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对贵州似乎充满偏爱。
日前,在气象部门发布的全国盼春地图和常年入春时间中,贵州省会贵阳以100天的春季长度位居全国第二。
樱花、油菜花、桃花、杜鹃等在春日竞相绽放,造就了贵州的缤纷多彩。漫步在贵安樱花园的汉服少女,骑行于万峰林油菜花田的游学团队,在百里杜鹃花径中支起三脚架的摄影师……4月初,贵州春服既成,游人如织。
贵州省贵安万亩樱花园 中国国家地理 图
被誉为“山地公园省”的贵州,因山而美,因山而名,“公园化”体验在贵州覆盖四季。多年来,贵州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造“四季皆宜游”的文旅新格局,春季“樱花节”、夏季“避暑季”、秋季“丰收节”、冬季“苗年”等主题活动贯穿全年。
贵州不仅有美丽的山水和花海,也有深厚的历史和人文。位于黔东南州的肇兴侗寨,有“侗乡第一寨”之称,这里保留着侗族传统建筑风貌,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也在村寨里集中呈现。
就在3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观看侗族大歌表演,察看村寨风貌和侗族文化展示中心,深入侗乡织、染、绣特色产业基地,同乡亲们亲切交流。习近平说,吊脚楼、古寨、非遗乐器、侗族大歌、蜡染工艺,这些民族的特色,很古朴也很时尚。
为更好地宣传贵州春季游,吸引更多游客来领略贵州的古朴和时尚,4月7日,由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办、澎湃新闻和动静新闻承办的“春游贵州 花样澎湃”2025年全国文旅达人贵州踏青行活动,将在贵阳正式启动。
澎湃新闻调研团将和文旅达人们走进贵阳市越界影城、平塘县中国天眼、黎平县肇兴侗寨、从江县加榜梯田、都匀市螺蛳壳茶园、毕节市百里杜鹃等网红打卡地,体验贵州独特的春日魅力,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带来的红火生活。
“踏遍春山不思还”,贵州有自然风光、有人文风情、还有科技赋能。这个春天,何不来贵州?
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春日叙事
春季万物复苏,气候宜人,微风轻摇花枝,唤醒了贵州的烂漫山野。
在经历了冬日“懒洋洋”的生活状态,在明媚的春日出门踏青,回归自然,感受春风拂面,与古人“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理想生活场景不谋而合。
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景区。 李罡 图
新一年的赏花季如约而至,带动了贵州春季旅游持续升温。据天眼新闻报道,马蜂窝大数据显示,近期贵阳贵安万亩樱花园热度大涨283%,成为炙手可热的赏花打卡地,黔西南兴义万峰林油菜花海则作为“赏花 +”新体验小众目的地崭露头角。此外,长顺县杜鹃湖景区内,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簇拥开放,层层叠叠的花朵沿着山峦绵延起伏,如烟似霞,让游客瞬间沉醉于这天然美景之中。
以从江县加榜梯田为例,在这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可以看到这里的“云上苗寨”与梯田共生奇观,特别是在春季,梯田注水后形成镜面效果,映射出五颜六色,而油菜花正在盛开,给游客献上梯田与金色花海交织的春日画卷。
到“都匀毛尖”的核心产区都匀市螺蛳壳茶园,则可以体验茶文化,徒步“云端茶海”。
而在贵州西北的毕节市,有着绵延125.8平方公里的百里杜鹃,给游客带来“世界级花海”的震撼。
除了赏花,春季去贵州还能怎么玩?
事实上,贵州不只有自然禀赋带来的花海盛宴、农耕奇观、魔幻山水,在贵州,多民族文化共生,文旅业态全年覆盖,通过重构村寨业态、优化游览动线,不仅让传统村寨、民族节日庆典等得以保留,还将蜡染、苗绣等非遗项目进行常态化展示,使之成为贵州独有的文化吸引力。
比如到黎平县肇兴侗寨,可以听侗族大歌、品油茶、观风雨桥,沉浸式体验侗族传统文化。
除了传统文化和老牌景点,贵州近年来不断创新,形成一批现代化的知名景点,同样充满魅力。
贵阳“新晋网红影城”越界影城就是其中一个代表,它因电影《哪吒2》火热出圈,让各地游客“为一块屏奔赴一座城”,直来贵阳体验。
中国天眼位于贵州省平塘县。 视觉中国 图
“国之重器”中国天眼(FAST射电望远镜)则是另一个代表。它是全球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带火了科普旅游。
从宇宙探索到农耕文明,从民族史诗到茶香秘境,贵州的多元文旅魅力将在这个春日一一展现。
开启全季旅游模式,国际化吸引力飙升
今年年初,侗族大歌亮相电影《哪吒2》,成为文化IP全球输出的典范。而多次上榜“世界最值得到访的旅游目的地”、“世界最佳旅行目的地”等榜单的贵州,曾经是外媒笔下“迄今为止尚未开发大众旅游的纯正中国山地民族”“低调但绝对精彩的中国秘境”。
2024年年底,贵州加入240小时过境免签“朋友圈”,国际化吸引力持续升级。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2月28日,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入境外国人共2464人,同比增加893%;全省外国人临时住宿登记1.96万余人次,同比增加120%。
据《贵州日报》报道,今年3月,在来自30个不同国家的国际青年共同相聚在贵安樱花园,马达加斯加留学生简瑶身着非洲传统服饰与侗族姑娘跨国合唱起一曲《我在贵州等你》.在贵州生活了将近5年的简瑶说道:“贵州的美丽,贵州人的热情都让我想推荐贵州,让更多外国朋友来到贵州。”
2023年,贵州省委书记徐麟在调研荔波、安顺时,首次提出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强调依托贵州“公园省”生态优势,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贵州省将“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以文旅体融合、资源客源服务优化为抓手,打造国际旅游品牌。
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侗寨。 视觉中国 图
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贵州有世界级旅游资源为坚实支撑。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大面积平原支撑的省份,92.5%的国土面积是山地和丘陵,被誉为“山地公园省”。天然的地形保留了大量未受破坏的自然生态,使全省宛如一座巨型的“山地公园”。
高海拔与喀斯特地貌形成独特气候,让“公园化”体验在贵州覆盖四季。依托气候优势、景观多样性及文旅创新,贵州打破季节限制,开启“春赏花、夏避暑、秋丰收、冬民俗”的全季旅游模式。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贵州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花费、接待入境过夜游客人次分别增长10.4%、13.3%、81.8%。
2025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贵州将持续提升旅游业发展质效。包括持续推进世界级旅游景区、一流旅游城市建设,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花费均增长8%以上,接待省外、境外、过夜游客占比和游客人均花费稳步提升。贵州还将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提升入境旅游服务便利化水平,持续开拓东南亚、日韩、欧美等国际旅游市场。
海报设计 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