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露思生病的热搜已经刷屏很久了。
距离她上一次被拍到坐轮椅去医院,时间已经过去了三个月。
中间她发表过声明,说抱歉占用公众资源,她说不想被人误会炒作,她说回应自己的病情,只是想让大家了解关心重视心理疾病。
后来赵露思的确消失了一段时间去治病修养,可很快她就复出了。
她成为了一部公益综艺《小小的勇气》的主嘉宾,据说她没要片酬,没要妆造团队。
她的行程就是跟随节目组去到不同的偏僻乡村,去认识那里的孩子们村民们,
综艺本身想要展现的,大概是治愈的自然风景,大概是美好平静的乡村生活吧。只可惜播出之后的效果,实在是有点不尽人意。
大家并没有从中感受到治愈平静,反而是陷入了一场关于赵露思的争吵之中。
给综艺打高分的人,多半是想给赵露思加油鼓劲,反过来说,吐槽综艺的人,大多也是对赵露思有所不满。
说实话,一开始其实我并不想过多的谈论赵露思。
因为她的病情是事实。
我不是很想对一个生病的人说残酷的话。
但随着综艺的更新,我发现,与其说温暖治愈,不如说这档综艺是赵露思的诉苦大会。
她平等的对着每一个人诉苦,平等的希望每个人都能去关心她包容她宠爱她。
当然,这样的想法,从赵露思的角度来说是没有错的。
生病的人希望别人能来关心自己,这是人之常情的事。
但与此同时,我也要说,还有一些朋友正在为了这档综艺而感到无比的烦躁。
因为他们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共情综艺里的赵露思。
简单的举几个备受争议的例子吧。
她问山区里的小女孩有没有拍过艺术照,在得到了小女孩迷茫的反应后,赵露思是这样做的:
翻出了自己7岁时候拍的艺术照展示给小女孩看。
在听说山区的孩子们读书需要穿过危险的悬崖时,赵露思的第一反应是:
好酷,如果是自己的话,她是不敢的。
在得知村里的某位爷爷有着独门手艺的时候,赵露思的第一反应是:
为什么不把手艺传承给别人?爷爷自私了。
可事实情况是,在贫困山区里,根本没人愿意学手艺,根本找不到人传承。
孩子们每天跋山涉水读书上学,是恶劣条件下的被迫的无奈之举。
当日常温饱都成问题时,没拍过艺术照当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在谈论别人的事情时,她给人一种“何不食肉糜”的感觉,而在谈论自己的事情时,她又给人一种只沉醉在自己的故事里,且缺乏生活常识的感觉。
说起自己躯体化需要著拐杖时,赵露思说,自己以前一直觉得拐杖只是摆设。
她以为这是家里的长辈需要展示权威用,就像她们拍戏时用的道具一样。
很荒谬对么?可赵露思的反应看起来不像假的。
她是真的不知道。
她也是真的意识不到,自己面前站着的人,条件与自己是天差地别的。
当她对着山区的家庭诉苦,说自己只能睡几个小时,说工作很辛苦时,
却忘了自己的千万城堡别墅,是住着水泥地房间的山区小夫妻,这辈子都不会奢望的东西。
当她对着别人说,你们的孩子很有艺术天赋,一定要支持她的时候,
却忘了梦想这个东西,只有精神上的支持是不够的,它还需要物质。
物质条件才是最残酷的。
即使山区的父母再开明,她们也无法让自己的孩子和赵露思一样,16岁的时候就在美国洛杉矶做交换留学生。
无法共情赵露思,并不是说她的痛苦就是假的,只是说,身为普通人的我们会更想要共情贫困山区家庭。
说到底,为啥大家会感到不适呢?
原因其实特别简单。
因为她在对着条件完全不如她的人诉苦啊。
人类的共情能力是有限的,这个世界上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我们不可能关心理解包容世界上的每一个人。
我们能做的只是,把自己在意的人,对自己重要的人,划分在自己内心的那一片小小的区域里保护起来。
这些人和其他人是不一样的,我们会允许他们犯错,会体谅他们。
还有就是,那些那些与我们生活相近的人,赵露思的世界听起来实在是有点太遥远了。
她是金光闪闪的大明星,钱对于她来说,只是说句话,就能得到的小物件罢了。
而普通人呢,拼尽全力努力工作一生,也不一定能承担得起她柜子里的昂贵奢侈品包包。
山区的小女孩说羡慕赵露思,赵露思转头也说羡慕小女孩。
理由是,她说小女孩有充满爱的家庭。
我想,对此感到烦躁,实在是太正常了。
因为我们在共情那个小女孩,我们会想到她的条件,她的生长环境,
我们会明白,赵露思所拥有的,对于小女孩来说是多么遥不可及的。
而赵露思就只是沉醉在自己的情绪里,她轻飘飘的一句我也羡慕你,反倒是成为了她根本不在乎别人的最好证明。
她无法用第三方视角去看待眼前的世界,她只是基于自己视角,顺着自己的情绪,去说自己想说的话,偏偏她现在的状态,又孩子气又敏感又阴晴不定,
看这样的综艺,又要如何被治愈,如何收获内心的平静呢。
当然,我也相信很多朋友内心深处还是温柔的。
大家吐槽她,也只是希望她不要再折磨自己了,与其在综艺上吃力不讨好成为筛子,还不如暂停一下好好休息。
普通观众的爱,分给身边的人都不够,更别说分给明星了。
虽然听起来很残酷,但陌生人是没有义务去包容理解赵露思的悲伤叙事的。
生病当然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可别忘了,被爱,被偏爱本就不是理所应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