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易道导语
昨日,AM易道发布了一篇关于3D打印月壤砖技术的报道,其中提到"月壤砖密度与普通砖块相当,但抗压强度是普通红砖、混凝土砖的三倍以上,每平方厘米能承受10多吨的重量
这一10吨的表述数据引起了不少读者的质疑:
一平方厘米承受10吨重量,换算下来就是约980MPa的抗压强度,这个数值对建筑材料而言是否过于夸张?
作为一家专注3D打印且行业大佬都在看的深度媒体,我们深知准确性的重要性。
带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我们决定对这一数据进行深入调查和核实。
信源追踪:10吨数据从何而来?
AM易道文章对于数据引用的内容来自于央视新闻直播间去年10月视频中第1分46秒的内容:
1分46秒画面截图如下。
以及中国科技网2024/10/19的分享:
表述了10吨的重量。
上观新闻2024/11/05消息:
表述了10吨的重量。
科学网2024/10/20消息:
科学网的内容把央视画面下部分截掉后表述一平方厘米1吨多重量。
新华网转载环球时报2024/12/06消息:
也是表述一平方厘米1吨多重量。
北京科协澎湃号2024/11/10消息:
同样也是表述一平方厘米1吨多重量。
再来看看齐鲁晚报2024/11/02的消息:
齐鲁晚报的信息非常重要:
放大看:
研究团队明确表述了每平方厘米承受一吨多重量,并且说明:
我们可以把月壤砖烧到100兆帕的强度,这个强度比混凝土还要坚硬的多。
经过多方信源交叉验证,AM易道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关于月壤砖抗压强度的数据,在互联网上存在两个不同版本:
一个是"每平方厘米能承受10吨重量",另一个是"每平方厘米能承受1吨重量"。
这两个数据相差整整一个量级。
通过深入调查,我们认为问题可能出在最初的信息源央视报道上。
在相关专题报道过程中,可能出现了数据表述的误差,导致1吨被错误地表述为10吨。
这一错误随后分化为两支信息传播链:
一支沿用了准确(可能是勘误后)的1吨数据,而另一支则延续了10吨的表述。
不幸的是,AM易道在撰写报道时选取了后者作为信源,进而在我们的报道中沿用了这一过高的数值。
但这还没有解决我们的疑问,因为:
在同框画面中,月球拓扑互锁砖的展示牌放大看看:
上面写着样品强度:60MPa;
如果按60MPa计算,确定一平方厘米确实无法承受超10吨重量。但仍与齐鲁晚报表述的100MPa有一些差距。
所以AM易道想遵从读者建议,查查论文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论文考证:回归科学的准确性
通过查阅华中科技大学周诚教授团队的相关研究论文以及最新发表的综述《A review o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lunar launch/landing infrastructure》(2024年7月发表),我们对月壤砖的抗压强度数据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发现了以下关键信息:
根据文献中的表1"LLP Material Mechanical Properties",不同材料和工艺的月壤砖抗压强度数据如下:
夏威夷希洛采石场(HHQ)制备的月壤砖:21.48 MPa
改进后的HHQ+月壤砖:212.53 MPa
太阳能烧结JSC-2A月壤砖:2.49 MPa
激光熔融EAC 1A月壤砖:56.19-216.29 MPa
烧结FJS-1月壤砖:33.3-37.8 MPa
KOHLS-1与聚乙烯混合的月壤砖:
在空气中:10.3 MPa
在真空中:12.6-12.9 MPa
JSC-1硫混凝土月壤砖:12-75 MPa
地聚合物混凝土Lunamer:16.6-33.1 MPa
其他地聚合物混凝土:2-50 MPa
这些数据非常珍贵,其中不同工艺和材料配比的月壤砖抗压强度存在较大差异,从最低的2.49 MPa到最高的216.29MPa不等。
我们看到最普遍的月壤砖抗压强度集中在10-100MPa数量级区间,这与普通混凝土(20-50MPa)相当或略高。
将这些数据换算成每平方厘米承重能力,约相当于每平方厘米能承受0.1-1吨重量,而非"10吨"。
即使是最高强度的样品(216.29 MPa),也仅相当于每平方厘米承受约2.2吨重量。
用论文数据说明,"每平方厘米能承受10吨重量"的说法确实存在误差,但结合新的研究成果,1吨的表述较为合理。
1吨这一数值虽然低于之前报道的10吨,但仍然显著优于普通红砖,足以证明月壤砖优异的力学性能。
检索论文的其他有趣发现
关于在上面综述文章中提到的 216.29MPa的研究成果,AM易道好奇看了看。
其中关于抗压强度的表述专门列了一段:
翻译表述:
对于压缩试验,使用了十个10×10×10毫米的立方体样品。这些样品包括结晶相和玻璃相,因为不可能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将它们机械分离。使用 Zwick Z100 机器进行压缩实验,并测量样品的抗压强度。
样品的抗压强度在216.29和56.19MPa 之间变化,平均值为93.97 MPa,标准差为 55.88MPa。
可以看到,标准差非常大。
但这篇文章证明了用激光(模拟阳光) 在粉末床上熔化月球模拟物能够制造强度超越其他制造方法的月壤砖。
而在丁烈云院士和周诚教授团队另一篇文章中,他们对于互锁结构做了进一步研究:
研究表明,水平互锁和水平-垂直互锁结构是月球着陆台最有前景的设计,因为它们具有优异的载荷分配能力和在着陆载荷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而其中四个相邻模块连接部位的载荷位置最为危险,产生的变形和应力最大。
AM易道反思与改进
数字的力量在于它的准确性。
对于AM易道而言,一个错误的数据不仅是报道质量的瑕疵,更可能误导读者对科技进展的认知。
在月壤砖抗压强度这个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是传播所需的严谨性与专业性。
回顾这次事件,我们意识到,即使是引用权威媒体或专家的说法,也需要保持一定的专业警觉。
特别是在涉及具体技术参数时,交叉验证和专业判断尤为重要。没有交叉验证的引用,可能将是错误的传递和放大。
感谢与承诺:与读者共同成长
感谢细心的读者们指出了这个问题。正是你们的质疑和反馈,让AM易道有动力去做更深入的挖掘和勘误工作。
这也再次提醒我们,配得上行业深度媒体和"3D打印大佬爱看的公众号"这个定位,需要的不仅是商业的前瞻和战略,更需要科技的专业与严谨。
希望AM易道能在这次的勘误之旅中有所成长,为读者提供更加准确、专业的3D打印领域深度报道。
AM易道也已将上篇文章的数据修改。
特别鸣谢:感谢读者煦安 对昨日文章数据的质疑与指正。也希望未来更多的读者能够给与AM易道内容的批评、指正和建议。
读者提示:
添加amyidao加入读者交流群(备注加群),获取本文一手信源链接,并与上万AM易道同频读者(包含上百位行业大佬)共同探讨3D打印的一切
AM易道建议也读者星标公众号,以便第一时间收到AM易道更新。
免责声明:AM易道与文中提到公司尚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商业合作、赞助、雇佣等利益关联。AM易道图片视频来自于网络,仅作为辅助阅读之用途,无商业目的。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侵权行为,请权利人及时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本文图片版权归版权方所有,AM易道水印为自动添加,辅助阅读,不代表对该图片拥有版权,如需使用图片,请自行咨询版权相关方。AM易道文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AM易道不对因使用本文信息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