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江苏省内或将有6座县面临“消失”,当然这里的“消失”指的是通过撤县设区或撤县立市的方式,改变城市格局,获得更多发展机遇,那么,未来江苏可能“消失”的县都有谁?其中是否有你的家乡呢?
“两极分化”严重的江苏省
江苏位于我国东部沿海,长江、淮河下游,总面积10.72万平方公里。得益于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江苏多年来接受上海强大辐射,承接上海产业溢出效应,与上海在高端制造等领域形成了配套产业链。同时江苏依托长江淮河,以及面向黄海的地理优势,为其河海联运发展提供了条件。连云港、苏州港等多座国际性港口,成为江苏与外界贸易沟通的关键枢纽。得益于突出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江苏经济长期位居全国第二,2024年GDP达到了13.7万亿元。同时,为了优化城市结构,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江苏多年来还进行了多次区划调整,自从溧水县、高淳县在2013年撤销县级头衔,设立为溧水区和高淳区后,南京最终完成了全市辖区的城市结构,江苏南部地区也正式进入 “无县时代”。
目前江苏省内还剩19个县,主要分布在苏北和苏中地区,这种县区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在经济上也有所体现。2024年苏南五市GDP总量达到了7.78万亿元,经济总量就占到了全省的56%以上。并且南京、无锡、常州GDP都在一万亿以上,苏州更是以2.67万亿元的成绩领跑全省。
苏北五市GDP总量约为3.2万亿元,不到苏南的一半,并且区域内的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和盐城,GDP都没有破万亿。
因此,为了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通过撤县设区或立市的方式,有助于江苏省内市区提升城市能级,吸纳更多资源,推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未来十年,江苏哪些县有望撤县
沛县是徐州下辖县,总面积1806平方公里。该县的位置十分特殊,处在江苏西北角,在山东与安徽的夹角之间,北接山东济宁,南邻丰县,这一地理位置,使得沛县成为苏鲁两省交流的重要桥梁。沛县交通十分便利,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使得沛县成为京津冀与长三角航运互通的重要枢纽。京沪高铁在沛县设有站点,为当地居民提供北上首都,南下江浙沪的快捷出行方式,极大提升了沛县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活跃度。
如果沛县能够撤县设市,有助于其吸纳更多资源,获得更多政策支持,无论是交通还是产业都将得到优化,有望真正打造为苏北地区的新增长极,成为江苏融入环渤海、京津冀,对接山河四省的重要窗口。
沭阳县是宿迁下辖县,总面积2298平方公里,沭阳县地处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四市结合部,同时又位于江苏省中轴线位置,这一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苏北地区的重要交通节点, 京沪高速穿过沭阳,加强了该县与南北各大城市的互动性。新长铁路、新淮高铁则有助于沭阳县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2024年沭阳县GDP已经达到了1560.39亿元,增速高达7.8%,是宿迁经济活跃度最高的县。如果能够撤县设区,有助于为宿迁整体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睢宁县是徐州下辖县,地处徐州东南部,西南与安徽交界,总面积1769平方公里。睢宁县是徐州“一城两翼”中的重要一翼,另一翼则是贾汪区。该县地处沂蒙山脉与淮海平原交界处,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江苏省内重要的农业区。
同时睢宁县交通十分便利,潍宿高铁、合宿高铁和宁淮高铁在此交织,极大提升了睢宁与潍坊、合肥、以及南京、淮安等城市的时空距离,既有利于睢宁与南北方各大重要城市实现互联互通,也有助于融入中部崛起战略,成为江苏向中部辐射的关键门户。
射阳县是盐城下辖县,面积2572.72平方公里,射阳东濒东海,地处中国和江苏沿海的中心位置,拥有完善的港口设施和高效的物流服务,是盐城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射阳还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盛产水稻、棉花等作物,同时蟹苗产量也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如果射阳能够撤县设市,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盐城产业转型和创新驱动,促进全市经济发展。
涟水县是淮安市下辖县,总面积1678平方公里,该县东连盐城,西接宿迁,北邻连云港,是联系苏北与苏中的重要节点。
涟水位列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和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城市名单,是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如东县是南通下辖县,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面积2122平方公里。如东县北侧和东侧毗邻黄海,海洋优势显著,南侧距离上海非常近,能够接受来自上海的强大辐射,在新能源、海洋经济等领域优势显著,2024年GDP达到了1430.5亿元。如果如东县撤县设市,有助于吸引更多优质产业落户,成为承接苏南产业转移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