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美国智库昆西治国方略研究所(Quincy Institute for Responsible Statecraft)4月3日发表了《沙特在苏丹内战中选边站队》一文。该文认为,沙特与阿联酋因战略利益分歧在苏丹内战中对峙:沙特支持苏丹武装部队(SAF),阿联酋则扶持快速支援部队(RSF)。两国角力从苏丹延伸至经济、能源(OPEC+配额)及领土(亚萨特群岛)领域,社交媒体上的公开敌对折射两国深层矛盾,苏丹将持续沦为地缘竞争的牺牲品。本文仅供学界参考,不代表非洲研究中心和译者意见。
在斋月的最后几天里,苏丹实际领导人、苏丹武装部队总司令阿卜杜勒·法塔赫·布尔汉(Abdel Fattah al-Burhan)将军跪在沙特麦加大清真寺,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并肩祈祷。布尔汉的部队刚刚对苏丹准军事力量快速支援部队(RSF)造成重创,在内战爆发两年后夺回首都喀土穆控制权。然而,画面中缺席的是阿联酋——这个海湾强国一直通过武器、雇佣兵和政治掩护支持布尔汉的对手们。
这一幕反映了沙特与阿联酋之间日益加深的分歧的实质:这对曾经共同重塑阿拉伯世界的盟友,如今是苏丹及地区格局的构建者,但它们的愿景恰恰是冲突的。
两年来,苏丹深陷混乱。2023年4月,苏丹武装部队与穆罕默德·哈姆丹·达加洛(Mohamed Hamdan Dagalo,外号“赫梅蒂”)领导的快速支援部队爆发冲突,造成巨大苦难:约15万人死亡,双方(尤其是快速支援部队在达尔富尔地区)被指控犯下大规模暴行,1200万人流离失所,超半数人口面临严重粮食危机。
首都喀土穆是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交汇的地方,也曾经是文明交汇的象征,如今满目疮痍:建筑损毁、房屋被洗劫、百姓横尸街头。正是在这种大浩劫的背景下,布尔汉跨过红海访问沙特。
在这场冲突的初期,沙特通过苏丹港协助撤离数千名外国人,赢得广泛好评。随后,沙特与美国共同担任调解人,于2023年5月主持有苏丹交战双方参与的吉达停火谈判。这一斡旋符合沙特更广泛的冲突降级战略,如其与伊朗和解、从也门冲突的参与方转为和平推动者。红海对岸苏丹的动荡直接威胁沙特的“2030愿景”经济改革,尤其是NEOM新城(沙特“2030愿景”旗舰项目,位于该国西北部红海沿岸,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预算达5000亿美元)、红海旅游项目及延布港(Yanbu Terminal)扩建等关键计划。此外,苏丹的农业投资本是沙特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柱。
然而,吉达谈判逐渐失效,纸上的承诺被持续的交火撕毁。美国随后在日内瓦主导的人道主义谈判因苏丹武装部队缺席而失败。2025年,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回归,美国外交影响力进一步萎缩。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削减资金导致苏丹77%的紧急供餐厨房关闭,不仅加剧饥荒,还剥夺了美国政府对苏丹交战方施压的筹码。由于美国向内退缩,其所留下的真空所带来的诱惑,对于沙特来说是难以抗拒的。
转折点出现在2025年2月。当快速支援部队及其盟友在内罗毕宣布成立并(平)行政府时,沙特、卡塔尔和科威特公开反对。沙特外交部明确表示,反对“任何威胁苏丹统一的非法步骤”。
布尔汉近期访沙及其时机,进一步巩固了双方在立场上的靠拢。在此次访问中,两国宣布成立“关系协调委员会”,标志着沙特从中立调解人转向同军方长期的交往。至关重要的是,此次会晤紧随沙特的一个高层代表团访问苏丹港数天之后,沙特代表团的那次访问直接聚焦重建工作。
沙特在积极培育自己作为地区稳定者的角色,而与此同时,阿联酋因涉嫌支持快速支援部队而面临越来越大的审视。2025年3月,苏丹向国际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提起诉讼,指控阿联酋通过军事、资金和政治手段支持快速支援部队,违反《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Genocide Convention),助长快速支援部队对苏丹西达尔富尔州马萨利特族(Masalit)的种族清洗。尽管阿联酋外长称此案为“拙劣的媒体操作”,但联合国专家小组报告认定阿联酋向快速支援部队提供武器(包括无人机和防空系统)的证据是“可信的”。
这一指控已经在华盛顿引发显著的政治风波。马里兰州民主党籍联邦参议员克里斯·范霍伦(Chris Van Hollen)和加利福尼亚州民主党籍众议员萨娜·雅各布斯(Sara Jacobs)援引政府简报公开证实,阿联酋确实武装了快速支援部队,直接违背了其对拜登政府的承诺。众议院外交委员会首席成员、纽约州民主党籍参议员格里高利·米克斯(Gregory Meeks)因此暂停了对阿联酋的军售。
阿联酋在苏丹的行动看来与其地区策略是一致的:通过支持非国家行为体(通常有分离倾向),来获取资源和战略要地。例如,在利比亚支持哈利法·哈夫塔尔(Khalifa Haftar),在也门支持南方过渡委员会(STC),后者对于独立的推动直接对抗沙特所主张的由“总统领导委员会”维护也门统一的努力。
索马里提供了又一个栩栩如生的例子。在那里,阿联酋绕过摩加迪沙当局直接武装和资助像邦特兰(Puntland,据称利用其博萨索基地为快速支援部队补给)、索马里兰和朱巴兰(Jubaland)这样的地区实体,从而在获得沿海立足点。快速支援部队在内罗毕宣布成立并行政府,似乎正是这一战术的直接运用。阿联酋同期向肯尼亚提供15亿美元贷款,引发人们猜测其发挥了作用,推动肯尼亚容留快速支援部队召开此次宣布创立并行政府的大会。
在经济层面,沙特与阿联酋竞争激烈。沙特通过要求企业将地区总部设在利雅得的政策,并推出与之抗衡的大型项目,挑战迪拜的商业中心地位。在“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内部,两国因产量配额问题持续存在紧张关系,这反映出双方在优先事项上的分歧,以及对脱碳未来临近程度的不同预判。就连亚萨特群岛(Yasat Islands,位于波斯湾西南部,距阿联酋阿布扎比海岸约90公里)附近的海域边界也成为了争议点,沙特已就阿联酋单方面划定这一潜在富油区的行为向联合国提出申诉。
这种竞争现已通过社交媒体进入公共领域。最近,一些知名且拥有大量粉丝的沙特评论员在网络上将阿联酋同行称为“被排斥者”,并称他们“被阿拉伯人和穆斯林所憎恨”。在严格控制的媒体环境中,如此尖锐的交锋往往反映着官方的不满。
最终,苏丹正在为这两个海湾国家关系的破裂付出代价。沙特基于“2030愿景”和通过稳定重塑地区领导力的目标,押注苏丹武装部队;阿联酋则为了资源及意识形态对抗,继续支持快速支援部队。只要竞争持续,苏丹的未来仍将被这场重塑地区权力格局的地缘博弈所绑架。
文章来源:Saudi Arabia chooses sides in Sudan's civil war,Responsible Statecraft,April 3, 2025,
https://responsiblestatecraft.org/sudan-2671662242/
作者简介: 埃尔法迪尔·易卜拉欣(Elfadil Ibrahim)是苏丹政治领域的作家与分析人士,其研究成果曾发表于《卫报》、半岛电视台、《新阿拉伯人报》、开放民主网(Open Democracy)等媒体平台。
译者:石志宏(扬州大学非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