月,远在东北的陈龙收到中央寄给自己的一封信,信中说起开国大典在即,中央决定加强对领导人的保卫工作,毛主席在说到这件事的时候提到了他。读完信之后,陈龙内心激动不已,没想到毛主席在繁忙的事务中,还能想到自己,对于一个远离北京的地方干部来说,是多么的珍贵。
陈龙收起自己内心的激动,再次反复考虑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自己脾气太烈,比较适合在一线工作,而保卫领导人的工作较为舒适,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心。而且他深知对领导人的安全威胁来自哪里,自己能够战斗在一线,远比坐在办公室要发挥的作用大。
想到这里,陈龙立刻抬笔给毛主席写回信,坦率地表达了自己对于领导人保卫工作的看法,并且说自己在一线工作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经验,自己还是愿意在一线工作,希望毛主席能够理解自己。
写好信之后陈龙托人将信寄给李克农,请李克农将回信转交给毛主席。新中国成立之后,公安部长罗瑞卿指示陈龙到南京担任公安局长,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调令,陈龙心里虽然没有做好准备,但还是表示自己愿意服从组织的决定。
图丨新中国第一任公安部长罗瑞卿
陈龙选定了两名业务骨干,带着妻子坐火车借道北京前往南京。抵达北京之后,陈龙先到李克农家中拜访,在交谈中陈龙得知自己的回信已经转交到毛主席手中,毛主席看完之后十分无奈,曾经对李克农说:
“人家不愿意来,就算了吧。”
毛主席的这句话一直在陈龙的心中回响,自己不知道这样做到底是对是错。李克农劝说他不妨去见一见毛主席,当面解释一下更好,陈龙相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一定能够得到毛主席的理解。
第二天陈龙又去拜访了老领导彭真,彭真对陈龙拒绝毛主席的事情早已有所了解,一见面就问陈龙是怎么考虑的,陈龙一五一十地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彭真,自己经过对比认为自己还是适合在一线工作。彭真听完之后,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连声说陈龙的想法有道理,他应该去向毛主席解释一下,自己有机会也会向毛主席解释。
得到两位领导的支持,陈龙的心里有了底,回到住所便同汪东兴联系,告诉他自己希望能和毛主席见上一面。在前往中南海之前,陈龙的内心忐忑不安,自己已经两次拒绝毛主席的邀请,不知道毛主席见到自己是怎样的态度。
图丨彭真旧照
毛主席见到陈龙之后,仍旧向当初一样热情招待,亲切地询问他这些年在东北的工作情况,陈龙将自己的工作一一作了汇报,给毛主席讲述了自己在工作中破获的案件。毛主席听着陈龙的讲述,不时地点点头,他从陈龙的汇报中已经理解了陈龙的想法。汇报结束之后,毛主席嘱咐陈龙,罗瑞卿刚刚上任公安部长,希望他能够配合好罗瑞卿的工作,将自己的工作经验介绍到其他地方。
毛主席的理解让陈龙心中的石头顿时落了地,在北京短暂地停留之后,陈龙带着毛主席的嘱托前往南京,去迎接更大的挑战。
力不从心再度拒绝主席
1950年,由于陈龙在南京工作表现突出,公安部将他上调到总部担任保卫局局长,陈龙经过沉入研究,提出“立足国内,着眼海外”的设想,部署指挥多地侦破了一大批大案要案,使得身在国内的敌特分子纷纷落网,摧毁了美国和国民党多年苦心经营的海外间谍网。
在夜以继日地繁忙工作中,陈龙积劳成疾导致心脏病复发,尤其在升任公安部副部长之后,陈龙更加投入到工作中,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最终只能放下工作住院休养。当时我们国家外事频繁,安保工作必须有所加强,周总理同罗瑞卿商量,毛主席希望将陈龙调过去主持安保工作。
图丨陈龙与妻子
这个时候周总理才知道,陈龙的心脏病已经非常严重,已经断断续续休息了半年多,周总理赶忙询问罗瑞卿找医生看过了没有,罗瑞卿回答说北京的著名专家已经看过了,周总理提议,让陈龙到苏联治疗,治好了病再回来工作。
罗瑞卿放下电话直奔陈龙家,将周总理的指示一字不落地传达给他,陈龙对于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信任万分激动,但对于自己到苏联治疗,陈龙始终不同意,直到罗瑞卿说组织上已经决定了,而且是周总理提议的,这才勉强同意。
1954年陈龙夫妇乘坐火车前往莫斯科,这是他第二次前往苏联,曾经自己一些老战友到苏联学习之后就毫无音信,陈龙到达苏联之后,在治疗之余想尽各种办法,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老战友,安排大使馆将他们送回到国内。
图丨陈龙旧照
经过两个月的治疗,陈龙返回祖国,但回国不久之后,好转的病情又再次加重,无奈之下,陈龙忍痛离开了自己心爱的工作岗位,彻底放下工作前往大连疗养。四年之后,陈龙不幸病逝,终年48岁。
虽然陈龙只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40多天,但他却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家乡,奉献给了人民,无愧于毛主席和党中央对他的信任。正是有了这些像陈龙一样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才换回了如今我们强大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