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第一届政协会议,当周总理宣读任命决定时,傅作义突然掩面痛哭,振臂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会议暂时中断......
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的筹备工作进入关键阶段,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
这场会议汇聚了共产党领导人、民主党派代表以及部分国民党起义将领,共同商讨国家机构的组建与人事任命。
当周总理宣读“任命傅作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部长”时,这位曾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国民党将领突然掩面痛哭。
他振臂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会场一时被情绪感染,不得不暂时中断。
傅作义作为原华北“剿总”司令,曾在平津战役中手握数十万大军。
他与解放军对峙数月,最终却选择和平起义,使千年古都免于战火。
如今,共产党对他的信任与重用,彻底击碎了他内心的忐忑。
抗日战争期间,傅作义率部在绥远、五原等地重创日军,被国民政府授予“国光勋章”,成为抗日名将。
解放战争爆发后,他受命担任华北“剿总”司令,成为解放军在北方的劲敌。
1948年底,辽沈战役结束,东北全境解放,傅作义所辖的华北地区成为下一个战略目标。
此时,他面临着左右为难的抉择:
继续抵抗可能玉石俱焚,南撤则可能被蒋介石吞并势力,而起义投诚又担心被共产党清算。
1949年1月,天津战役中,解放军仅用29小时攻破城池,傅作义意识到顽抗已无意义。
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呼吁保护北平文物的声浪高涨,其女儿傅冬菊的劝说也促使他下定决心。
最终,傅作义与中共达成《北平和平解放协议》,25万守军接受改编,千年古都完整回到人民手中。
尽管北平和平解放立下大功,傅作义内心仍充满不安。
他曾向聂荣臻表示“今后一切听从共产党安排”,甚至在见到毛主席时连称“我有罪”。
经历过国民党内部的倾轧,很难不为此感到惶恐。
蒋介石对非嫡系将领的态度,让他深知“败军之将”的处境凶险。
可令他意外的是,共产党的态度截然不同。
毛主席在西柏坡接见他时,不仅亲自迎接,还肯定他“对北平解放功不可没”,并主动询问他对未来工作的意向。
傅作义主政绥远期间,曾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水患,使当地粮食增产,深受百姓赞誉。
因此,当他提出“想搞水利”时,毛主席当即拍板支持。
更令他意外的是,这一提议竟被写入了新中国的任命名单。
上任初期,傅作义的水利部长职务一度“有名无实”。
部分干部因他的国民党背景心存芥蒂,重要文件常绕过他直接上报。
周总理发现后严令:“若无傅部长签字,文件一律无效”,并亲自协调解决其办公障碍。
这样的支持,让傅作义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懈怠工作,每年至少花三个月的时间深入一线考察。
二十三年的任期内,他推动了三门峡水电站、荆江分洪工程等重大项目,足迹遍布黄河、淮河、长江流域。
1957年,他在山西考察时突发心脏病,经抢救脱险后仍坚持工作。
1962年中央安排休养,他婉拒称“只有工作能让我动身”。
这种务实的作风与旧官僚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赢得了中央领导人的赞许。
傅作义的经历,可以说是新中国“团结一切可团结力量”政策的缩影。
共产党对起义将领的包容,不仅瓦解了国民党残余势力的抵抗意志,也为国家建设吸纳了专业人才。
傅作义也因此脱离了“战犯名单”,成为了“人民公仆”。
1974年傅作义病逝前,将毕生积蓄都捐给了国家。
参考资料
新华网:解放军进北平后傅作义情绪大变 毛主席何言将其安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