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期间,祭祀活动增多,山火风险显著升高。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制定印发15项重点措施,全力抓好隐患排查治理、线路运维保障、火情监测预警、火险应急处置、政企联防联控五方面工作,防范山火威胁,筑牢防山火屏障,全力保障电网设备安全平稳健康运行,实现“林电共安”。

“空天地”立体监测

筑牢“超级防火墙”

山火带来多重叠加风险,威胁电力系统安全。高温火焰和浓烟可直接烧损输电线路,山火产生的烟尘颗粒附着在绝缘子表面降低其绝缘性能,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甚至引发停电事故;火势一旦蔓延可能迫使电网采取主动停运、降压运行等紧急措施,影响供电稳定性;修复因山火受损的设备往往面临地形复杂、交通受阻等挑战,延长抢修时间,加剧经济损失。防范山火对保障电网安全、维护社会正常运转意义重大。

国家电网公司构建全时段、全方位火灾监测预警体系,重点监测高火险林区,在重点林区累计部署可视化装置16万套、红外山火监测装置1.2万套,实现“空天地”立体监测,筑牢电网防火屏障。


▲国网福州供电公司运维人员运用立体山火全景监测和预警处置系统开展输电线路通道轮巡

福建森林覆盖率超过60%,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达6.9万公里,超60%以上穿越山区林地。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首创“多普勒雷达+遥感卫星+可视化装置”山火立体监测技术,通过8部雷达、13颗卫星、3万余套通道可视化装置,配套2826架无人机,构建“空天地”立体山火全景监测和预警处置系统,每6分钟就能扫描半径300千米、方圆超过10万平方千米的区域,不仅能够监测起火点,还可以将起火点与附近的输电线路进行匹配,便于运维人员及时响应控制火情。


▲国网湖南电力员工在220千伏印柏线101、102号塔间竖立防山火警示牌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强化山火监测和联防联控,加强线路周边火点的卫星监测,布控火灾防控网络联系和线路特巡。在株洲,国网湖南电力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建成的运算能力超2000万亿次/秒的超级计算平台机房让火灾预警能力指数级增长,实现了对降水、湿度、植被覆盖率等火情关键因子及其耦合影响分析的全面升级。清明节期间,超算平台每天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山火分布密度预测,及时发布湖南省电网山火风险提醒、山火预警和山火升级建议,为电网安全运行筑牢“超级防火墙”。

全面排查山火隐患

强化线路运维保障

火灾隐患区域的线路运维要求高,需长期投入人力物力进行植被清理和防火改造。清明节期间,公司组织增加巡视频次,在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利用可视化、红外等装置实时监视火情,落实输电线路附近坟地、公墓等祭祀场所盯防措施。聚焦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凉山、环京、秦岭等重点林区和线路山火多发区域,实行隐患“动态清零”。截至目前,公司各单位已累计治理森林草原火灾隐患545项,清除树障52万棵,清理灌木茅草94万平方米。


▲国网四川电力员工在35千伏坝中线40号塔下开展防山火特巡

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海拔3000米的密林中,国网阿坝供电公司首次应用“黑科技”——无人机搭载的激光点云技术,为高原输电线路完成了一次毫米级精度的“全息扫描”,让高海拔林牧区山火防范再添科技利器。传统人工巡检效率低、风险高,无人机激光点云技术依靠搭载的激光雷达设备,发射高频激光束并接收反射信号,能精准测量输电线路与周边环境的距离,生成包含数百万数据点的三维模型,相当于为整片输电通道绘制“数字地图”。无人机升空后,激光雷达以每秒24万次的频次扫描线路通道,实时生成的三维点云模型通过AI算法自动标记出导线弧垂偏差、树障距离不足等隐患,单日巡检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75%,实现火灾隐患“一次飞行、全域掌控”。


▲国网山东电力员工在园林景区向种植户介绍植树安全注意事项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提前部署,开展输电设施火灾隐患专项整治行动,根据线路走向划定防火重点区域,采用“人防+技防+联防”形式,对相关区域开展拉网式巡查,全面排查山火隐患。该公司制订“一线一策”防山火应急预案,在民俗民风祭扫、祭奠集中区域开展专项护线宣传,及时告知引发山火危及线路安全的严重性,做到未雨绸缪;在祭祀集中区域加装智能可视化装置,积极运用无人机巡检技术,实现电网设备远程、大范围在线监视和火情实时监测。

发挥联防联控作用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公司全力抓好火险应急处置,加强备品备件储备,落实抢修物资、人员和装备。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当特高压线路、重要输电通道发生火情时,按照规程及时采取紧急避险措施。充分发挥联合防控机制作用,联合林业、公安等部门加强祭祀、烧荒等野外用火监管,严控火源进山入林。推动“双长制”(林长、线长)政企护线网络建设,加强防火宣传和火源管控。


▲国网湖北电力员工使用无人机投掷灭火弹扑灭山火

近日,无人机抛投灭火弹成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灭火的新手段。在短时间内电力巡线人员无法到达的起火区域,采用挂载式无人机吊装灭火弹控制火情。无人机到达指定区域后,在起火点正上方精准投弹,仅3秒钟时间,热敏线引爆弹体,产生冲击波抛撒超细干粉,迅速形成高浓粉雾,瞬间扑灭火点,全力保护电网安全。国网湖北电力还采取低矮经济林植被置换的方式,不仅有效保障输电线路通道安全,而且用低矮常绿灌木替换高大的乔木,更容易防范山火。截至目前,湖北省已植被置换1.6万平方米。


▲国网山西电力员工通过远程视频监控设备查看35千伏线路周围火灾隐患

政企联防联控建立起了消除山火隐患的超强保障。国网山西晋城供电公司与当地政府部门联合构建林区输配电线路森林草原火灾风险防控、隐患排查整治和监测资源、火情信息共享等一系列机制,接入林草“天眼”高清摄像头,指派林草护林员兼任“线路哨兵”,联合开展山火隐患治理、客户安全用电巡查。属地政府工作人员与供电员工24小时轮岗驻点蹲守,提升火情监控密度、缩短响应时间,满足特殊时期保供要求。同时,供电企业积极推动将关键线路区段纳入政府防火隔离带规划,134处输配电线路防山火关键区段被纳入林草防火卡点,政企合力构筑起电力线路防山火的坚固防线。

内容来源: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