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交网络上出现了中国第7架歼-20S隐身战斗机的“黄皮机”照片。目前能够找到的编号最早的歼-20S隐身战斗机的编号,是2031号。从2031号到2037号,证明了目前双座版的歼-20S战斗机,起码已经有了7架。





目前的歼-20S战斗机,肯定不是技术验证机阶段,而是工程原型机阶段。所以,最好的参照物,就是工程原型机阶段的歼-20试飞速度。

第一架达到工程原型机阶段的2011号歼-20原型机,在2013年底出现,在2014年3月份成功首飞。同年,2012号歼-20、2013号歼-20和2014号歼-20全部都成功首飞。2015年内,2016号歼-20和2017号歼-20成功首飞。



随后,在2016年1月份,编号2101的第一架量产型歼-20隐身战斗机正式亮相。换言之,从2014年年初到2016年年初,2年时间内歼-20工程原型机的测试工作就已经全部结束了。并且,第7架歼-20工程原型机亮相3个月后,第一架量产型歼-20就出现了。



现在第7架歼-20S隐身战斗机已经亮相,看来歼-20S战斗机的工程原型机测试进度很快。并且,量产型的歼-20S隐身战斗机,很有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时间内,也就是在2025年内就出现,并正式装备人民空军。



对于双座版歼-20S隐身战斗机的定位,目前看法很多。考虑到当年美国空军也曾经想要在F-22隐身战斗机的基础上,推出歼轰版F-22,也就是FB-22战斗轰炸机。因此,有观点认为,歼-20S在中国空军中的定位,也会是歼轰机。是一款“隐身版炸弹卡车”,用于取代歼-16战斗机的位置。



当然,我认为这种观点并不算错,但存在不足。

说没有错,是因为在人民空军的战斗定位中,确实需要一款在空对面打击领域比较擅长的机型。目前的歼-16重型战斗机,已经很好的填补了四代机时代的这个位置。那么,谁来填补人民空军五代机时代的空对面战术打击能力?总不能让轰-20又或者是六代机来吧?而让双座版的歼-20S来干这件事,就很合适。



说这种观点存在不足,是因为五代机时代的战场和四代机时代的战场早就大为不同。除了空对面战术打击能力外,无人机“蜂群”指挥能力、战区小机队整合指挥能力、战区隐身机电子对抗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而这些能力,都可以顺利集成,又或者说是兼容到双座版的歼-20S隐身战斗机上来。



虽然沈飞方面也曾经表示,歼-35隐身战斗机也会推出双座版本。但歼-35毕竟是中型机的底子,在双座机这个领域,整合能力和兼容能力肯定是不如歼-20的。因此,“隐身版炸弹卡车”这个头衔,最终大概率还是会戴到歼-20S的头上。



不过,等到6代机时代,估计情况就会大为不同了。毕竟,六代机的机体更大,整合能力更强。说不定不会再像现在的四代机和五代机这样,做如此详细的作战定位划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