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震撼性的消息从台湾传来!
台湾省海巡署首次公开承认,大陆海警船已经开始在台岛24海里范围内进行常态化巡航执法。
这一历史性突破,不仅打破了多年来的默认规则,更标志着两岸关系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那么究竟是什么促使台湾方面做出如此罕见的公开承认?在这场意味深长的海上较量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
雷霆演练:军警联手展现新格局
"海峡雷霆-2025A"演练的代号公布,揭开了这次军警联合行动的战略底牌。
4月1日起,东部战区在台海周边展开大规模演训,海警1107舰、2302舰、2305舰、2307舰等多艘舰艇全程参与其中。
而这支庞大的军警联合编队,不仅完成了查证识别、临检拿捕、管控驱离等多项演练科目,更在实战化训练中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协同作战能力。
在这次演练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山东舰航母编队的东进行动。
这支海上劲旅快速机动至台岛以东海域,与其他海空兵力密切配合,进行了舰机协同、区域制空等系列演练。
可以说山东舰的东进,不仅打破了台当局长期将东部海域视为"战力保存基地"的幻想。
更切实打通了对"台独"势力的三重围堵,切断能源资源进口生命线、阻断外部援助支援线、封锁分裂势力外逃线。
不仅如此,我国这次的演习中远程火力打击环节则展现出解放军精确制导能力的显著提升。
东部战区陆军部队派出的远程箱式火箭炮,不仅射程可覆盖台湾全境,其打击精度更达到了"米"级水平。
这种高性价比的陆基火力打击手段,与海空力量形成了立体交叉火力网,极大增强了军事威慑效果。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演练采取了"先不公布代号后公布代号"的特殊方式。
4月1日的演训活动未对外公布代号,而4月2日的"海峡雷霆-2025A"演练则高调亮相。
这种灵活多变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军事智慧,也展现出解放军快速反应、随机应变的过硬能力。
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海警部队在演练中的表现。
当台"海巡署"人员用英语喊话时,我海警坚定回应"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要求使用中文交流"的场景,生动展现了维护主权的坚定立场。
这种既有理有据又寸步不让的执法方式,既彰显了专业素养,又传递出强烈的政治信号。
可以说这次演练的规模和强度都超出外界预期。
从参演力量看,不仅有航母编队这样的大型战略平台,还有新型远程火箭炮等精确打击武器,更有海警舰艇全程参与。
各类作战要素的深度融合,使得整个演练体系更加完整,战术运用更加灵活,震慑效果更加明显。
而在这次军演中,也有了另外一个不小的收获。
突破24海里:海警执法迈入新纪元
台湾省海巡署近日发布的一段视频,意外确认了一个重大突破。
中国大陆海警2305船已进入台岛以东24海里的毗连区进行巡逻执法。
这段原本用于展示海巡署"驱离"能力的视频,却成为了大陆海警突破性执法行动的最佳佐证。
在台媒公布的画面中,海巡署台东舰只是远远跟随,完全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拦截行动。
这种反常的克制表现,恰恰印证了大陆海警执法权威的进一步确立。
回顾过去在2022年之前大陆方面虽然从未承认所谓"海峡中线",但基于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考虑,海警船只极少越过台湾海峡中部海域。
这种默守现状的局面,在2022年8月因佩洛西窜访台湾而被彻底打破。
当时解放军随即展开大规模联合军演,海警船只也开始常态化越过所谓"海峡中线"巡航执法。
尤其是今年2月发生的"2·14"事件,更是成为推动海警执法范围扩大的重要转折点,当时台湾海巡署舰艇在金门海域恶意追撞大陆渔船,导致两名渔民不幸遇难。
这一恶性事件发生后,大陆海警立即在厦金海域全面启动巡航执法行动,有效压制了海巡署在该海域的滋扰行为。
台当局赖清德又公然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甚至发布了所谓"赖17条"。
为了有力回应这种分裂行径,4月初解放军和海警再次联手举行大规模演练,正是在这次演练结束后,海警2305船才突破性地进入台岛24海里毗连区执法。
这绝非偶然之举,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行动。
从实际效果来看,这次24海里突破具有多重意义,首先它展现了大陆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
还有就是这种紧贴台岛海岸线的巡航,对"台独"势力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
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大陆海警已经具备了在更大范围内保护渔民权益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台防务部门曾扬言,如果大陆舰机进入24海里范围就会"扣动扳机"。
然而当海警船真正进入这一区域时,他们却只能远远跟随,这种鲜明对比,充分暴露了台当局此前威胁的虚张声势本质。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大陆维权力量的持续增强,已经具备了全方位掌控台海局势的能力。
可以说这次突破性巡航执法行动,可以说是大陆海警力量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它不仅展现了维权执法的新态势,更预示着未来台海执法格局的深刻变化。
相信随着这一先例的确立,大陆海警进入台岛24海里巡航执法很可能成为新常态,这将为两岸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变数。
可以说24海里突破带来的连锁反应正在持续发酵。
台湾海巡署近期罕见调整了巡防策略,从此前的"强势驱离"转向"保持距离跟监"。
这一转变绝非偶然,而是对大陆海警执法能力提升的无奈承认,特别是在金门、马祖等离岛海域,海巡署已明显收缩了活动范围,避免与大陆海警发生正面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