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关品方

龙应台曾在香港大学工作多年,住在沙湾径,和笔者是同一个街道上的邻居。在全球华人知识分子的圈子中,她的作品传达的思想,有文化共融的视野,一直受到高度关注。他在港大的时候有文化沙龙,高朋满座。她邀请的主讲嘉宾,都大有来头。记得有一次她还邀请了林青霞出席。在台湾地位问题上,她的政治立场是复杂而有争议的,但不能简单地将她归类为“台独”分子。她的言论和行为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场合飘忽不定,不管是有心要引起争议还是无意地吐露真情,总会诱发广泛的讨论,有人欣赏、有人批评。



笔者经常留意她的言论,不时阴阳怪气,绕着弯儿批评,表达不满,看事情不够客观,有双重标准之嫌。她都毫不掩饰讨厌中国大陆的观点。正面来说,她是开明派,站在年轻一代的立场看问题,反对建制,崇尚自由,自诩“同情弱者”,属于“掷鸡蛋抗拒高墙”“黄台之瓜何堪摘”的流派,很受读者听众欢迎。她不时言语怪异,根源在此。她有国际经历,受到中西文化的冲击洗礼,处于夹缝之中导致立场飘移;作为文化人,这可以理解。

龙应台2016年在香港大学的一次演讲,试图通过引导性问题质疑爱国主义教育。马英九的8年,她是“文化部长”,期间的教科书改革,成为民进党蔡英文从2016年开始推动“转型正义”和“去中国化”的侧翼支撑。转型正义是西方民主国家对过去独裁政府实施的违法和不正义行为的弥补,涵盖立法、司法、历史、行政、宪法、赔偿等方面。民进党邯郸学步,在台湾推动“转型正义”,目的是要“去中国化”,重写台湾历史,包括抹黑蒋介石在台湾从1945至1988年间的所谓蒋氏王朝“反动独裁政权”。现在回顾起来,其实国民党有暗中配合之嫌。历史发展彰彰明甚,这方面将来必有公论。

龙应台也曾表示希望台湾与大陆和解,不要通过战争解决问题。那只是无原则的反战主义。包括笔者在内,她长期以来的综合言论可以被谨慎地解读为对“台独”立场的同情和默许。她在文章中使用“中国”而非“中国大陆”或“中国内地”,是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表现。文化上她对祖国难舍难离,思想上她被西方洗涤心灵。它代表着大批婴儿潮期间(1945-1965)出生的知识分子感到在海外花果飘零的自怜心态,因为是典型,所以要重视。也因为懂得她,所以我同情她。这批知识分子现在的年龄层大约是60到80岁。

龙应台在国家民族方面的政治立场,不同人有不同解读。有人认为反映了她对两岸关系的理性思考,主张通过务实的方式处理两岸关系,而非采取极端的“台独”立场。她关注台湾的社会发展和民众福祉,希望在两岸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作为文化人,她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可惜她不懂得现实政治,尤其不懂得台湾处在中美博弈的夹缝之中其实并无选择。“倚美谋独”和“以武拒统”肯定错误、没有出路、注定失败,凡是对中国的民族性和当前国际形势有点认识的人都清楚知道。



尽管龙应台过去的一些言论被视为暗地里反对两岸统一(所谓“不统不独不武”),但她最近发文批评民进党当局的“倚美谋独”、支持两岸共谋和平,对“台独”势力的危害充满警惕。她的思想转变有代表性,反映了台湾民众对未来发展的忧虑和犹疑。一抹浅绿,渐变微红。

龙应台4月1日在《纽约时报》发表的文章:“留给台湾的时间不多了”,引发广泛关注。她认为台湾的和平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需要立即采取行动。这反映着她正尝试从焦虑和彷徨中走出来,反对民进党赖清德的“台独”行为,呼吁两岸和平统一。她在文章中表示民进党当局的“倚美谋独”政策不可行,台湾应与中国大陆和解,实现和平共处;两岸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增进了解与信任;台湾民众需要认真思考未来发展的方向,摒弃“倚美谋独”的幻想。她这是第一次明确表态,而且是朝向正确方向走出的第一步,笔者认为值得充分肯定,因为符合关键的两个原则:一个中国和“九二共识”。

龙应台1952年生,祖籍湖南衡山,丈夫是德国人。她父亲姓龙,母亲姓应,她生于台湾,所以叫龙应台。1984年(32岁)出版《龙应台评小说》,1985年《野火集》印行100版、畅销20万册,于是成名。《孩子你慢慢来》《目送》《亲爱的安德烈》等,笔者认为文字流丽清奇,笔锋常带暖意。

龙应台游走世界各地,阅历丰富;对两岸三地认识颇深。2010年8月,龙应台在北京大学发表题为《文明的力量:从乡愁到美丽岛》的演说。2017年8月,她搬到屏东县全心陪伴母亲,同时完成著作《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2020年7月,“时报文化”出版了她的首部长篇小说《大武山下》。2022年1月,龙应台首部图文创作《走路:独处的实践》出版。她今已73岁,已逐渐踏出众人的目光。

就有关龙应台最近的文章,笔者和在台湾的老同学谈起,认为这是台湾岛内几乎所有温和派的共识。现时赖清德当局还要负隅顽抗,“倚美谋独”没有可能实现;但估计他会一条绝路走到底,不会回头。为什么?因为为时已晚,不由自主,他被美国主子牵着走。



龙应台说过:不在乎大国崛起,只在乎小民尊严。这话不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4亿多炎黄子孙都感受到大国崛起的关键重要性。只有大国崛起了,小民尊严才真正拥有。笔者相信,这是因为她长期以来受到西方思维方式的浸润和洗涤,于国家民族的立场暧昧,以文人自视过高的姿态,一时亢奋冲口而出。笔者认为,不足深责。

实迷途而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龙应台在文中指出,2008到2016年,也就是马英九当政之时,两岸本有黄金机会以共融互通走向和平统一。当时不但有“小三通”,还有“大三通”。祖国大陆的百姓到台湾旅游如潮涌,两岸一家亲,血脉永相连。ECFA协议有利推动台湾经济发展。2016年以来,蔡英文推动“台独”不遗余力;2024年以来,赖清德变本加厉。现时形势急转直下,赖清德甚至把祖国大陆定义为境外敌对势力。那就无话可说,背宗弃祖,认贼作父,唯一正确的惩罚方法是依法处置、缉拿归案。

赖清德有什么可以倚仗的?美国吗?如今龙应台以一介文化人也清醒过来了。她在文章中说得清楚:“倚美谋独”没用。过往3年多,乌克兰的经验教训告诉所有台湾同胞,美国就是强盗。特朗普上台后,不但不再给乌克兰钱,反而要乌克兰偿还过去三年多美国给过的钱,更要把乌克兰的稀土矿产一手拿走。三年多以来,美国不曾派出一兵一卒支持乌克兰。一句话,对台独分子,美国只会榨取,不会帮手。美军入侵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找代理人打仗,如乌克兰和以色列。五角大楼一年到头全球搞军演,到处挑衅制造对抗。至于其他搞局恶行,颠覆别国政权,数不胜数。特朗普现时打关税战,何曾对台湾网开一面?美国多少年来拿了台湾多少保护费?美国要取走台积电,本质上和掠夺乌克兰的稀土矿藏一模一样。所谓协防台独分子,是口惠而实不至。赖清德是叛国分子,民进党是一群傻子。赖清德妄想一旦出事就一走了之,留下一个烂摊子。不少人现在已认识到,当D-day到来,“台独”叛国集团成员一个跑不掉。

笔者认为,统一台湾进程其实已经开始。两岸统一之后,关键是两岸人民的心灵契合。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上,一旦互动交流,因为同根而生,虽或有一段漫长路要走,但行则必至,终抵于成。关键是要把民进党的倒行逆施彻底颠倒过来。台湾地区有深厚的中华传统优良文化底蕴,文化界中人有任何幡然悔悟的,都值得我们充分肯定,需要给他们充分时间“华丽转身”,让他们立场转变过来,明确表态,支持两岸统一。这事情急不来,不争朝夕。像龙应台这样的有水平的文化人,笔者认为应该宽容看待,热切期望,积极支持。只要台湾民众大声说出:“我是中国人”,在这个大前提下,还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