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生死时速
“快!门口有人晕倒了!”3月12日上午,保安的一声呼喊打破了急诊科的平静。两名男护士迅速奔向急诊大厅门口,发现一男子面朝下倒地,失去意识。就此,一场急诊科、ICU、心内科等多科室联合的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相继展开。历时20天,4月1日,该患者终于康复出院。期间,患者家属向每一个救治科室表达深深地敬意,感谢医护人员在每个生死攸关时刻的不放弃。
急诊生死时速
3月12日上午,一阵阵急促的呼救声传来,急诊科男护士马岩立刻冲出门外,男护士李照乾急推担架车紧随其后。
“先生,能听到我说话吗?”马岩轻拍患者双肩大声呼喊。患者毫无反应,双目紧闭,面色苍白,口鼻处可见鲜红色血液渗出。李照乾同步完成生命体征评估,患者颈动脉搏动、呼吸微弱。情况危急,二人迅速将患者平稳转移到担架车,送入抢救室。
主治医师周玮发现患者大动脉搏动难以触摸、双侧瞳孔散大且对光反射迟钝、呼吸微弱、血压低,立即下达抢救医嘱。一时间,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开启心肺复苏机持续胸外按压;建立多条静脉通路,确保药物及时注入;同步完成心电监护连接,各项抢救措施迅速展开。患者突发室颤,“双向波200焦耳非同步电除颤一次……360焦耳……”,抢救室里医嘱声此起彼伏,同时联系心内科、ICU、心电图室等联合协作。终于在第8次除颤后,患者恢复窦性心律,但心电图警示:急性心肌梗死!心内科主治医师王四贝立即为患者药物溶栓,对症施救。一系列急诊抢救,成功为后续治疗赢得了先机。但危机并未解除,待完善各项检查后转至ICU病房。
ICU昼夜守护
进入ICU(重症监护室),患者又一次出现心跳骤停、室颤。值班大夫王斌立即给予电除颤,护士武雅诗等护理团队轮流为患者做胸外心脏按压。
“主任,患者血压下降!”“立刻多巴胺泵入,去甲肾上腺素微泵!”患者病情凶险,李强主任、李甜甜(代理)护士长时刻守护,迅速识别病情,有条不紊地主持抢救工作。在这场与死神的博弈中,医护团队默契协作,拼速度、抢时间,终于一次次精准施救让患者恢复了窦性心律,血压也逐渐趋于稳定。
4天的积极抢救,患者从最开始的昏迷到浅昏迷再到恢复自主意识,再一次为后续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期间的每一分每一秒对于这场拼尽全力的抢救来说都无比珍贵。3月17日,顺利拔出气管插管,生命体征逐渐稳定。3月19日,转入心内三科病房。
心内科精准手术
患者心脏停搏复苏成功,接下来就是针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急性呼吸衰竭、循环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心律失常”等多种危险因素的进一步治疗。心内三科接诊患者,立即给予抗血小板,抗凝,扩冠,改善循环,调脂以及对症支持等治疗。3月20日,为患者行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置入术。
手术过程顺利,复查造影示支架展开良好,无残余狭窄、夹层、撕裂,前向血流TIMI3级。手术成功,患者安返病房。住院期间,医护团队定制个性化康复方案,精心照护。4月1日,患者康复出院。届时,心内三科成功完成了这场生命接力的最后一棒。
在这场全力以赴的生命接力中,“时间就是生命”这一职业信条贯穿始终。医护人员心怀敬畏,在每一个不眠之夜守护希望,在每一个危急关头创造奇迹,用专业和坚守筑起生命防线。患者康复后绽放的笑容和家属感激的锦旗,不仅是对医者仁心的最高礼赞,更是对“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生动诠释,激励着医护人员继续竭力前行。
健康提示:当出现心慌、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时务必及时就医,千万不要有“再等等,再看看”的想法,以免错过最佳抢救时机。
你有什么想说的?
欢迎在下方留言区分享
▌图文整理:小编萱萱
▌爆料|求助|广告|合作|投稿|微信:weijiyang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