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幽扃一旦开,天罡地煞出泉台。
后来汇聚于水泊梁山之上的一百零八位头领,对应的就是当年洪太尉当年误放的那一百零八个魔君,不过本文要聊的不是梁山好汉是好是坏,而是这天罡、地煞的排名到底有何依据。
其实读过原著的人就会知道,那梁山好汉的排名是值得商榷的,七十二地煞里就有不少强者被埋没了。
(潘巧云、杨雄剧照)
比如那“混世魔王”樊瑞,在公孙胜脱离梁山之后,他就是梁山的首席法师,关胜搞不定的郑魔君,他施展法术就能搞定,这种实力,如何不值得天罡排名?
诸如安道全、凌振等拥有特殊技能的人才也应该排进天罡。
有人低了,自然就有人高了,而那“病关索”杨雄就不值得一个高的排名。
一、潘巧云眼中的窝囊汉
杨雄是个怎样的人?
说来这位好汉的形象不算太光鲜,初登场时,他就没个顶尖强者的样子。
书中只道是:“两臂雕青镌嫩玉,头巾环眼嵌玲珑。鬓边爱插翠芙蓉。背心书刽字,衫串染猩红。问事厅前逞手段,行刑处刀利如风。微黄面色细眉浓。人称病关索,好汉是杨雄。”
面色发黄显着不太健康,当然,这与那“病关索”的外号无关,那外号里的“病”是使动用法,其实和“赛”的意思差不多。
不过杨雄被自己的妻子潘巧云看不起也是事实。
(潘巧云剧照)
杨雄那妻子潘巧云也堪称绝色佳人,只是不知为何,这女子已经有了夫君却不爱,非要与那裴如海走到一起,若非石秀发现他们的那些破事,杨雄怕是要被瞒一辈子。
不过关于这件事,电视剧中的设定有些魔改的成分,比如潘巧云在被杀之前还要嘴硬骂一句“与你三年不如与师兄在一起两天”,其实原著中并没有这句台词,那潘巧云一个弱女子,哪里敢主动激怒杨雄,原著中的她也只是求饶罢了。
但说她看不起杨雄也没问题,毕竟她私会裴如海是事实。
那么杨雄这人到底是什么水平?
二、杨雄的战绩
杨雄第一次登场时,那事迹就有些拿不出手,她与几个军汉起了争执。
说是:“杨雄叫道:‘这厮们无礼!’却待向前打那抢物事的人,被张保劈胸带住,背后又是两个来拖住了手。那几个都动起手来,小牢子们各自回避了。杨雄被张保并两个军汉逼住了,施展不得,只得忍气,解拆不开。”
同为天罡好汉,这场景若是换了武松来,你说这几个军汉还能活命吗?杨雄却奈何不得这帮武功平平的人,可见他即便有些武艺,也高不到哪去,若不是石秀帮他解围,都不知道他会不会挨打。
(杨雄剧照)
再到杨雄和石秀一同去闯那祝家庄,继而因时迁偷鸡而挑起了祝家庄和梁山的矛盾,结果时迁被擒,他们只能灰头土脸地跑去梁山求援。
后来杨雄参与了大大小小的征伐,也鲜有亮眼表现,只不过是人群雄一个不起眼的存在,而他那兄弟石秀的表现就明显出彩得多。
就说劫法场的那段剧情,石秀那“拼命三郎”的外号当真是名副其实,那不要命的打法,与武松确实有几分相似,他能排名天罡,倒是合情合理。
总而言之,杨雄这人给人的感觉就是“可有可无”,甚至你都怪不了别人将他那“病关索”外号中的“病”理解为“生病”的意思,他的实力确实一般。
(武松剧照)
既然如此,他又凭什么能在大聚义时名列天罡,只比武松低了几名?
儿时看不懂,但长大以后重读原著,细品这件事,才明白他不过是“晁宋之争”的棋子。
三、晁宋之争
梁山好汉的排名到底是天定的还是人定的?
别看那排名是源自石碣之上,其实早在原著第四十二回中,宋江得九天玄女传授《天书》之时,就已经知道“天机星”是谁了,那玄女说《天书》只可与“天机星”一同观看,结果宋江转手就把《天书》给了吴用。
等于说,宋江说谁是天机星,谁就是天机星。
而杨雄被他提拔到天罡,也是因为杨雄这人不招晁盖待见,不属于梁山旧部。
前文提到过,梁山和祝家庄的矛盾就是杨雄和石秀与时迁挑起了,当时晁盖听闻此事之后,第一时间想的可不是给几个老弟报仇,而是要杀了杨雄和石秀。
说是:“不说万事皆休,才然说罢,晁盖大怒,喝叫:‘孩儿们!将这两个与我斩讫报来!’……”
晁盖觉得他们还没上梁山,不算是兄弟,所以不想管,而宋江则不同。
(宋江、晁盖剧照)
原著道:“哥哥不听这两位贤弟却才所说,那个鼓上蚤时迁,他原是此等人,以致惹起祝家那厮来,岂是这二位贤弟要玷辱山寨。我也每每听得有人说,祝家庄那厮要和俺山寨敌对。即目山寨人马数多,钱粮缺少。非是我等要去寻他,那厮倒来吹毛求疵,因而正好乘势去拿那厮。若打得此庄,倒有三五年粮食。非是我们生事害他,其实那厮无礼。”
被宋江这么一说,杨雄和石秀的命就保住了。
可以说,晁盖这人虽然有几分豪气,但真不是当大哥的料,而宋江的大度让他收获了杨雄和石秀两个心腹,后来他会将让着二人名列天罡,为自己所用,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你不得不感叹,施耐庵是把人性看透了,无论是哪个时代,“江湖”都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