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网日前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闭门会议上表态,对乌克兰问题展现出强硬姿态,甚至提出“愿意打一场百年战争”。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国际社会关注,而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后续反应,更暴露了美俄博弈中的深层矛盾。
德国《焦点》周刊披露,俄罗斯总统普京在3月18日与俄罗斯商界精英的闭门会谈中明确表示,任何和平进程都将漫长且无保证。他并不急于结束冲突,反而暗示乌克兰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两名资深记者通过可靠信源证实,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谈判策略建立在“拖垮对手”的逻辑上,尤其寄希望于美国大选后的政治变数。
普京资料图
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自信源于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了解”。他认为可以通过施压让美国总统特朗普接受俄罗斯的条件,但同时也做好了长期对抗的准备。这种两手策略让俄罗斯在谈判桌上始终占据主动,而美国则陷入被动应对的困境。
面对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强硬立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挫败感显而易见。3月30日,他公开表达对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恼火”,甚至威胁对俄罗斯石油出口征收“二级关税”。然而,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轻描淡写地回应,称这些言论只是“媒体转述”,并非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直接表态。俄方更强调,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话持开放态度,但暂无具体安排。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教授特卡琴科指出,特朗普的外交风格依赖高压手段,但乌克兰问题的解决取决于战场形势,而非口头威胁。这一分析直指美国政策的软肋:尽管挥舞制裁大棒,却无法改变俄罗斯在冲突中的实际优势。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的施压策略在伊朗同样碰壁。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3月31日明确表示,将对任何外部威胁作出“强力回应”。伊朗外交部更谴责特朗普的言论违反《联合国宪章》,凸显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孤立。
与此同时,俄罗斯国防部通报,乌克兰持续袭击俄境内能源设施,导致布良斯克州供电中断。尽管俄美曾达成暂停打击能源设施的协议,但乌方的行动表明,西方承诺的约束力极其有限。俄罗斯借此向国际社会传递信号:美国的“调停”角色早已名存实亡。
普京的“百年战争”言论并非虚张声势。俄罗斯通过能源出口和战时经济调整,成功抵消了西方制裁的冲击。而美国则因内部分歧和选举压力,难以形成连贯的对俄政策。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更像是一时泄愤,缺乏实质性杀伤力。
普京资料图
俄乌冲突已成为一场耐力赛,普京的耐心显然比特朗普更持久。当美国忙于应对国内政治纷争时,俄罗斯正一步步巩固在乌克兰的既得利益。这场博弈中,特朗普的“交易艺术”似乎第一次失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