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孙维世
1968年10月14日,48岁的孙维世,在狱中死亡,1977年6月9日,国家文化部艺术局为孙维世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安放仪式。
最年轻的地下工作者
1926年,5岁的孙维世在父亲与周恩来会面的路上,由父亲孙炳文抱着,趴在父亲肩膀上,为父亲观察背后面有没有人跟踪,在父亲与周恩来见面时,她趴在窗口查看有没有人靠近房间。
孙维世的父亲孙炳文。孙炳文是朱德的结拜兄弟
1927年4月,在国民党大清洗时期,父亲孙炳文在上海被国民党枪毙,母亲任锐带着孙维世在上海继续从事地下党工作,从6岁开始,替母亲销毁秘密文件,传递信件,16岁,经中共地下组织安排参加表演学习,参加剧社里的《压岁钱》等表演。
延安
1837年,抗战爆发,经周恩来安排,孙维世母女被送到延安。1938年,孙维世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周恩来和邓颖超曾致信孙维世母亲:愿意将烈士孤儿当作自己女儿。至此,孙维世成了周恩来、邓颖超养女。
孙维世在延安表演话剧《血祭上海》里大小姐,获得好评,从此在延安有了名气。
孙维世与其养父母周恩来、邓颖超
孙维世与周恩来夫妇
苏联
1939年,周恩来因手臂骨折去苏联治疗,孙维世以照顾周恩来名义获得同机前往苏联,后转入莫斯科东方大学、莫斯科戏剧学院表演系、导演系学习。1940年,林彪到苏联治病,看到孙维世,产生爱慕,被婉拒,林彪回国后,1942年与叶群结婚。1946年9月,孙维世、林利、李立三夫人李莎等人从苏联回中国。
解放战争期间,孙维世参加土改运动,导演了歌剧《一场虚惊》。1949年7月,孙维世随中国代表团,参加匈牙利参加第二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参访东欧多国。回国途中,孙维世被派往莫斯科和师哲等人一起为1949年12月毛泽东、周恩来同斯大林举行的中苏领导人会谈,担任翻译及文秘工作,孙维世任中国代表团的翻译组组长。
1950年1月孙维世从莫斯科回国后,担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总导演、艺术委员会主任、副院长。全国政协第二、三、四届委员,中国剧协理事。孙维世在北京执导翻译苏联话剧《保尔·柯察金》时认识了男主角金山,并于1950年10月14日结婚。
1952年后,孙维世导演了果戈理名剧《钦差大臣》、契诃夫名剧《万尼亚舅舅》、苏联童话剧《小白兔》、柯切托夫《叶尔绍夫兄弟》以及以大庆王进喜题材创作的《初升的太阳》等话剧。
文革致死
1966年文革初期,孙维世被当作“反动权威”批判,1967年6月,李立三自杀身亡,1968年3月,“李立三反革命集团成员”、”苏修特务同案犯“孙维世被捕,10月14日死于北京看守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