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之上的生命线:双犀牛基金会携手RUPAR MANDALAR RESORT 328地震救援全记录
当大地裂开时,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希望之桥
2025年3月28日缅甸中部发生7.9级强震,双犀牛基金会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无情灾难,迅速集结人力、物力资源,奔赴重灾区展开救援行动。每一分每一秒,都牵动着灾区的心弦;每一次救援,都承载着生命的希望。
地震发生后,基金会毫不犹豫地投入与募集超过30多亿缅币用于赈灾工作。这些资金如同及时雨,为受灾群众送去了急需的应急物资、机械设备、人员交通及后勤保障。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每一份物资都承载着他们对受灾群众的深情厚谊。
双犀牛基金会调动了20余台大型救援机械设备,它们如同钢铁巨兽,在废墟中开辟出生命的通道。挖掘机、推土机、起重机、装载机等重型设备,在灾难现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电机、大型洒水车等特种装备,为救援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同时,电动切割机、墙体切割锯、破拆锤、撬棍等小型设备,也在近距离救援中大显身手,助力打通生命通道、破拆建筑结构。
作为第一批进入实皆(Sagaing)灾区的民间救援组织,双犀牛基金会的机械设备与专业团队跨江作业,持续奋战在救援一线,目前救援行动仍在继续。在曼德勒85条寺庙,和其他重灾区 他们已连续奋战5天,清理重大灾难场,寻找遇难灾民,不放过任何一丝生的希望。
救援行动中,他们动员了超过400名救援志愿者及技术人员,他们义无反顾前往重灾区 实皆(Sagaing)、曼德勒(Mandalay)、因瓦(Innwa)、彪贝(Pyawbwe)、湄扎(Myittha)、枯梅(Kume)、敦达乌(Tada-U)、帕雷(Pale)、皎施(Kyaukse)、辛贡(Singu)、耶密丁(Yamethin)等重灾区域。他们用汗水与智慧,书写着生命的奇迹。
截至目前,双犀牛基金会在本次救援行动中,成功独立营救出4名生还者。同时,基金会亦积极协助马来西亚救援队和缅甸救援队,成功再度救出一名被困超过120小时、年满62岁的长者, 挽救共5名被困幸存者。 此次行动彰显了双犀牛基金会在国际人道救援领域的独立执行力与跨国协作能力。每一次搜救成功,都让我们倍感欣慰,因为这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团圆与重生。
在救援过程中,他们积极协同中国曙光救援队、中国蓝天救援队、俄罗斯国家救援队、马来西亚与印度国家援助团队以及缅甸本地救援组织Myanmar Rescue Team等国际与本地力量,开展联动救援。大家心手相连,共同为受灾群众撑起一片天。
双犀牛基金会衷心感谢来自中国合作伙伴的坚定支持,以及ATM集团与缅甸各界企业单位社会人士的慷慨捐赠。正是因为大家的携手同行与无私解囊,才让灾区人民在艰难时刻感受到温暖、希望与力量。历史将铭记每一份爱心,也将继续将这份善意传递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角落。
为保障物资及时输送,他们协助修复了Meiktila(眉德勒)至Mandalay(曼德勒)主干公路部分路段,确保救援通道畅通无阻。每一条修复的道路,都是通往生的希望之路。
基金会向曼德勒人民医院(Mandalay General Hospital)、实皆医院(Sagaing Hospital)、300床医院(Mandalay)、甘多纳迪医院(Kandawnadi Hospital)、敦达乌医院(Tada-U Hospital)、卫玛索功德诊所(Brahmaso Philanthropic Clinic)以及济维塔达那僧侣医院(Ziwitadhana Sangha Hospital)等7家地区医院捐赠了药品与注射液等紧急医疗物资。每一份物资,都寄托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在多个灾区救援站点,基金会帮助设立了临时公共厕所,并挖设了数口安全饮用水井,保障了灾民的基本生活与卫生条件。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让受灾群众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值得一提的是,在清理现场过程中,基金会志愿者共拾得金银珠宝8甲纯金与现金合计约3亿3千万缅币,已全部归还失主。这份诚信与担当,是他们对社会的承诺与责任。
双犀牛基金会将继续本着“人道、无私、专业、效率”的宗旨,投身灾区救援与重建工作。深知,每一次灾难都是对生命的考验,每一次救援都是对社会的担当。他们将为灾后社会恢复作出最大努力,用行动诠释着人道主义精神,让爱与希望在废墟中绽放。
如需物资和机械协助,请联系基金会服务热线:
助人热线与物资领取地址:Myo Pat Road, Between 41*42, Manda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