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9月,河南省的省会,从开封市迁往了郑州市。不得不说,在50年代的省会迁移中,开封并不是个例,例如保定市、安庆市、齐齐哈尔市等等,都曾经是省会城市。今天,我们主要聊聊河南省的省会变迁,从元朝开始,开封一直是河南省的省会,长达几百年时间。那么,1954年,为何会前往郑州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清朝时期的河南省区划
首先,我们聊聊开封的巅峰时期。开封属于八朝古都,在历史长河中,先后有8个政权和王朝,定都开封。甚至在明朝建立的最初期,开封还曾经做过明朝的“北京”。1279年,元朝统一天下以后,鉴于全国疆域面积辽阔的问题。把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例如甘肃行省、湖广行省等等。当时,开封属于河南江北行省的省会。
从元朝开始,奠定了开封的省会地位。在此之后的明朝、清朝统治时期,开封一直是河南省的省会城市。从时间计算,长达几百年时间。开封能够长期作为河南省的省会,拥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那就是内河航运枢纽。在铁路还没有出现的年代,内河航运属于内陆各省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以开封为例,在巅峰时期,号称四水绕城而走,非常类似于郑州现在的铁路枢纽地位。
开封当年的内河航运优势
截至目前,在开封境内,还有著名的“运粮河”,当然,已经成为了遗址。随着河道垮塌、河水断流、黄河改道等一系列的实际问题,造成了开封的内河航运优势,一步步丧失。与此同时,有2个问题,开始长期困扰开封。第一,开封周围的很多土地,出现了盐碱化问题,而且非常容易起风沙。第二,黄河开封段属于地上悬河,屡屡决口泛滥,对中原大地,一直是非常大的威胁。
明朝统治初期,朱元璋放弃了开封的“北京”地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黄河开封段,在几年内,连续决口两次。在科技没有大踏步发展的大环境下,省内其他城市,无法撼动开封的省会地位,也没有其他的选择。但是,进入20世纪以后,开封面临一个强劲的对手,那就是郑州。
郑州的铁路枢纽,地位明显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郑州一直是河南省的直隶州,或者隶属于开封府下辖的散州。清朝统治的末期,开始修建著名的京汉铁路。京汉铁路原计划,从开封府城经过。但是,由于施工量太大,再加上黄河开封段河道太宽、土质松软等诸多原因。京汉铁路向西迁移,最终,从郑州境内通过,并且设立了站点。其实,截至这个时候,郑州仍然无法撼动开封的省会地位。
1928年,陇海铁路与京汉铁路,在郑州交汇。郑州的交通地位迅速提升,一下子成为了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1928年,郑州市建立。同一年,出台了《郑埠设计图》,市区设计人口总计25万左右,中心位于人民公园附近。从这个时候开始,郑州开始向近代城市迈进。到了30年代,郑州市的非农业人口,已经达到了60%以上。
50年代的河南省区划
按照1928年的统计,郑州市城区人口达到8万余人,城市面积扩大到了5平方公里。河南省先后出台了《建设新郑州市计划大纲十四条》《郑州市十八年年度建设计划大纲草案》,进一步推动了郑州市的发展。按照统计,截至1930年,郑州登记在案的大商户大约2000家左右。当年,郑州的商业繁荣情况,大家可以想象。
30年代的郑州,陆续出现了一系列的大中型企业,例如豫丰纱厂等等。根据统计,三四十年代,郑州城区内,总计拥有10多家影院,也反映了郑州当年的各方面情况。截至三四十年代,郑州市已经具备了与开封市,争夺省会地位的基本条件。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随着战局的变化,开封、郑州等地,先后失陷。
六七十年代的河南省区划
1944年,日本曾经计划组建“伪中原省”,以郑州为省会。由此可见,当时的开封,确实不适合继续成为省会城市。不过,随着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伪中原省”也成为了泡影。在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关于河南省的省会迁移问题,被暂时搁置。1949年以后,随着战争基本结束,全国各地进入战后重建、发展经济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开封交通不便、土地盐碱化等各种问题,开始进一步显现。按照一些老同志的回忆录,河南省会从开封迁往郑州,属于50年左右已经确定下来的。仅仅是在迁移之前,需要进行各方面的准备。50年代初期开始,围绕未来的省会城市建设,郑州市进行了各方面的投入和设计,例如热电厂的建立、6大国棉厂的陆续组建、城市道路的重新设计等等。
截至1954年,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按照当年的文件原文:“鉴于河南省会在开封位置偏于全省东部,对指导全省工作多有不便。郑州则为中原交通枢纽,亦为全省经济中心,将来发展前景较大。如省会迁往郑州市,对全省乃至两个市的发展也大有裨益”。最终,1954年9月,河南省的省会城市,正式从开封迁往了郑州。
郑州市当年的老地图
与开封、洛阳、安阳等传统历史名城相比,郑州有自己的短板,也有自己的优势。毕竟,在人文历史、建筑古迹、名人史迹等方面,洛阳、开封的优势非常大。不过,1954年,郑州依托自己的各方面优势,一步步发展壮大。无论是城市框架,还是经济总量,都在一步步提升。
关于我国各地区划调整、变迁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