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而言,我们会下意识的关注少数派的想法,不管他们是对是错,
而有些时候,少数派恰恰就是我们自己。
当我们以立场支持群体的多寡来界定某些问题的“分水岭”时,
对于对错本身而言的博弈往往十分朴素,
而那些看起来“花里胡哨”的博弈,往往属于盘外招,
再说的通俗点就是,
当我们以为通过沟通来解决问题,是理性与客观事实的交融时,
那些“非常理”的手段,似乎在如今这个世道下,
稍胜一筹。
折腾这两个字,总会让人产生一种基于道德底线的不适感,
但如果没有道德底线,那么这种行为,
就代表着一种手段。
与此同时,如果这个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升级,
那么“闹大了”这个结果,
就注定是“折腾文化支持者”们难以承担承担的后果,
比如最近一些热议的话题之中,总有些人会选择罔顾事实,
同时专注于如何通过闹来打击与自己想法对立的群体,
这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些人在冲突之中唯一体现的手段,
就是折腾,
这种折腾,不是在解决冲突,而是在让冲突升级,
而他们之所以如此坚信通过这个办法能解决问题,
是因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会妥协,
换句话说,正常人解决问题,
是解决争议,
而“折腾文化支持者们”,
是解决对手。
诚然,这并不是什么惊动天地级别的绝密手段,
甚至可以说,这是当下世道的生存法则,
尽管这种生存法则上不了台面,
但试问对于普通人而言,上的了台面的法则,
往往也和他们没什么关系。
不仅如此,事实上,那些愿意以理性的态度沟通解决问题的人们,
都非常清楚“非常规手段”能带来什么,
而他们之所以不用这个手段来解决问题,
就是因为他们很清楚,闹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众所周知,有人之所以相信这个手段的有效性,
究其根本,还是在于真的有人通过这个手段获得了一些好处,
让人遗憾的事实,总会伴随着让人失望的结果,
当真正的冲突无法遮掩那真相背后的诸多问题时,
手段是否高明的唯一标准,
就是能否以最快速,最简单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虽然有人会将这个标准,以“劣币良币”的游戏模式加以确认,
但终其结果,或者说人们看到的最终效果,
也确实是显而易见的:
有些时候,我们总是渴望用平和的,客观的方式去理解彼此,
通过理解,来解决问题,来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
但如果这条路行不通,而其他的路又无法通过常规沟通来解决的时候,
我们原本会选择妥协,
可恰恰就在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了“快速通道”里那些时而闪过的人影之后,
就很难在压抑自己的委屈,压抑着那些太过沉重的事实,
也就在这个时候,
非正常手段,也就因此应运而生了。
有些路你不走到底,就不会知道走错路是一种什么感觉,
但问题就在于,这路走到底之前,
你也不知道这条路是不是走错了。
正如同人们面对冲突时,矛盾矛盾时,
面对这些冲突,这些矛盾都指向了完全无辜的自己时,
如果讲道理,理性的沟通没有意义,
如果这些试图以友善的方式解决问题的结果,
没有意义的时候,
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做,
我们就不能只“谈理解”这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