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 《中国旅游报》关注临海
江南灵秀地 古城焕新颜
打造“中国第五大古城”新名片
来看原文
当北京故宫的红墙映雪、西安城墙的晨钟暮鼓、南京明城墙的秦淮灯影、平遥古城的晋商遗韵仍在诉说历史时,在浙江东南沿海的括苍山脉与东海交会处,一座始于东晋、兴于唐宋的古城——临海,正以打造“中国第五大古城”新名片为目标,书写着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新篇章。
2025年春节假期,临海市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接待游客175.3万人次。正月初一至初三,台州府城到访游客超60万人次,在古城古镇类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位居前列。这座位于浙江东南沿海的古城正悄然崛起,努力成为中国古城旅游的新标杆。台州府城正以“活态传承”的创新实践,着力打造“中国第五大古城”名片,在新时代画卷上勾勒出独特的文旅发展范式。
景城共建
守护千年文脉,彰显城市肌理
临海市在保留老街文化肌理的前提下,进行绣花针式改造,既还原传统历史风貌,又建设了美好家园。临海市文物保护所所长彭连生说:“文化是根,更新是景。我们一定要在保护好古城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修复和微改造,保护好古城史迹就是保护好国家的历史遗产。”
近几年,临海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总体方针,从保护、保存和传承两方面发力,以“微改造”代替大拆大建,在3.12平方公里的台州府城内,完整保留了宋代街巷格局和2.8万名原住居民的生活场景。修缮人民银行旧址等历史建筑,复建中津浮桥连通灵江南北,实现古城保护与城市更新的有机统一。2024年,台州府城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日均游客量超6.4万人次,成为长三角文旅融合的典范。
2024年,“千年台州府城”被命名为浙江省国际人文交流基地;紫阳街入选浙江省第一批非遗主题街区。清晨的紫阳古街,青石板路上蒸腾着“蛋清羊尾”的香气,明清古建筑群上印刻着临海的历史痕迹。临海创新实施“微更新”策略,将府城格局保护纳入城市发展总规。近年来,临海市累计投资5亿元,修复台州府城墙等重点文物单位32处,整修明清民国时期建筑600余处,重现“山水秀丽、形制严谨、业态繁华”的历史风貌,建成16家主题博物馆、12家非遗展示馆,还有10余家百年老店。
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打造了“城墙为骨、水系为脉、街巷为网”的活态保护体系。全长6000余米的江南长城实现“全景贯通”,串联起巾山塔影、东湖夜月等十大景观节点,形成“移步换景、古今交融”的城市空间。
主客共享
培育共建意识,绘就幸福图景
2024年,台州府城客流量达2345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台州府城旅游区导游钟加林介绍,3.12平方公里的台州府城,有带着浓浓烟火气的风土人情和活态风景。这种温暖的烟火气,是古城真正的诗意。
“活着的古城”是临海最动人的标签。根据相关资料,当地民众自发开放庭院供游客停车;民间乐队自发举办“景区里的音乐会”为游客助兴;志愿者们放弃节假日休息,成为“服务生”“清洁工”“宣传员”;当地大学生热心待人,告知哪里的小吃更地道;普通市民自觉减少出门让路于客、让景于客,用“临海式”的好客之道留住“过客”变“常客”。
“我们选择留下来,是为了生活,更是为了临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浙江省级非遗岭根草编第四代传承人郑仙红在紫阳街的岭根草编设计室说,自己已经带领几十位当地妇女依靠草编赚钱养家。紫阳街上另一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郑亚春介绍,自己在传承保护传统胡本草堂中医疗法的同时,研发出药香、药膳、药茶、穴位养生4种养生疗法,让胡本草堂在传承中结合现代需求进行创新。在省级非遗临海剪纸的工作室里,很多学生在进行剪纸学习,紫阳街经常举办类似非遗传承活动。台州实验中学的崔老师介绍:“选择临海市作为研学地点,是因为这里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可供学生们学习。”
文旅融合
挖掘文化底蕴,创新体验场景
“我们既要让游客看见千年前的月光,也要触摸到当下的温度。”台州府城文旅发展公司副总经理尹思然认为,古城旅游已从观光向“文化沉浸”进阶。
“目前我们正在对府城的免费演出进行全面升级,并且节目会时常更新,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宋韵文化。”尹思然介绍,临海以“活古城”理念激活文旅新场景。在台州府城墙博物馆,全息投影技术重现了戚继光抗倭场景;台州府城推出《铁娘子——戚家军传奇》情景秀、《紫阳闻笛》《大宋群相谱之诗意府城》等常态化演出,每年共演出2000余场。同时,台州府城复刻宋韵市集与沉浸式剧本游;《好事来临》微空间实景演艺楼秀、梅浦窑沉浸式宋韵文化互动体验项目、国风巡游等演艺,解锁游客入景新方式,实现“一城宋韵,全景沉浸”;樱花市集、柴古唐斯括苍越野赛吸引年轻社群涌入。
2024年,临海在全国率先成立青年文旅创业基金,更让“95后音乐人城墙驻唱”“在地艺术节”成为古城新风景。2024年,台州府城推出了“宋韵全域演艺项目”。同时,台州府城联合多家商户,推出“点茶、簪花、投壶”等36项宋代生活场景体验。
台州府城分段制定业态发展规划,打造一批文化体验、潮玩文创、特色民宿等精品业态。近几年,老街新增各类文旅业态200多家,其中25%为传统文化店铺,35%是新引进的年轻业态。3年内,客流量翻番,整体营收显著增长。今年3月,台州府城举办“临海风物,遗俗新章”非遗展演。“我们的‘文化输出’都是立足于从更广阔的空间和时空维度讲述‘临海故事’。”临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项娇说。
品质发展
完善服务体系,打造古城标杆
“我们正在为临海府城游客集散中心的建设做准备,让来的游客玩得更加舒心。”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健介绍,今年春节期间,为满足游客停车及交通需求,景区特别开放周边的北固山、南岸停车场,总计提供车位6400余个,同时采取畅通公共交通线路、设置旅游专线等公共交通线路、增派工作人员等措施确保游客出行的安全。
台州府城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提升品质内涵和实现景区服务焕新。2024年,临海聘请专家团队从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和环境保护8个方面对景区进行全面检查,规范化、标准化帮助和指导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提升旅游发展质量。同时,开展“宋礼宾呈”宋韵服务礼仪培训、内训师孵化、景区服务意识与客诉处理等全方位职工培训,以到位的礼仪服务八方来客。值得一提的是,台州府城上线“台州府城送货郎”小程序,为游客提供现场点单配送服务。推进景区旅游厕所提升工程,对景区厕所进行局部改造及节假日扩容提升,满足重大节假日游客对景区厕所的数量需求与质量要求。
临海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起点,构建“5A引领、5星闪耀”全域旅游格局。智慧旅游系统实现“一码畅游”,时空live码串联瓮城、余丰里等网红打卡点;希尔顿酒店、灵湖曹家肆等高端配套提升接待能级,白沙湾投资70亿元打造华东滨海度假新地标。2024年,临海入选“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印证了品质与口碑的双向成就。
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文旅融合焕新颜”,临海的实践为中国古城保护开发提供“临海样本”。当千年文脉遇见现代文明,当青砖黛瓦拥抱数字科技,这座以打造“中国第五大古城”为目标的城市正在崛起,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诠释着“景城共生、主客共享”的全域旅游理念。或许正如城墙斑驳砖石上的青苔,真正的文化传承,从来不是凝固的标本,而是流动的生命力。
编辑:张婷
一审:陈佳
二审:泮永翔
三审:黄元杰
来源:中国旅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