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陈赓,这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立者之一,为我国革命的伟大事业奠定了不朽的基石,不仅在战场上赢得了显赫的战绩,同时也为我国革命的历程增添了无数的欢乐与笑声,他以其独特的幽默感著称于世,被誉为党内的“笑匠”,可以说,陈赓将军的幽默精神亦是增强军队战斗力的一种独特“策略”。
他既幽默风趣,又才华横溢,更是战场上的勇士,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充满动乱与战火的年代,需要取得胜利的同时,也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如此的人物,又有谁不会喜爱呢?
因此,陈赓将军在国民党与共产党,以及所有革命同仁中,享有极高的声望,结交了无数挚友。包括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如胡宗南、钱大钧等人,甚至连蒋介石也是陈赓将军的铁杆支持者,对他既有敬意又有情感的纠葛。曾有一次,陈赓在火车上偶遇敌军钱大钧,还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共饮茶水,畅谈良久。
在共产党内部,毛泽东主席、许世友等人,都是陈赓深交的好友,亦是他的战斗伙伴。
即便是我们那位以批判见长、擅长斗争,在文学领域中“真枪实弹”作战的鲁迅先生,也对这位黄埔军校出身的“黄埔三杰”之一,曾经救过蒋介石性命的陈赓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鲁迅先生曾有意为红军撰写一部小说,但不幸的是,上海的白色恐怖爆发,陈赓再次被捕,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使得鲁迅先生的愿望未能实现。
陈赓将军的广泛受欢迎,却在1959年遭遇了波折,彭德怀总司令向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小报告”,坚决要求撤销陈赓的职务,甚至直言“不撤职不可”,这背后究竟是何原因?只有了解了真相,才能明白彭德怀的苦心。
原来当时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经济、农业、军事、科技等各个领域急需发展,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的建设而努力奋斗。
在毛泽东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短短几年间,新中国已初具规模。然而,彭德怀在朝鲜战争之后,使得国家再次意识到国防的薄弱之处。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军队,提升国防力量。
经过中央的深入探讨和商议,毛泽东主席决定建立一所军工业大学,并在深思熟虑后任命陈赓将军为该大学的创建者。
为了更好地建设这所学院,陈赓前往苏联考察学习。最终,在陈赓将军的精心建设下,一所军事技术学院在我国土地上崛起,那就是“哈军工”。
1959年2月,从美国归来的钱学森参观哈军工后,对其教学规模和师资条件赞不绝口,惊叹道:“这简直是个奇迹!”
正如钱学森所言,陈赓将军创办的哈军工确实是一个奇迹。这是陈赓将军每日长达16小时的工作时间换来的成果,他的极致努力,不仅成就了哈军工,也成就了他自己,但同时也耗尽了他的体力。
因此,彭德怀向毛泽东主席提出“撤职”的要求,彭德怀深知陈赓的身体状况,曾多次与陈赓沟通,希望他能够注意身体健康,但陈赓始终“难以停歇”。
无奈之下,彭德怀才向毛泽东主席提出了陈赓的“小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