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凌晨,中国台湾省西南海域响起密集无线电通话声。一架美军RC-135W电子侦察机在恒春半岛附近被解放军歼-10C战斗机逼退,双方距离最近时仅24海里。这场持续近四小时的空中对峙,暴露出中美在台海空域的博弈新态势。




事件发生在解放军"海峡雷霆-2025A"演习结束次日。06:47分,RC-135W从琉球群岛起飞,沿台湾省以北约100公里空域进行电磁信号采集。该机配备的AN/ALQ-214V4电子战系统能同时干扰8个目标,却在遭遇歼-10C后被迫关闭部分敏感设备。飞行数据显示,歼-10C三次切入RC-135W航线,最近距离压缩至150米,迫使对方释放红外诱饵弹。




歼-10C此次展现的战术能力引发关注。其搭载的KG-600电子战吊舱可同时干扰X波段和Ku波段雷达,配合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能在200公里外锁定目标。台军退役军官陆立实透露,RC-135W原计划收集解放军远程火箭炮电磁数据,却在演习窗口前一小时撤离,证明拦截行动有效阻断情报收集。




美军RC-135W机组事后向太平洋司令部报告称,歼-10C飞行员使用标准拦截程序,反复用英语警告"已进入中国台湾24海里区域"。值得注意的是,RC-135W此次未像以往那样开启ADS-B应答机,反而启用低可探测性飞行模式,但歼-10C通过地面雷达网引导仍实现精准追踪。


此次交锋发生在台海局势敏感时刻。大陆东部战区在演习中演练了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山东舰航母战斗群持续在巴士海峡活动。台军统计显示,解放军军机单日越线架次创历史新高,4月2日单日派出59架次,其中31架穿越台海中线。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称RC-135W行动符合国际法,但无法解释为何该机未向日本航空自卫队通报航线变更。五角大楼内部文件显示,RC-135W此次任务原计划收集福建沿海东风-17导弹部署数据,但最终仅完成60%预定目标。




台当局防务部门证实,RC-135W撤离后,解放军歼-16与空警-500组成联合编队继续巡逻。分析指出,歼-10C此次行动验证了新型电子对抗战术,其搭载的霹雳-15导弹射程延伸至200公里,配合无人机中继制导,可对预警机构成实质威胁。


您认为台海空域的军事活动会如何影响地区局势?欢迎分享观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