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般的重量级较量,想必大家对这场对决已翘首以盼许久。
两队上一次交锋已是2月7日,时隔近两个月再度碰面,各自都迎来了新球星,展现出了新风貌。
在这场战役打响之前,勇士队在得到巴特勒后,战绩斐然,豪取19胜4负。库里、追梦、巴特勒、波杰姆斯基以及穆迪所组成的首发阵容更是所向披靡,取得12连胜的完美战绩。仅花费6000万,就收获如此稳定的罚球能力、强悍的防守以及出色的控场表现,你就说强不强?
自从湖人得到了未来基石东契奇,球队展现出了强劲的势头,取得了14胜8负的佳绩。东契奇场均贡献27.2分、8.5个篮板以及7.9次助攻,完美且无缝地融入到球队体系之中。这东詹和东契奇,简直就像是两瓶令人难以抗拒的“毒药”。真让人好奇,我们到底是通过怎样的操作得到东契奇这样的天才球员的呢?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这场比赛的期待值已然被拉至满格。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才见分晓。可实际上,两队球迷的观赛体验有着显著差异。
勇士:咱队里的波杰姆斯基三分球10投8中,简直神准,投啥有啥!波杰姆斯基这发挥打出了远超预期的“暴击”效果,完全出乎湖人的意料。
湖人这边,东契奇三分球6次出手无一命中,全场仅得19分,远低于其正常的输出水平,在场上的攻防表现宛如勇士队的第六人。而电风扇和文森特这哥俩,三分球合计10次出手仅命中1球。要知道,在4月1日对阵火箭的比赛中,他俩合计可是命中了12记三分!算上东契奇,这哥仨的三分球表现堪称离谱,16次出手仅仅命中1球!
勇士此役赢球,造成的冲击远超预期。湖人平日里极为关键的两大方面,均不复往昔的出色表现,输掉比赛也就实属正常了。
此役中,双方都展现出了季后赛级别的防守强度。常规赛时的比赛节奏或许可以相对轻松随意,但季后赛的氛围特点之一便是针对性极强。
勇士主打小阵容,以无限换防为主要策略。湖人则通过挡拆执行点名战术,创造詹姆斯背打波杰姆斯基、八村塁强打库里的对位机会。对此,科尔迅速采取夹击策略,甚至早早地给了里夫斯底角大空位,任由他三分左右开弓——毕竟里夫斯和八村塁能投,但勇士采用人海战术收缩夹击,就是要让詹姆斯和浓眉这两位超级巨星难以顺畅地冲击禁区。
勇士对东詹的限制策略分三步展开:其一,东詹在罚球线以上进行单打中远投时,仅采取单防,有意鼓励他迎着防守尝试高难度中远投,给予其“一锤定音”的机会,同时尽可能避免被假动作骗起而犯规送罚球;其二,不管是背身还是面筐,只要东詹接近油漆区,便采用明牌式包夹。包夹只是外在手段和形式,核心目的在于迫使东詹在对篮下构成直接威胁的区域传球;其三,对其角色球员的出手选择予以放任,不惜一切代价让东詹的进攻举步维艰,实施贯穿全场48分钟的宏观消耗战术。
湖人在防守策略上秉持着同样的核心思路。海斯积极投身于无限换防,旨在封锁库里在挡拆时的第一手单挡三分机会。当库里处于45度角位置时,就近球员会迅速上前与海斯一同对库里实施夹击,迫使他传球。为了达成包夹库里的目的,湖人甘愿主动放空波杰姆斯基、穆迪、追梦等勇士队中具备一定投射能力的球员,放任他们在边角获得空位三分的出手机会。
两支球队的防守策略高度相似,都疯狂对詹姆斯/东契奇/库里这些核心人物施加高强度防守压力。对于他们身边处于大空位的队友,三分出手的机会可以放给对方。均是通过夹击和轮转,来检验对手在仓促、慌乱状态下,以及高速移动后的投射精准度与处理球的能力。
两队不约而同地采用对巨星放空、紧盯拼图球员的比赛策略,奠定了此役的基调:要么是空位三分如雨的狂轰滥炸,要么就是进攻滞涩的“便秘局”。首节比赛,勇士队成功迫使湖人队出现两次24秒违例。湖人队在首节三分线外16次出手仅命中4球,比赛的走势明显陷入了尴尬境地。
纵观整个上半场,库里斩获12分,巴特勒仅有4分入账,波杰姆斯基则轰下22分;詹姆斯拿到8分,东契奇同样8分,里夫斯有11分进账,八村塁贡献13分。这些数据精确地反映出两队的防守策略侧重点,那便是给予角色球员一定发挥空间,却在防守端对球星施加高强度的压迫。
上半场,湖人队的投篮手感冰凉,命中率仅为35.7%。独行侠队的东契奇状态也不佳,一度11次出手仅命中3球,并且上半场仅有2次站上罚球线的机会。波杰姆斯基、波斯特、桑托斯等人在防守端展现出的强硬程度明显被外界低估,勇士队防守纪律性十足,尽量避免吃假动作而轻易送上罚球,这使得东契奇在上半场的进攻打得十分艰难。
除了作为持球大核心的球员表现低迷之外,文森特和“电风扇”在定点三分投射上也不复对阵火箭时的神勇状态(彼时两人均命中6记三分)。湖人上半场在三分线外23次出手仅命中8球,禁区得分更是只有可怜的12分,陷入了一种求助无门、举步维艰的困境。
勇士精准捕捉到湖人防守的薄弱环节,展开疯狂攻势。波杰姆斯基与库明加面对东契奇时,进攻招招致命;库里和巴特勒持球单打东契奇时,几乎一步就能突破,轻松直取上空篮的机会。文森特与里夫斯同样成为勇士的“提款机”,被频频针对。库里、库明加以及波杰姆斯基在针对湖人防守软肋的进攻中,都呈现出极具震撼力的表现。
双方摆出小个阵容展开激烈对攻,持球单打时点名针对对方球员,这已然成了心照不宣的策略。彼此仿佛在“开卷答题”,你来我往。禁区内实施包夹战术,对赌的是对方外线边角处的三分投射。
机会已经给你们了,空位投篮都没命中,可别怪我去夹击你们的核心球员!
湖人队是一支颇为倚重定点三分效率的球队,其中缘由并不复杂。勒布朗 - 詹姆斯与安东尼 - 戴维斯均是各自位置上具备大模型身材的单打强点,且拥有历史级别的传球视野。在比赛过程中,詹姆斯或戴维斯吸引对手的包夹防守后,会将球精准地传导至对方防守的薄弱环节,随后由角色球员完成终结得分。这便是湖人队当前建队配置下所遵循的底层进攻逻辑,由此可见,外线的火力输出对于湖人队而言极为关键。
比赛进程中,詹姆斯率先做出战术调整。第三节里,他一人独揽14分,主动扛起进攻大旗。毕竟,若是放任东契奇持续找寻比赛状态,第三节恐怕早早便会沦为垃圾时间。詹姆斯全场几乎拼至最后一刻,出战39分51秒,下半场更是砍下25分。纵观全场,湖人队中真正三分命中率在线的,实际上仅有詹姆斯、里夫斯和八村塁三人。
勇士队展现出了近乎无懈可击的进攻配合。库里在挡拆战术中,持续针对东契奇发起点名战术,一招鲜吃遍天,这成为勇士队得分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而库明加则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不断抓文森特和里夫斯的错位,以大打小,占尽便宜。库里与库明加这对“库库组合”火力全开,极具针对性地打爆了湖人在换防之后的主要防守软肋。
进攻端,库里与库明加火力全开;防守上,追梦携手巴特勒铸就铜墙铁壁,球队分工清晰,每个人都在各自岗位上恪尽职守。而波杰姆斯基更是如有神助,三分球10投8中,每一次命中都似利刃出鞘,给对手以重创。凭借这般出色发挥,勇士最终战胜了东契奇与替补射手均不在最佳状态的湖人。
在这样级别的比赛里,东契奇三分6投0中、电风扇5投0中、文森特5投仅1中,三人合计三分球16中1,这着实有些糟糕。这种投射表现远未达到此类比赛应有的水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现场观众的不尊重。
从系列赛的整体视角来看,湖人不会每场比赛都如此糟糕。后续的比赛中,湖人确实具备东契奇状态回升以及替补射手集体找回手感的可能性。
毕竟,他可是东契奇啊!谁都不能指望他每场比赛三分球6投0中。只是,有个前提:他在防守端付出的精力不能低于进攻端收获的效益。湖人真正渴求的,是一位能带来正向价值的东契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