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亚迪繁多的产品中,“秦”系列素来以实在、会过日子的口碑著称,空间舒适、经济实用,满足大多数老百姓的刚需,不过最近上市的秦L(参数丨图片) EV,似乎有点颠覆了原有的画风。
不少人会认为它只不过是秦L DM-i的纯电版,但从空间、驾控、今天咱们就来看看,这这款不常规的比亚迪,究竟适合什么人去冲?
“卷参数”不如“卷体验”
比亚迪此前的家用轿车多采用前驱布局,注重有限的尺寸里挖掘更大的空间,让消费者有花小钱办大事的获得感。而秦L EV却一改调性,在车身尺寸上做起了减法,车长竟比定位更低的秦PLUS还要短75mm,仅仅4.7米出头,可轴距却比之前的秦L DM-i车型还要长出30mm。
一顿操作下来,不仅使得秦L EV四个轮子更接近车身边缘,前后悬变得更短,造型上就变更犀利的同时,后排空间竟也变得紧凑起来了,虽不算小,但也称不上宽敞,这可一点也不像比亚迪的作风啊!
但坐进车里,又明显感觉到设计师在用料质感上下了不少工夫,门把、仪表台、甚至座椅后背,许多身体容易接触到的地方都包裹了软软的皮质。同时座椅填充物的厚实度与身体的贴合度,也都比以往车型出色不少,坐起来柔软又有支撑,坐姿也更符合人体工学,加上后排空调充电口都配齐,舒坦的体验甚至你觉得这是一辆更高级别的车。
从“代步工具”到“驾驶者之车”的转变
熟悉比亚迪的朋友都知道,他们此前的大部分产品在驾驶调校上通常都比较“买菜”,舒适性取向明显,而驾控乐趣通常会摆在比较靠后的位置,而这回秦L EV感觉却很不一样。
首先,基于e平台3.0 Evo打造的秦L EV全系配备后驱电机布局,都说真男人开后驱,更均衡的前后轴荷分布能减少动力传递损耗,加速效率和动力响应都能得到优化,而且无论低配的110kW还是高配的160kW动力版本,都采用了转速最高可达20000rpm的十二合一高效电机,动力输出充沛丝滑还高效,综合百公里能耗只有不到11kWh。配合比亚迪800V电气架构下的二代刀片电池技术,其能量密度、快充倍率上都有提升,即便只需搭载46和56kWh两块容量不大的电池组,亦可提供470km和545km的CLTC续航里程,尽管数据并非同级最高,但在重量和体积上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实际的达成率大可不必担心。
其次,加上前双球头麦弗逊+后五连杆独立悬架组合,以及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可让车架在激烈驾驶中有效抑制形变,对路面起伏颠簸的处理也更精密,带来更扎实的底盘质感。不再需要负责驱动的前轮亦更专注提升转向灵敏度,同时可以通过电门来控制车身过弯的姿态,不仅切身感受到更高的弯道极限,更有着爽快的驾控乐趣,着实跟以往强调舒服的前驱比亚迪轿车不可同日而语!
科技平权下的“六边形战士”
最后不得不聊今年大家都很热衷传播的一个词语:科技平权,比亚迪算得上是执行得最彻底的其中一个车企,全车普及高阶智驾就在25年的车市开局掀起了不小波澜!这次秦L EV 11.98-13.98万元的定价,也是相当精准地卡中高品质家轿的市场,更能满足那些“既要又要”的年轻消费者,既在科技配置与驾控体验上与面向刚需的秦PLUS拉开差距,又比那些提供同等产品力的中级车更有价格优势。
全系标配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系统DiPilot 100,三目纯视觉方案,支持高速领航(HNOA)、自动泊车等常用功能。尽管城区NOA和某些复杂场景下还不太可用,但其在更高使用频率的高速场景下,车道领航、智能避让、上下匝道等表现,基本与带雷达的版本差别不大,在拥堵或者长途场景下的能减少一定的疲劳感。
还有在很多高端新能源车才有的车载冰箱,这次也出现在了这台A级定位的秦L EV上,而且还是一个宽温域的冷暖冰箱,支持-6°到50°的温度调节,无论冬夏都有实用意义,除了容积小了点外,在这个级别能见到这个配置,已纯属不易!
质价比的“新范式”
其实从最近推出或者即将推出的车型,如海豹06GT、汉L、可以发现,看得出比亚迪正在把自己的产品从广泛的“家用舒适”,渐渐伸向更加细分的“运动”、“科技”“个性”等方向。
秦L EV的出现,除了在新能源时代大家都在卷的“三件套+智驾”外,还给那些喜欢驾驶快感,追求人车沟通乐趣的朋友,得到满足的机会。所瞄准的用户群体相较于传统家用车用户,更注重一款车的某些方面能否提供他们想要的情绪价值,正如那些我们熟悉的国际顶流大车企一样,开始推出更多细分市场的产品,来照顾更多小众的需求。这样一款讲驾控乐趣能提供情绪价值的比亚迪,还是你以为的比亚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