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中美关系在经贸和政治等多领域的互动备受全球瞩目,双方一系列举措,似乎预示着局势走向愈发复杂,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策略,在现实面前或许正面临失败。
早在今年2月10日,特朗普签署文件,宣布对所有美国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并取消部分贸易伙伴的钢铝免税配额和豁免政策。3月12日,这一政策按计划生效。不仅如此,3月7日,特朗普宣称可能对加拿大奶制品和木材征收对等关税,相关措施从4月份开始实施。此前,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墨加两国的产品加征25%的关税,虽经暂缓,3月4日相关加征关税措施还是生效,3月6日特朗普又签署行政令调整对两国加征关税措施,对符合美墨加协定优惠条件的进口商品免征关税。
美国钢铁(资料图)
美国在经贸领域动作不断的同时,在科技和政治方面也没停下对中国的打压。3月25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将50多个中国科技企业和机构纳入“黑名单”,涉及AI大模型、服务器、超级计算机等领域。而在涉台问题上,长期以来严重干涉中国内政。
为应对美国的种种行径,中国也果断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3月4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将10家美国涉台军售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禁止这些企业从事与中国有关的进出口活动,禁止其在中国境内新增投资。同时,将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禁止向这些实体出口两用物项,特殊情况需申请。此外,戴恩斯3月20日访华后,中国发布了《反制裁法》,其中规定可查封、冻结包括现金、票据、银行存款等各类财产,这一举措显然是针对美国的相关制裁行为。
戴恩斯(资料图)
3月26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应约与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举行视频通话。双方围绕落实之前中美两国元首通话达成的重要共识,就双边经贸领域重要问题展开交流。中方就美以芬太尼为由对华加征关税、有关301调查以及拟出台“对等”关税等表达严正关切。尽管双方认为保持稳定的中美经贸关系符合两国利益,同意继续沟通,但从美国一系列单方面行动来看,落实共识的道路依然充满阻碍。
芬太尼(资料图)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曾发出警告,如果中美持续进行“关税战”,“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可能彻底结束。美国推动经济政策的转变,试图恢复本国制造业,为此不惜破坏全球贸易秩序,然而这一做法不仅对中美关系造成严重影响,也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中国始终坚定推动“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美国的种种行径实际上是自绝于全球市场。中国一系列反制措施,一方面是对美国不合理行为的有力回应,另一方面,也展示了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定决心。特朗普政府妄图通过单方面加征关税、科技封锁、涉台干涉等手段,迫使中国在各方面让步,然而中国并没有屈服于压力,而是以强有力的行动表明,任何试图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反击,特朗普政府的如意算盘,在现实面前恐怕要落空了 。在未来,美国若不改变其强硬的单边主义策略,中美关系难以迎来实质性的缓和与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