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要是亲妈逼你结束婚姻,你会怎么选择呢?39岁的肖韵就正遭遇这样的难题。
2017年,在湖南衡阳发生的一件事情,让她开始重新审视家庭关系的意义。
好不容易摆脱了家暴的阴影,再婚后过上幸福生活的肖韵,却因为母亲的原因陷入新的困境。她的母亲以爱为由,不断施压要她与现任丈夫分开,甚至希望她回到那个曾经充满暴力的前夫身边。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肖韵的第一段灰暗婚姻
39岁的肖韵正在享受着第二次婚姻带来的温暖和甜蜜。她的丈夫张云,不仅是她少年时期的初恋情人,更是一个居家型的好男人,踏实可靠,对肖韵关爱有加。
张云每天都在认真工作,一心想着为这个小家庭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在外人眼中,他们是一对完美的夫妻,郎才女貌,婚姻美满,是周围人羡慕的对象。然而,谁能想到,这份看似美好的背后,隐藏着一段让肖韵心痛的家庭矛盾。
从小聪明伶俐的肖韵在学校里成绩优秀,常常获得三好学生的荣誉,而相比之下,妹妹的成绩就显得逊色许多。母亲刘筑景对大女儿寄予厚望,期望她能有所作为。
原本平静的生活,却被父亲酗酒的问题打破。每当父亲喝醉,就会摔东西、打骂家人。一家人生活在恐惧之中,刘筑景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两个女儿身上。
刘筑景本想等女儿长大后一起离开这个家,但父亲为了彩礼,早早将肖韵嫁了出去。看着女儿不情愿地出嫁,刘筑景内心满是愧疚,婚后也经常给予肖韵一些帮助。
婚后,肖韵发现自己的丈夫和父亲一样,不仅酗酒还喜欢动手打人。无数个夜晚,肖韵只能独自流泪,这时母亲刘筑景成了她唯一的依靠。
对于婚姻,刘筑景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觉得离婚是一件丢脸的事情,即使日子再苦再难,也选择默默忍受。而肖韵却不希望自己像母亲那样,她希望通过离婚来摆脱困境。
当父亲还在世时,他坚决反对肖韵离婚,刘筑景也劝她为了孩子再忍耐一段时间。于是,肖韵为了两个女儿默默忍受了多年。
2010年初,父亲因酗酒去世。没有了父亲的阻碍,肖韵果断提起诉讼离婚,并成功争取到了女儿们的抚养权。
遇见幸福,却又面临新挑战
为了养家糊口,她拼命工作,最终自己开了一家卫浴店。生意逐渐兴隆起来,肖韵的生活也慢慢好转。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她再次遇到了张云。当时的张云只是一个普通的送货员,经常帮肖韵运送货物。
一来二去,两人渐渐熟悉起来。
张云的热心肠和善良让肖韵倍感温暖。他会在肖韵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主动放下手头的工作前来帮忙,从不嫌弃她是二婚,也不介意她带着两个孩子。
而肖韵也被张云的真诚所打动,慢慢地,两人之间燃起了爱情的火花。
确立关系后,肖韵带着张云回家见了母亲刘筑景。起初,刘筑景对张云的态度非常友善,不仅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肴招待他,还在饭桌上称赞肖韵找到了一个值得托付的人。
在刘筑景的支持下,肖韵和张云顺利领取结婚证,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
婚后,张云对刘筑景也非常孝顺,一家人的生活看起来和谐美满,朝着幸福的方向迈进,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然而,好景不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刘筑景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她开始频繁到肖韵的卫浴店里闹腾,不仅扰乱生意,赶走顾客,甚至还摔砸东西。
不仅如此,她还要求肖韵与张云分手,甚至提出让肖韵和前夫复合。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让肖韵和张云都感到困惑不解。
她不明白,为什么曾经那么疼爱自己的母亲,如今居然要亲手破坏她的幸福?
迷雾重重的真相
为了化解突然出现的家庭矛盾,肖韵和张云找到了电视台的调解员,希望能够得到帮助。
在调解现场,刘筑景、肖韵和张云三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面对母亲的无理取闹,张云选择了退让,他无奈地表示,如果母亲执意如此,他愿意离婚,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她不要再为难肖韵了。
肖韵的情绪一下子崩溃了,哭喊着说:我不离婚!我不离婚!我们好不容易才有了现在的生活……
肖韵好不容易摆脱了那段不幸的婚姻,她不愿意再回到那种痛苦的日子。
然而,刘筑景并没有丝毫退让的意思,反而更加激动地指责张云,说他离间母女关系,让她晚年生活孤苦无依。
她不停地夸赞肖韵的前夫,说他如何孝顺,如何照顾自己,好像完全忘记了前夫曾经对肖韵和两个孩子施加的暴力行为。
控制欲的枷锁
随着调查的深入,调解员逐渐明白了刘筑景的真实意图。她并非真正关心女儿的幸福,而是无法接受女儿不再以她为中心。
她对女儿有着强烈的控制欲望,过去女儿婚姻不幸时会潜意识依赖母亲,如今女儿婚姻幸福,对母亲的关注自然就减少了。在刘筑景看来,是女婿张云的出现抢走了女儿的注意力,所以她内心就把女婿视作敌人,必须赶走。
无解的亲情难题
经过大家的劝说,刘筑景虽然勉强改变了主意,但提出了两个苛刻的要求。
第一,她要去女儿的店里帮忙,但女婿张云不能出现在店里。第二,女婿和女儿必须分开住,女儿必须跟她住在一起。
这样的条件,在场的人都觉得过于严苛,毕竟夫妻才是真正的家人。
但亲戚却认为,刘筑景对女儿的偏执和控制是一种病态的表现,她年纪大了,不必与她计较,应该顺着她多陪陪她。
肖韵的小舅妈也站出来说道:你妈把你养大不容易,你们还年轻,为了你母亲多忍耐一下吧。
肖韵却回应道:忍一忍,你们忍一时,而我得忍一辈子!
张云则表示,既然母亲生病了,自己不会和病人一般见识,平时也会多维护与母亲的关系,多陪伴她。
结语
在中国式亲情的背景下,控制欲常常披着爱的外衣,对个人自由和幸福造成巨大的伤害。我们该如何在亲情和个人生活之间找到平衡点?又如何在维护亲情关系的同时,守护自己的幸福呢?
参考信源
中华网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