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5天时间,来晚了就赔钱!”美国再度增加关税,引来中国反制,只有五天时间,特朗普开始慌了!随着特朗普在加税名单上大笔一挥,美国打响了2025年全球关税战的第一枪。然而,这场看似以“美国优先”为旗号的经济对峙,实则更像是一场政治豪赌。而中国的反击,则是快、准、狠,一系列组合拳打得对手措手不及。
中美彻底谈崩了?70家中企已经遭殃,不过赶在中方大规模反制前,特朗普变卦了,或者说,他是“变乖了”。
当地时间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34%的“对等关税”,试图在贸易领域向中国施压。面对美方的单方面举措,中方迅速且坚决地做出了回应,一系列反制措施在48小时内密集出台,
与此同时,商务部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名单,其中包括高点航空技术公司、内华达山脉公司等,这下美国开始坐不住了,脑袋挠破了也没想到中国留了这么一手!
面对特朗普的动作,中国没慌没忙,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台了一系列对策。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一声令下,对所有原产于美国的商品加征34%关税,并且这回不仅仅是“对等”,还留下了一周时间给美国慢慢商量,是可谈也罢,是摊牌也好,总之,主动权不在你手里。
这时候就有人分析了,这些举措应该是中方开启大规模反制的序幕,目的就是先给美方提个醒,如果美方拒不悔改,那么不好意思,接下来的反制组合拳将一波接着一波。
这不是寻常的外交辞令堆砌,而是用行动昭告世界:任何企图染指中国内政的黑手,必将被斩断在国门之外。当美方宣布对中国实施关税制裁时,他们或许忘了,今日之中国早已不是百年前任人宰割的旧中国。
中国是礼仪之邦,所以同样的34%关税,就是针对特朗普的正面回应,至于其他的“礼物”,同样也是量大管饱。然而,中方留给美国的窗口期只有5天,要是美国商品晚上一步,那我们就不谈话,只谈钱!
美国还是不长记性!2025年4月2日,特朗普政府颁布“对等关税”政策,决定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增加34%的关税。美国利用关税武器由来已久,就像上世纪30年代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结果是全球贸易一落千丈,最终导致了经济大萧条。现在的情况有点类似,历史似乎在重演。
美国国内经济面临诸多问题,比如美股动荡,通货膨胀加剧,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对等关税”政策无疑是雪上加霜,对美国企业来说,成本压力更大了。而且,这种做法也会严重损害美国的国际声誉,让大家对它的信任感大打折扣。
美国过去的朋友,像欧盟、加拿大、英国、日本等,现在都批评美国搞单边主义,也就是自己说了算,不和大家商量。有些国家甚至开始想办法反击美国。
美国想当老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说,欧盟会像美国一样采取反制措施。加拿大、爱尔兰、哥伦比亚和澳大利亚等国也批评了美国,并且准备采取行动反击。
组合拳出击
美国做出挑衅举动后,中国立刻采取行动,用一系列精准的反制措施回应。4月4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联合行动,这是一套有力的组合拳。
中国希望通过实际行动告诉世界,面对外部压力,中国绝不退让。中国决定从4月10日起,对来自美国的能源、农产品以及高科技产品等多种商品,额外征收34%的关税。这是对美国采取“对等关税”措施的直接回应,也旨在向美国企业施压,使其承担单边主义行为带来的后果。
中国特别允许美国企业在关税生效前有五天的时间,将货物运到中国。这体现了中国的开放态度,也表明中国遵守国际贸易规则。
同时,中国将11家被认为干涉中国内政的美国公司列入了“不可靠实体清单”,禁止它们与中国进行进出口生意和投资活动。这些公司,像斯凯迪奥公司和BRINC无人机公司等,之前曾向台湾出售武器或者提供军事技术方面的帮助,已经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安全。
这一举动不只是对这些公司的惩罚,也是对《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的实际运用,充分展示了中国保护国家利益的坚定决心。
与此同时,中国海关总署叫停了六家美国公司的禽肉和高粱等产品的进口,原因是这些产品被发现存在质量问题。这些出口到中国的产品被检测出含有违禁药物或者霉菌超标等情况,不符合中国的质量标准。
此举既是为了保护中国消费者的健康和国内畜牧业的安全,也是向世界表明中国在贸易中坚持原则,绝不会为了贸易让步而损害人民的利益。作为回应,中国也限制了16家美国高科技公司的产品出口,尤其是不允许向它们出口那些既能用于民用又能用于军用的物资。
这其中包括为美军无人机项目提供支持的内华达山脉公司,以及为美军提供通讯设备的立方公司。这些受到限制的公司主要涉及航空航天、人工智能、通讯技术等关键领域,可以被看作是中国对美国技术封锁采取的强力反制措施。
中国的反击不是简单的报复,而是有长远考虑的策略。在经济上,中国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努力开拓更多国际市场,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从而减少贸易战造成的损失。
在政治上,中国坚持多边合作,利用世贸组织规则起诉美国,并且与欧盟、东盟等经济体合作,共同反对单边主义,争取到了国际上的广泛支持。
中国正加大力度自主研发关键技术,力求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国内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预计2024年国产芯片能够满足国内35%的需求,降低对进口的依赖。
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表现亮眼,预计全年出口量将突破500万辆大关,占据全球市场重要份额,这些技术进步为中国应对外部挑战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
技术实力的提升,无疑为中国在国际博弈中采取精确的反制措施增加了底气和灵活性。
作为反击,中国开始管控稀土出口。考虑到美国在稀土资源上的依赖,中国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限制中重稀土产品的出口。
这项措施实际上是切断了美国的重要资源来源,因为中重稀土是许多高科技产品制造的关键材料。这种限制可能会阻碍美国在高科技产业领域的发展。
美国的科技公司可能会因为缺少关键原材料,而难以维持现有的生产规模和技术创新速度。这将对美国的整体经济竞争力产生潜在的影响。
这场贸易战带来的影响非常广泛,不只影响中美两国。对美国来说,互相加征关税的策略让美国经济更困难,还在国际上显得更加孤立。对中国来说,贸易战的压力变成了促使经济升级和自主创新的一股力量,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
总而言之,贸易战对中美两国都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各自不同的机遇和变化。全球范围来看,这场贸易争端实际上加快了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脚步,不再是少数国家说了算。
更为重要的是,它促使各国都更加关注建立一个公平且合乎逻辑的国际经济体系,希望未来的贸易规则能照顾到所有参与者的利益。这使得国际社会认识到现有秩序可能存在不足,需要共同努力进行完善。
美国的单边主义做法在全球引起强烈不满。受此影响,美国股市期货价格下跌,道琼斯指数期货一度逼近熔断点,这让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