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广网报道,在《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之际,中国和法国发布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声明中提到,中法双方承诺,在多边框架内为当今时代重大挑战提供合适的应对方案。一些国家从科学共识上倒退、从多边机构退出,这只会让我们进一步坚定决心并加强行动。双方重申,在现有的最佳科学基础上,考虑各国不同国情,采取并加快集体行动。



法国外长巴罗(资料图)

3月27日,法国外长巴罗开启访华行程,与中方展开磋商。值得注意的是,在巴罗访华期间,中法顺势达成新的联合声明。声明中明确指出,“一些国家从科学共识上倒退、从多边机构退出,这只会让我们进一步坚定决心并加强行动” 。虽未直接点名,但结合当下国际形势,不难看出此番措辞显然是针对奉行单边主义的特朗普政府。在气候、贸易等诸多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议题上,特朗普政府的行径严重偏离正轨。美国不仅退出了《巴黎协定》,还在贸易领域肆意妄为,其最新的动作便是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决定对所有外国制造的汽车加征25%关税。

特朗普这一关税大棒的落下,看似是为了复兴美国制造业并增加关税收入,扬言此举能带来1000亿美元的关税进账,可实际上却是短视之举,严重破坏了国际贸易体系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于中方而言,由于美国此前已将自中国进口汽车的关税加到100%,中国车企基本被挡在美国市场门外,所以此次25%的加征关税影响有限。但对于法国以及其背后的欧盟来说,情况则大不相同。欧盟作为全球重要的汽车出口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无疑是一记重锤,将对其汽车产业及相关产业链造成巨大冲击,引发连锁反应。



法国外长巴罗(资料图)

其实,特朗普的这种单边主义贸易政策并非首次实施,此前他就多次挥舞关税大棒,对多国商品加征关税,严重扰乱了全球贸易秩序。在这种背景下,法国也深受其害。此前马克龙曾试图秉持祸水东引的策略,告诫美国将注意力转向中国,幻想以此换取白宫的关税豁免,可特朗普的一系列举动无情地打破了他的幻想。事实证明,“协美遏华”不仅无法实现,反而让法国在经济上遭受重创。加之特朗普对俄乌冲突的态度,也让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国家颇为不满。在这样的形势逼迫下,马克龙下定决心改变策略,派外长巴罗访华,以此释放出明确信号:法国希望进一步加强与中方的联系,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寻求支持,避免自身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与此同时,中法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也有着共同目标与行动。在《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之际,中法发布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双方承诺在多边框架内积极应对重大挑战,强调在现有科学基础上,考虑各国国情,加快集体行动。声明中提到,面对部分国家从科学共识倒退、退出多边机构的行为,中法将坚定决心,加强行动。这再次体现出中法在维护多边主义、应对全球性问题上的坚定立场,与特朗普政府的单边主义形成鲜明对比。



法国外长巴罗(资料图)

不仅如此,在国家公园领域,中法也开展了务实合作。4月1日,中国大熊猫国家公园与法国比利牛斯国家公园在四川卧龙举行结对合作揭牌活动。这是中国与法国第一例国家公园结对合作,大熊猫国家公园内野生大熊猫众多,栖息地面积广阔,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法国比利牛斯国家公园面积广袤,生物类型多样。双方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社区发展、自然教育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合作,携手为全球生态保护贡献力量。这种合作不仅体现了中法两国在生态文明理念上的共鸣,更是在具体领域践行合作的生动实践。

从贸易到气候,再到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中法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不断深化。在特朗普政府单边主义行径对全球秩序造成严重破坏的当下,中法携手释放出强烈信号,积极捍卫多边主义,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与全球稳定发展。马克龙领导下的法国,正通过实际行动表明其心意已决,愿与中方一道,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而未来,中法之间能否进一步将合作意向转化为更多实际成果,在全球舞台上发挥更大影响力,值得持续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