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丨高智旧照

前言

1953年高智来到毛主席身边担任秘书,曾经中央为毛主席任命了5位秘书,人称“五大秘书”。一次高智在为毛主席送文件时,主席突然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

“高智,你说我管多少人?”

“你的名字很厉害”

1944年高智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他一心想去延安,见到领袖毛主席,当他得知延安需要人时,高智当即向党组织报名,骑着毛驴和同学们一路走到了延安。非常幸运的是,高智在抵达延安之后,被分配在中央机要科工作,有和毛主席直接接触的机会。



图丨高智在毛主席像前留影,身后为毛主席手迹

高智在工作中经常收到字迹龙飞凤舞的电报,经过打听才知道,电报上是毛主席的手迹,令高智感到格外亲切。大概一个多月之后,高智在杨家岭黄土坡上见到一个身材修长的人在散步,同事们告诉他,那人就是毛主席。这是高智第一次见到毛主席。

北平解放之后,中央机要科随毛主席一起进入了北平,1952年高智被调入中南海,负责政治局会议的会务工作,这个时候高智经常可以借着开会的机会见到毛主席。次年年初,机要室主任叶子龙找到高智,通知他组织上决定调他担任毛主席的机要秘书。

高智一听到这个消息当场就愣住了,说自己怎能当毛主席的机要秘书,如果出了差错可不得了。叶子龙鼓励他在机要室的工作做得不错,相信他一定能够胜任新工作,高智又推脱说自己的陕北话怕毛主席听不懂。



图丨毛主席与中央前委机要科同志合影,前排左五为高智

主席在陕北生活了几十年,还听不懂陕北话?”叶子龙听完当即就笑了。高智又推脱说他听不懂毛主席的湖南话,叶子龙安慰他说:

“你工作一段时间就会听懂,主席很好相处,你听不懂就问他一句,他会向你解释的。”

高智见话已经说到这里,自己也不好再继续推脱,便鼓起勇气说先试试,如果不行就赶快将他调走,免得影响毛主席工作。第二天高智就前往丰泽园报到,负责接待他的是毛主席的另外一名秘书罗光禄。

罗光禄当时担任毛主席的机要秘书已经一段时间,由于忙不过来,所以组织上决定再增加一名,因此选中了高智。当天上午毛主席正在休息,罗光禄就向高智介绍秘书的工作有哪些,还亲自给他做示范,告诉他文件应该如何处理再送给毛主席过目。高智看着这些文件,心想:

“这可是非同小可的工作呀!”



图丨毛主席与工作人员,右一为罗光禄

下午毛主席醒来之后,听罗光禄报告说新秘书已经来了,便将高智叫到了卧室。高智跟在罗光禄身后,小心翼翼地走进了毛主席的卧室。虽然他已经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几年,但和毛主席单独交谈还是第一次。

当他走进卧室时,毛主席正躺在床上看书,高智快步走到床边同主席问好,毛主席起身紧紧握着高智的手说:“欢迎!欢迎!”当时高智紧张得满头是汗,毛主席见状同他开玩笑说:

“高智,你的名字很厉害!不仅‘智’,还加上个‘高’!”

毛主席的风趣幽默立刻让高智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下来,随后毛主席又询问了高智的家庭情况,在哪里上过学,做过什么工作等等,高智回答说自己在绥德师范上过一年多学,就被调到了延安。毛主席听完高兴地说:

“绥德师范我是知道的,是陕北很有名的一所学校嘛,这么说你还是我身边工作的同志中文化程度最高的了。”



图丨正在读书的毛主席

紧接着毛主席说欢迎他来到自己身边工作,帮他做点事情。晚年高智回忆起和毛主席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提到主席当时对身边的工作人员,经常说是‘帮’他做事。毛主席的平易近人很快就让高智拉近了和毛主席的距离。

最初高智为毛主席筛选文件时并不熟练,主席嘱咐他说有些文件没有标题,请他筛选的时候加个标题,自己看起来比较方便。当时高智并不知道该如何加标题,就参照着《人民日报》上起标题的方式,有些还给文件加上了副标题。毛主席看了高智加了标题的文件后哈哈大笑,说高智是“秀才编报纸”:

“报纸是对外宣传用的,文件是给我看的,用不着这一套,开门见山就行,什么内容就加个什么标题,一目了然,用不着文绉绉的。”

“我只管两个半人”

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毛主席手上的工作日趋繁忙,为了更好地协助毛主席工作,中央在1956年曾经正式任命了5位秘书,人称“五大秘书”。这些人并不和毛主席住在一起,因此只有高智和罗光禄两个人在毛主席身边轮流值班,一人值一天,24小时换一次岗。



图丨毛主席晚年与身边秘书合影

有一次恰好轮到高智值班,当时毛主席正准备上床休息,高智将文件送去后被毛主席突然叫住:

“高智,你说我管多少人?”

对于这个问题,高智认为很好回答,便说全国、全党、全军都归主席领导,都归主席管。毛主席摇了摇头,笑着说:

“不,我只管两个半人。”

两个半人?哪两个半人?”高智对于毛主席的话非常奇怪。毛主席解释说,一个是高智,一个是罗光禄,他只管这两个机要秘书,还有半个是他的夫人。多年之后,高智仍然能够清晰地记得当时毛主席和自己谈论“两个半人”时的情形。



图丨毛主席与工作人员合影

作为毛主席的机要秘书,高智除了为毛主席筛选文件,还要负责主席的日程安排,对于毛主席的吩咐,高智一定是“句句照办”,认真执行毛主席的指示,从不敢有半点疏忽。工作一段时间后高智发现,就像叶子龙所说,毛主席对重复自己的话从不厌烦,但如果谁因为没听清乱办事,就会受到主席的批评。

一次高智陪同毛主席外出,在返回中南海的路途中,毛主席突然说了一句“我饿了”。坐在汽车前排的高智赶忙回过头,对毛主席说回到家里就先吃饭,什么事都不干。毛主席一边抽烟一边说:

“不,我要去饭馆吃!”

“去饭馆?”高智以为听错了,又问了一次,毛主席清楚地重复了一次:“饭馆!”这一下高智有些着急了,平时毛主席在外吃饭都要事先安排,尤其是保卫工作更是重要,眼下毛主席突然决定,让高智措手不及,但又必须依照主席的指示去办。



图丨毛主席与罗瑞卿

高智平时在食堂吃饭,对北京的饭馆也不太熟悉,他忽然想起罗瑞卿前几天说过,在新街口有一家“羊肉泡馍”,味道还不错。高智随即问毛主席,去吃羊肉泡馍行不行,毛主席一口答应下来:

“行!”

高智当即嘱咐司机先将车靠边,然后告诉前面车里的卫士先去新街口的饭馆“侦查”一下,选一个安全些的停车点,过一会再让毛主席过来。停了些许时间毛主席的车子再次启动,驶往新街口的饭馆,高智当时心里非常紧张,因为那家饭馆还没有布置过安保工作。

到了新街口,毛主席在高智和李银桥的陪同下走进饭馆,恰好里面有一件雅座,高智便带着毛主席走了进去,其他卫士和司机在雅座门口的座位坐下。进来的这一段时间都没有人发现毛主席。高智向店老板要了8碗羊肉泡馍,果真向罗瑞卿所说,这家的羊肉泡馍味道非常不错,毛主席吃得非常香。



图丨毛主席与人民群众在一起

大家吃完之后,高智向店老板结账,一共6元3角,高智一摸口袋发现没带那么多钱,问其他人凑也没有凑够。高智只好不好意思地向店老板打招呼,说出门没带这么多钱,明天一早一定送来。店老板也看出他们身份不一般,做事都很规矩,便满口答应下来。

毛主席吃完之后走出雅座,立刻被人们认了出来,店里的群众纷纷鼓掌,毛主席也向大家挥手致意。出门之后,司机已经将车开到了门口,等回到中南海,高智一直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第二天一大早,高智就骑着自行车去送钱,店老板无论如何也不肯收,高智坚决将钱留下,骑车返回了中南海。

“高智是个好心人”

1959年6月,毛主席将高智叫到书房,通知他自己将到南方视察工作,让他准备一下。随后毛主席又对高智和罗光禄做出安排,这一次开始他们二人轮流陪自己出去。让他们自己商量一下如何安排。

当天晚上10点,高智给中央警卫局打电话,通知他们毛主席的行程,接着和罗光禄商量之后,决定高智这一次陪主席出去,由罗光禄留下丰泽园。第二天高智就随着毛主席乘坐火车,沿着京汉铁路一路南下。



图丨毛主席在湘江游泳,船尾为高智

6月的南方天气炎热,毛主席的专列驶入长沙之后停在岔道上,由于没有空调,工作人员弄来冰块给毛主席的卧室降温。如果不是长时间在一个地方逗留,毛主席一般就住在火车上,这一天主席在湘江游完泳之后,回到专列对高智说:

“天太热了,我几天没睡好觉,怎么办?”

“下火车,住宾馆去。”高智这些天也热得难受,当即说出了早就想说出的话。

“不,我要回老家去,你给杨尚昆打个电话说一下,打完电话我们就出发。”

高智将电话线接到专线上,很快就接通了杨尚昆,并告诉杨尚昆主席要回韶山,然后再上庐山。杨尚昆干脆地说自己马上去安排。给杨尚昆打完电话,高智又通知了湖南的有关部门,电话刚打完火车就开动了,高智来不及下车拆线,用力一扯将电话线扯了下来。



图丨毛主席与家乡亲戚

过了一个多小时,专列抵达了湘潭,由于罗光禄在北京,高智整晚都不敢睡觉,随时准备接受毛主席的呼唤。第二天毛主席乘车前往韶山,一路上毛主席没有多说话,抽着烟陷入了沉思,高智也不愿打扰毛主席。

夜晚入住韶山招待所后,毛主席嘱咐高智,请他安排一下什么时候见哪些人,晚上还要请乡亲们吃顿饭,让他和公社书记一起商量列个名单。原本以为毛主席舟车劳顿,又接见了许多乡亲,早上会醒得迟一些,没想到一大早封耀松就跑来告诉高智,主席要出去走一走。

等高智赶过去的时候,毛主席已经往外走,主席提前没有说他要去哪里,高智和封耀松就紧紧跟在主席身后,保护他的安全。毛主席虽然多年未回过家乡,但对道路还非常熟悉,很快就找到了上山的路,去祭拜自己的父母。



图丨毛主席回韶山祭拜父母

紧接着高智又陪着毛主席参观了自己原来住过的房子,看到当年主席母亲的老照片,毛主席感慨地说他的母亲早早就生病去世,如果生活在现在,就能治好了。毛主席对高智等人深情讲述往事,深深感染了高智。

毛主席在韶山停留了两个晚上,随后返回长沙前往武汉,乘船去往庐山。当时抵达九江已经深夜12点,原计划是当天晚上上庐山,后来听说上庐山的盘山路要经过300多道弯,高智立即劝说毛主席在九江休息,天亮之后再上山。毛主席听从了高智的建议,当晚住在船上。

凌晨三点,放心不下的高智来到毛主席的房间,发现门口不见卫士李连成,猜想毛主席可能已经服用安眠药睡下,正在被卫士按摩。在门口坐了一会之后,李连成从房间走了出来,高智轻声问李连成:

“主席睡了吗?”



图丨毛主席在庐山留影

李连成点了点头,高智说主席睡了自己就放心了,说完也安心地回到自己的房间休息。第二天毛主席听李连成说高智凌晨还来关心自己是否休息,说道:

“高智是个好心人。”

“以后来北京,一定要来看我!”

1960年年末,向来不提倡过生日的毛主席在生日当天,破例请身边的7个工作人员到家里小聚,在吃饭的时候,毛主席对大家强调,要经常下基层调研锻炼,老是在屋里看文件是不行的。随后毛主席问大家谁愿意下基层,当时高智坐在主席身边,当场表示自己愿意。也正是这一次下基层调研,让之后高智决定离开毛主席到基层工作。

按照毛主席的指示,高智和其他的工作人员一样,去到许昌地区进行调查,回到北京后如实向毛主席反映了农村的情况,让毛主席掌握了一手资料,为当时困难环境下的农村制定政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图丨毛主席与高智父女在一起

两年后的4月19日,是一个令高智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高智正在家里休息,卫士通知他说主席要找他谈话,他带着5岁的女儿来到了颐年堂,将女儿交给工作人员后走进了主席的房间。毛主席亲切地招呼他坐在身边,对这些年高智的工作表示满意,然后征求他的意见:

“你是愿意在我身边工作,还是离开?谈谈你的意见。”

其实在毛主席找他谈话前,高智就已经知道李银桥等人都要走了,自己心里也早有思想准备,而且他一直惦记着毛主席的嘱托,要到基层才能了解到真实情况,才能锻炼自己。因此高智告诉毛主席,虽然不愿意离开,但还是想到下面去工作,去锻炼。

毛主席点了点头问他想去哪里,高智说自己是陕西人,想回陕西老家。毛主席当即表示同意,让他就到西安,还说让他打前站,自己随后就到,他回到陕西好好搞搞当地的事业。随后主席略带伤感地说:

“不管你到什么地方,都要继续帮我做点事情,你走之前,订一个学习计划给我。”



图丨毛主席与高智合影

毛主席的一番话让高智顿时热泪盈眶,连连点头答应,却说不出一句话。毛主席看到高智的样子也眼眶湿润,沉默许久后吸了一口烟,嘱咐高智先不着急走,等爱人生完孩子住一段时间再说。高智考虑可能会耽误太多时间,决定还是先回西安,毛主席对高智的这一想法没再说什么。

临别时,毛主席突然提出和他合一张影留念,高智搀扶着毛主席从沙发上站起来,走出颐年堂,在门口毛主席和高智父女照了一张相。离开北京前,高智将自己订好的学习计划交给了主席,又将毛主席的文件全部整理了一遍,算是对主席作了最后的交代。

高智回到陕西之后,在多个部门和地方工作,很长一段时间中,除了个别省里的领导,没有人知道高智曾经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10年,而高智也很少和别人谈起自己的这一段经历。高智一直盼望着毛主席能来陕西,自己陪他在黄河边走一走,说说话,可惜这个愿望最终没能实现。



图丨晚年高智手持与毛主席合影

1965年高智曾经到北京出差,毛主席听说后马上接见了他。高智见到主席说了一句“我想坏了”,顿时热泪滚落,再也说不出其他的话。这一次毛主席拉着他的手聊了45分钟,临别前主席嘱咐他:

“以后来北京,一定要来看我!”

谁都没有想到,这是高智和毛主席最后一次见面。1976年9月9日,当高智听到毛主席去世的消息,当场悲痛欲绝失声痛哭,接到前往北京吊唁的通知后,高智当即动身前往北京,站在毛主席的遗体前,高智再次落泪:

“主席,我来看您了,来见您最后一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