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特朗普第二个总统任期上任的第一天起,在许多关键人事的任免上,就秉持着“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的原则,即使在过去受美国政局变动影响较小的美军内部也是如此。特朗普在上任的一个月后,就解除了拜登任命的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查尔斯·布朗上将的职务,并提名已经退役的丹·凯恩中将来接替。
01.特朗普破例提拔退役中将做美军一号军官,加强对华军事准备
虽然在当下美国的文官领军体系当中,参联会主席只是一个没有军令权,不承担指挥职责的,总统与国防部长的军事顾问的角色,但从地位上说,依然是美军的“军装一号”,是地位最高资历最深,说话最有用的美军军官。毕竟程序上说,美军要听总统与国防部长指挥,但这两文官最后不还得听参联会的摆布。
所以传统上,参联会主席都是由美军各大军兵种的“军装一号”轮流担任,但这次特朗普却打破传统,任命了一个已经退役的中将,去执掌由一堆上将组成的参联会。特朗普在最讲究论资排辈的军队系统玩这一套,那当然是为了通过安插自己人,加强对军队的掌控,避免再像上一个任期那样,自己任命的参联会主席马克·米利上将,主动打电话告诉解放军:无论特朗普下达什么命令,美军都不会对中国军事冒险。
文官国防部长是自己的亲信,“军装一号”也是被自己一手提拔的中将,特朗普指望这样就能让自己对美国军队有足够的掌控,让军队完全听从自己的指挥,而加强控制力最终的目的,也必然是包括与中国进行战略决战,打赢与中国的对抗的。但是他任命的参联会主席在上任前的国会质询上,就给他的总统浇了冷水。
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在对他进行批准任命前的问答环节中,着重的问了这位特朗普看好的美军“军装一号”,对中美之间军事冲突的看法。而丹·凯恩中将的回答也很直接:他并不认为美军当下有打赢与解放军的军事冲突的可能,中美当下的军事实力对比,是非常不利于美军的,而且美国的实力缺口还非常大。
02.特朗普亲信提出多项问题,认为对华决战缺乏胜算
在这位新的美军一号首长眼里,美军当下的能力可以说哪哪都是问题,光是决定胜败的大问题就至少有三项:首先是美国的国防工业基础已经溃烂,根本不具备生产进行一场大国冲突,所需要消耗的武器弹药的能力。
其次是美军的装备研发采购体系也已经崩溃,压根无法确保美军能够在装备更新换代等方面跟上对手。最后是美军过去所具备的威慑力已经丧失,无论是客观实力,反应速度还是灵活性上,都不再有让对手惧怕的水平。
而在美军深陷困局的同时,中国已经在三个关键方面取得了对美国的决定性优势:首先是海军规模上,解放军海军不论是舰队规模上还是舰艇舰龄上,都已经胜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海上力量。
其次是中国的导弹技术,尤其是高超音速导弹技术,已经取得了遥遥领先的地位。最后是空军技术水平的更新迭代速度上,也是当下F-35升级陷入困境,下代战斗机遥遥无期的美军所不能比的。
通过“敌人有三胜,我军有三败”的对比办法,这位被特朗普给予”打赢中国“厚望的美军新军装一号得出结论:美国没有做好与中国爆发军事冲突的准备,以当下美军的实力,打不赢与解放军之间的战争。美国要不想想办法重建自己的军事实力,要不就干脆放弃以军事手段击败中国的打算。
随着解放军的公开演习,尤其是海空军的对台演习越来越多,以及新锐装备的曝光越来越多,真正与解放军有过一线接触的美军,对中美两军之间的军事实力对比的认知,也逐步从过去的优势在我的自信,变成了如今“我们好像走错了路”的自我怀疑。
美军在对华问题上,已经从过去蠢蠢欲动的冒险家,中美关系的不安定因素,变成了如今美国内部的妥协派,中美两军关系的稳定剂。
03.即使要考虑脸面问题,落后也已经是美军高级军官们的共识
不论是过去的走正常路线晋升上来的马克·米利与查尔斯·布朗,两位陆空军四星上将,还是被特朗普强行安插进入军队最高层的中将丹·凯恩,也许在政治观点上,他们很有分歧,但对华军事问题上却有着空前的共识。那就只能说明,这种对“解放军很强大,我们不能招惹”的认知,是一种全美军高级军官群体的共识了。
当然,为了照顾到美国的帝国颜面,为了不体现出美军过去十几年里每年空耗大几千亿美元国帑,是拿着四倍乃至五倍于解放军的预算,却毫无建树的废物,就像过去的每一任美军军装一号一样,还是要讲一些“即使如此,美军依然远远强于解放军”的体面话的。只不过现在能找到的比较优势越来越少了,以至于丹·凯恩中将找了半天,也只能说一句,中国缺乏现代军事行动的经验,在后勤方面存在弱点,所以美军赢了的怪话。
但美军的经验又是什么呢?是教乌克兰人遇见雷场就绕过去,结果在俄罗斯人绵延数十上百公里的地雷阵面前撞得头破血流吗?是北约训练出来的,拿着北约先进装备的北约旅,各个在战场上丢人现眼,被评价为作战水平远不如使用乌军继承自苏军教范条令的老部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