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观众产生幽闭恐惧是电影中常用的一种强大手法,它能增强紧张感,让观众沉浸在角色被禁锢、恐惧和绝望的体验中。通过运用昏暗的灯光、特写镜头和压抑的场景,电影制作人能够让观众始终处于紧张状态,营造出一种迫在眉睫的恐惧感。
因此,科幻题材成为运用这类手法的绝佳选择也就不足为奇了。从压抑的反乌托邦场景到宇宙飞船的狭小空间,这种手法完美地凸显了角色的脆弱与孤独,在某些情况下,当与浩瀚的宇宙形成对比时,这种感觉会愈发强烈。
接下来,我们将一同欣赏 10 部必定会让观众感到幽闭恐惧的科幻电影,仿佛观众自己也和屏幕上的角色一起被困在了那里。
10. 《异形》(1979 年)
《异形》是一部由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科幻杰作,融合了恐怖与动作元素。影片讲述了一群太空船员在停下来调查一艘废弃的宇宙飞船后,遭到一种致命外星生物追捕的故事。这部电影深受评论家和影迷的喜爱,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重要、最具开创性的科幻电影之一。
《异形》:幽闭叙事的典范之作
宇宙飞船内狭窄昏暗的走廊,以及压抑、迷宫般的设计,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这场噩梦之中,随着异形从阴影中悄悄追踪和猎杀猎物,观众也如同那些不断减少的船员一样被困其中。甚至那句标志性的宣传语 “在太空中,没人能听到你的尖叫”,也让人不寒而栗,时刻提醒着人们贯穿始终的孤独与脆弱感。
9. 《心慌方》(1998 年)
《心慌方》由文森佐・纳塔利执导,讲述了一群陌生人被困在一系列高科技、相互连接的致命房间里的故事,每个房间都设有独特的致命陷阱。这部电影制作成本不到 30 万美元,却在票房上收获了 900 万美元,因其紧张的氛围和富有创意的设定而备受赞誉。
《心慌方》:极具影响力的电影,启发了众多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
《心慌方》将一群陌生人置于致命的生死游戏情境中,再加上复杂的谜题、道德困境和封闭的场景,与后来的众多电影和电视剧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比如《鱿鱼游戏》《密室逃生》,最典型的当属《电锯惊魂》系列。尽管上述作品在主流影响力上超越了《心慌方》,但在幽闭场景所带来的纯粹紧张感方面,却无一能与之匹敌。
8. 《科洛弗道 10 号》(2016 年)
作为《科洛弗档案》的续集,《科洛弗道 10 号》更像是一部充满幽闭感的心理恐怖片,不过仍保留了一些前作中的科幻元素。影片讲述了一名年轻女子在遭遇车祸后,醒来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地下掩体中,与两名男子在一起。这两名男子坚称,一场变故让地球表面已不再适合人类居住。随着故事的发展,女子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她开始怀疑自己究竟是被救了,还是遭人绑架。
《科洛弗道 10 号》:凭借强大的表演撑起整部影片
整部电影都在狭小的地下掩体中展开,观看时很难不产生幽闭恐惧的感觉。影片聚焦于玛丽・伊丽莎白・温斯特德、约翰・古德曼和小约翰・加拉赫三位演员所饰演的角色,幸运的是,他们都将各自的角色演绎得极为出色。尤其是约翰・古德曼,他饰演的霍华德堪称其职业生涯的经典之作。霍华德时而流露的嫉妒和愤怒情绪逐渐暴露,他竭尽全力阻止女子离开,生怕她将自己等人暴露在外面的危险之中。
7. 《无限密室》(2016 年)
一名叫弗兰克的男子发现自己被困在一个由人工智能生命维持系统监控的自动化牢房里,却完全不记得自己为何会在此处。当他意识到这个人工智能是通过基于记忆的模拟来审讯他时,便想出了办法来操控自己的记忆,以此欺骗人工智能,争取重获自由。
观众仿佛被困在牢房和弗兰克的记忆中
影片除了展现狭小压抑的牢房场景外,还不断重复基于记忆的模拟场景,每次模拟仅稍有不同,这进一步加深了幽闭恐惧的感觉。
6. 《氧气危机》(2021 年)
这部美法合拍的影片中,梅拉尼・罗兰饰演的女子在醒来后,发现自己被困在一个密封的医疗低温舱内。氧气即将耗尽,她还伴有失忆症状,只能依靠一个人工智能系统,争分夺秒地拼凑出自己被囚禁的真相,并寻找逃脱的方法。
《氧气危机》:太空版的《活埋》
《氧气危机》让观众陷入一种令人窒息的幽闭恐惧之中,就像影片主角为了呼吸而拼命挣扎一样。它常被拿来与瑞安・雷诺兹主演的《活埋》(他被困在棺材里)作比较,不过《氧气危机》融入了科幻元素。评论家们还称赞了梅拉尼・罗兰令人信服的表演,以及影片紧张的氛围和整体的恐惧感。
5. 《爱》(2011 年)
《爱》讲述了一名身处太空的男子与地球失去联系后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孤独对他的精神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导致他出现幻觉、产生自杀念头,陷入对生存意义的深深恐惧之中。
《爱》:凸显了人与人之间联系的重要性
观众见证着这名男子的精神状态逐渐恶化,影片通过封闭的空间和令人毛骨悚然的幻觉,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幽闭恐惧和孤独感。这部电影有时让人看得十分压抑,带领观众体验一场情感上的过山车之旅,同时也凸显了人与人之间联系和互动的重要性。
4. 《黑洞表面》(1997 年)
《黑洞表面》由保罗・W・S・安德森执导,劳伦斯・菲什伯恩主演,是一部科幻恐怖片。影片讲述了一群宇航员调查一艘在失踪数年后神秘重现的宇宙飞船的故事。原来,这艘飞船曾被传送到另一个维度,返回时还带来了一个邪恶的实体,一心想要摧毁它所遇到的一切。
虽褒贬不一,但《黑洞表面》如今已成为经典邪典电影
这部电影将科幻与超自然恐怖元素相融合,运用了许多与之前的《异形》相似的手法,其紧张压抑的氛围和视觉效果备受赞誉。不过,也有一些评论家对此并不买账,他们指责影片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认为剧情简单且充满陈词滥调。尽管如此,这部电影还是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粉丝,他们欣赏影片中在那艘压抑、废弃的宇宙飞船内发生的激烈暴力场面和怪诞的人体恐怖元素。
3. 《星际穿越》(2014 年)
《星际穿越》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是近年来最具影响力和成功的科幻电影之一。影片讲述了由马修・麦康纳饰演的宇航员带领一支太空团队,穿越虫洞,为人类寻找新家园的奇幻之旅。这部电影票房大卖,并因其对爱情、牺牲和孤独等复杂主题的探索而受到赞誉。
利用幽闭感增强紧张氛围
《星际穿越》中有许多场景旨在营造幽闭感,从而增强太空旅行的紧张感。宇航员们在大部分旅程中都被困在 “耐力号” 宇宙飞船狭小的金属舱内,周围是浩瀚无垠的宇宙。影片对小型登陆器以及狭窄气密环境的刻画,突出了他们执行任务时的孤独与脆弱。在一些高风险情节中,这些场景进一步加剧了紧张氛围。
2. 《异星觉醒》(2017 年)
在发现火星上存在生命的首个证据后,一小队科学家开始对这一发现展开研究。然而,很快他们就陷入了混乱,因为这个生命体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聪明和危险。不久之后,科学家们发现自己在小小的空间站内遭到了这个生命体的追捕。
《异星觉醒》:让观众始终处于紧张状态
紧凑的画面构图、昏暗的灯光,再加上流畅的零重力镜头拍摄和狭窄的场景设计,共同营造出极致的幽闭恐惧感。影片让观众始终处于紧张状态,那个外星生命体能够在狭小的空间中穿梭自如,还能随意变大,随时伏击船员,并能巧妙应对他们的反击,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紧张刺激的观影体验。
1. 《怪形》(1982 年)
约翰・卡朋特执导的《怪形》讲述了一群在南极洲的美国研究人员遭遇 “怪形” 的故事。这是一种凶残、嗜血的外星生物,能够模仿其他生物的外形。虽然这部电影仍属于科幻题材,但卡朋特对 1951 年原版的翻拍融入了更多恐怖元素,堪称悬疑、紧张氛围营造以及血腥暴力场景呈现的典范之作。
随着时间推移,《怪形》愈发受到认可
影片的故事全部发生在一个昏暗、人员稀少的偏远研究基地内。该片在当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如今更是被公认为科幻和恐怖电影领域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其实际特效(据说特效费用占了影片 150 万美元预算)、令人惊叹的摄影技术以及强烈的幽闭恐惧感,都备受赞誉。
十部不该遭遇票房滑铁卢的奇幻佳作
近十年十大 “山寨版《疾速追杀》” 电影
关于美国队长史蒂夫・罗杰斯,大家都搞错的 10 件事
斯蒂芬・金电影中十大最恐怖的人类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