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汾河穿城而过,不仅是城市的生态命脉,更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记忆。而如今,汾河老龙头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成为全市瞩目的焦点。



老龙头区域生态治理项目坐落于尖草坪区净因寺东侧,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东北侧与窦大夫祠相邻,西南侧是崛围山红叶最佳观赏区,又紧邻汾河四期北延。这里山水林田与历史古迹相互交融,是太原山水文脉的重要所在。为了守护好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提升区域生态环境,施工团队秉持古今共生的理念,对周边建筑进行保护性修复建设。早前招标公告显示工程投资额约54959.78万元。

目前,工程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进展。前期寺庙护坡加固工作圆满完成,为后续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了实现生态与文物的完美融合,保障文物安全,施工方修建了两级台地。站在台地上,既能俯瞰周边古建的古朴韵味,又能将自然美景尽收眼底,历史与现代在这里和谐对话。

一期工程的停车场及配套设施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建成后的停车场将拥有300余个车位及30余充电设施,充分满足游客的停车需求。停车场依山而建,南侧与西侧坡度较大,防止滑坡成为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难题。施工团队迎难而上,采用锚索锚杆片、石拱形护坡和钢混凝土拱形护坡等先进技术,对总长340米、最高落差达30 - 40米的护坡进行了科学处理,并在护坡基础上种植了三七景田和沙地柏,绿意盎然的护坡不仅保障了工程安全,更成为一道独特的生态景观。该部分投资额约2402万元 。

与此同时,二期、三期工程也在同步紧张施工中。二期项目主要建设土堂路及多福路,并对道路周边进行绿化完善,总投资额17845.03万元。道路的建成将极大地改善区域交通状况,让游客能够更加便捷地抵达这片生态文化胜地。三期工程则聚焦汾河河道治理,北起汾河出水口,南至汾河四期,规划建设总面积17.7万平方米,总投资额约为21650万元。建设内容涵盖河道拓宽疏浚、堤岸整治、堤水堰改造及周边绿化等多个方面。其中,三期的两个堤水堰设计别具匠心,第一个堤水堰长58米,中间打造了“绿宝石”景观,西半幅的鱼鳞坝形成了灵动的叠水效果,东半幅的叠石与“西山叠翠”遥相呼应,宛如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待天气回暖,三期项目将对河道两岸进行大规模绿化施工,届时这里将形成一片兼具泄洪与休闲游憩功能的天然湿地景观,成为市民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理想之地。

据太原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老龙头区域生态治理工程意义重大,它不仅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更是深度挖掘汾河流域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精品文化生态景观的关键一步。未来,老龙头区域将与汾河四期实现完美融合,成为太原市民亲近自然、感受历史文化的理想之地,为太原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随着工程的持续推进,一幅山水相依、文化共生的生态蓝图正逐渐从图纸变为现实。在不久的将来,太原汾河老龙头区域必将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成为太原乃至山西的一张璀璨的文旅新名片,向世界展示这座古老城市的全新风貌。让我们共同期待这片区域的华丽转身,见证太原生态与文化建设的又一伟大成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