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妈妈宁愿一边工作一边带娃,也不要老人带孩子?因为老人带娃如果不及时退出,隐性伤害很大,而且很难弥补。
01
西西刚满3岁,妈妈是公司里出了名的销售精英,业绩常年名列前茅。
可这工作忙起来,连轴转是常事,碰上幼儿园和公司放假时间对不上,西西妈实在没辙,只能带着孩子去上班。
刚开始,同事们还觉得新鲜,会逗着西西玩,夸这孩子可爱,可日子一长,矛盾就来了。
经理终于忍不住,板着脸对西西妈说:“公司可不是托儿所!看在你业绩好的份上,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要是总这样,谁都没法安心工作!”
西西妈满脸无奈,解释道:“孩子奶奶回老家了,我实在没办法。总不能把这么小的孩子一个人扔在家里吧!”
但她心里也明白,带娃上班只是权宜之计,迟早得解决它。
丈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就劝西西妈:“要不还是让我妈回来,继续带西西吧?”
西西妈一听,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因为这几年的经历,让她深知隔代带娃的弊端,宁可自己累点,也不能让老人再帮忙带娃了。
02
孩子和妈妈不亲?都是自己拱手相让!
西西从小主要由奶奶照顾,妈妈每天早出晚归,只有晚上才有时间陪陪孩子。
可慢慢地,西西和奶奶越来越亲近,晚上只要妈妈靠近,就又哭又闹,非得奶奶哄才肯入睡。更让西西妈伤心的是,西西会学着奶奶的口气,指责自己:“坏妈妈!天天往外跑,都不管我!”
西西妈妈听女儿这样说,心里很委屈,而且西西还学了一些坏习惯,怎么说都不改,比如睡前不刷牙、喜欢吃食品,所以西西妈才决定让婆婆回老家,自己带女儿。
垃圾
儿童教育专家早就提醒过:3-6岁是建立亲子依恋关系的关键时期,谁陪伴孩子的时间长,孩子就跟谁亲。
要是等孩子长大了,父母才想起要插手教育,往往为时已晚。因为在孩子心里,父母就成了突然冒出来,对自己指手画脚的陌生人,根本不会听管教。
大家不妨看看身边那些留守儿童,不少人到了初中就彻底失控。为什么?
因为父母在孩子小时候没有参与养育,等到孩子青春期,爷爷奶奶管不动了,父母才来教育,孩子心里会想:“这么多年都不管我,凭什么现在来对我指手画脚?”
所以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孩子3岁后,老人就要退出带娃大军了,不然弊端会有很多。
03
老人带娃三大“坑”,等发现就来不及了!
①老人溺爱过度,会埋下隐患
小区有个男孩,被奶奶惯得无法无天,抢别人玩具,奶奶还赔着笑说:“孩子小,不懂事,让让他!”
结果上小学第一天,就打伤了同学,老师劝架,还打了老师,最后学校要求孩子转学。
男孩的父母崩溃大哭:“以前妈从来不说孩子有问题啊!”
老人带娃,往往容易用“顺从”,来换取孩子的亲近。孩子挑食,就追着喂;孩子打人,就袒护说“他还小”。
可等这些坏习惯根深蒂固,父母接手的就不是孩子,而是一颗定时炸弹。
②老人带孩子,孩子容易养成一些坏习惯,还很难纠正
像上文中提到的西西就是如此,她奶奶吃饭口味重,喜欢吃腌菜和油炸食品,西西也跟着养成了这种饮食习惯;奶奶晚上从不刷牙,西西也拒绝刷牙,还冲妈妈喊:“奶奶说你是穷讲究!”
3-6岁是孩子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如果老人秉持“以前都这么养”的观念,孩子就很容易养成各种不良习惯。
语言上,满口方言可能会被同学嘲笑,导致孩子自卑;卫生方面,不刷牙、不洗手,容易引发龋齿、胃炎等疾病;作息上,晚上不睡、早上不起,上小学后可能天天迟到,被老师批评。
而且这些习惯一旦养成,是很难改的。
③老人带大的孩子,眼界受限,容易输在起跑线上
邻居张姐的儿子从小在乡下跟爷爷生活,6岁才回到城里。
第一次去科技馆,孩子看着机器人,结结巴巴地问:“这……这是真人扮的吗?”
全班春游讨论恐龙时,他还插嘴:“我爷爷说恐龙是老祖宗编的……”
老人的生活经历和社交圈子相对狭窄,往往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他们不了解现在的教育理念,不会带孩子参加各种拓展活动。
当别的孩子在讨论太空探索、人工智能时,自己的孩子还在听着过去吃不饱饭的老故事,认知差距就这样在童年时期逐渐拉开了。
04
要么自己带,要么别生?
有人抱怨:“每天 996,怎么带娃?站着说话不腰疼!”
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现在不陪伴孩子,将来孩子叛逆、学坏、啃老,付出的代价更大;嫌托管费用高,可孩子成绩差,补课的花费更多;说工作忙,等孩子抑郁休学了,还能安心工作吗?
我想办法,总比困难多。
夫妻可以分工协作,错峰接送孩子,哪怕每天只陪孩子1小时;还可以找靠谱的托管机构,现在有政府补贴的普惠园,还有企业合作的育儿机构;甚至可以降低物质欲望,少买奢侈品,少旅游,换一份时间相对自由的工作。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到底是选择赚钱,还是陪伴孩子成长,每位家长都该好好掂量。
像西西妈最终就辞去了销售工作,在社区开了一家小店,这样既能照顾生意,又能陪着孩子。有人笑她傻:“好好的销售冠军,怎么去当小贩了?”
她笑而不语,因为只有她自己知道亲自带娃的重要性。
孩子不是随便扔给老人照顾,就能茁壮成长的盆栽。
3岁之后还不亲自接手养育,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和你顶嘴、成绩一塌糊涂、成年后和你不亲近,就别抱怨孩子“没教养”“不争气”“白养了”。
孩子不是试验品,养废了不能重来!你现在偷的懒,将来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要么狠心自己带,要么趁早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