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4月4日,韩国宪法法院以八票全票一致通过罢免总统尹锡悦,宣判结束了这位曾以“强硬改革者”形象上台的领导人短暂而混乱的政治生涯。这不仅是对其政治失败的盖棺定论,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制度震荡——尹锡悦在失去总统职位的同时,也将失去司法豁免权,正式暴露于即将展开的全面刑事调查风暴之中。媒体直言,他的刑期“有可能创下韩国前总统之最”。



这是韩国史上第二位被宪法法院弹劾罢免的总统,但相比朴槿惠的“闺蜜干政”,尹锡悦的“全线崩盘”显得更具结构性。他不仅在内政外交上一败涂地,更在道德底线、法律边界上踩得极深。他被控“严重违反宪法和法律”,涉及的指控包括内乱罪、权力滥用、选举干预以及与其夫人金建希有关的贪腐经济犯罪。

韩国检方动作迅速,已宣布将加快办理尹锡悦相关案件,首场公审定于4月14日举行。如果罪名成立,他最高可能面临无期徒刑。这是韩国宪政史上从未有过的场景:一位刚刚被罢免的总统,将以被告身份站上刑事法庭,面对“内乱罪”这样的重罪指控。这不是“政治失误”的后果,这是涉嫌犯罪的清算。

而且,尹锡悦的倒台并非偶然。他从一开始就带着强烈的反建制姿态登场,身为前检察总长却缺乏基本政治协商能力,靠着“打击腐败”“改革司法”博得短期支持,却很快暴露出对民意、法律与宪政的漠视。在内政上,他推动高度集权的治理模式,打压媒体、攻击在野党、企图操控司法体系;在外交上,他将韩国战略性地捆绑进美日轴心,甘做“反华代理人”,毫无主权独立可言。



他的“美国优先主义”在韩国执行得甚至比华盛顿更激进,主动配合日美推进军事一体化,把韩国变成东北亚安全冲突的最前线。而这一切,在韩国内部引发强烈反弹。高涨的物价、激增的青年失业率、房地产泡沫、民生恶化,再加上外交上的民族耻辱感,使得他的支持率断崖式下跌。

同时,他也无法摆脱“家族政治黑洞”的束缚。他的妻子金建希被控多项腐败与权钱交易案早已沸沸扬扬,却始终未受到调查与审判。如今尹锡悦卸任,金建希的司法豁免也随之失效。她可能面临包括伪造履历、非法获利、干预国政等多项指控。韩国舆论早已愤怒质问:“总统夫人凭什么法外开恩?”而现在,这道账终于要算了。

对韩国而言,这场政治大地震不只是总统个人命运的改变,它深刻反映出韩国体制对“个人独裁倾向”的系统排异反应。尹锡悦的罢免,是制度在自我修复。



但这是否意味着韩国走出了“总统宿命魔咒”?恐怕仍难乐观。从卢泰愚、金泳三、金大中,到卢武铉、李明博、朴槿惠,再到今天的尹锡悦,韩国历任总统几乎无一善终,或入狱、或自杀、或被罢免。总统制与国会制长期冲突、党派极化、舆论撕裂、司法高度政治化,使得韩国总统几乎不可能安全度过任期。这是政治制度的结构性陷阱,而非个别人物的道德沦陷。

不过尹锡悦的案例,的确将这一恶性循环推向极端。他是罕见地把“总统权力”作为“政治武器”来使用的统治者。他打压异己、操控检察、用公权力保家族安全,甚至鼓吹强人路线,这在自由民主社会中是最具破坏性的做法。如今他尝到了制度反噬的代价,也为后任总统留下了沉重教训。

而尹锡悦的倒台也对东亚地区局势释放出关键信号。随着美中对抗加剧,东北亚地缘政治愈发敏感。韩国本可在中美日之间发挥“缓冲角色”,但在尹锡悦时代,却转身充当美国亚太布局中的前沿工具,导致与中国关系持续恶化。如今这位“代理人总统”被制度清除,也为韩国重塑对外战略打开了新空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