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犯罪悬疑题材的剧集,火得一塌糊涂。
几乎每一部大热的顶级国产剧集,都属于此类题材,诸如《狂飙》《漫长的季节》《我是刑警》等。曾经在大银幕上风光无限、叱咤风云的中生代一线男演员,也纷纷投身小荧屏,在剧中或化身为警察,或演绎成罪犯。
前脚郭京飞主演的《黄雀》才播完,后脚王宝强的《棋士》便紧接登场,更遑论后续还有段奕宏的《沙尘暴》。
从常理而言,单一类型的剧集能在国剧市场上开疆拓土,着实少见。
然而,为何众多出色的男演员,纷纷聚集在悬疑犯罪剧之中呢?
对于这个问题,番茄君思索了许久。
直到观赏了《棋士》与《沙尘暴》,才恍然惊觉,答案早已隐匿于剧中。
近日,中年的一众顶级男演员纷纷投身犯罪悬疑剧领域,成为备受关注的现象。而这两天,王宝强的演技更是陆续登上热搜,引发广泛热议。
不得不承认,王宝强在表演方面的实力毋庸置疑。
在《棋士》里,他扮演了围棋教师崔业。这是个窝囊又老实的人物,一个被生活逼至绝境后走向黑化的平凡之人。
暌违小荧屏十二载,王宝强此番归来,再度投身犯罪悬疑剧领域,且于剧中饰演反派角色。
除了爆火的《狂飙》,以反派角色担纲男主且能在央视播出的剧集着实不多。从这一角度而言,这无疑彰显出央视对王宝强新剧品质的高度认可。
剧中,王宝强的表演堪称出色。有那么两个镜头,直看得人浑身泛起战栗之感。
其中一幕,崔业对着镜中的自己啐出一口唾沫。前一刻还一副老实模样的他,刹那间眼神如鹰般锐利,活脱脱化身为冷酷无情的悍匪。
另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戏,是弟弟与哥哥崔伟在警局里的对峙。向来强势的哥哥言辞严正、理直气壮,而一贯老实的弟弟,目光同样坚定锐利,这场对手戏张力十足,扣人心弦。
精湛的表演与上乘的品质相辅相成,合力将《棋士》推向了顶流之位。该剧收视每日走高,几乎已锁定开年最热门的犯罪悬疑剧宝座。
《棋士》的热度尚未消散,段奕宏主演的《沙尘暴》已然登场,恰似一场隔空的精彩对唱。
与王宝强有所区别的是,段奕宏于《沙尘暴》里,饰演刑警陈江河。
从影至今,段奕宏已成功塑造了近十个警察角色。不过,在众多形象之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还当属他在《烈日灼心》里所饰演的伊谷春。
相比之下,陈江河更具刑警的飒爽风采,阅历更为深厚,周身散发的气场也更为强大,一举一动皆透着一种老辣干练的熟稔。
段奕宏全身心地化身为西北汉子,大风拂过下那两颊的高原红,尤为瞩目。这一细节极具感染力,带来极强的真实感与沉浸感,仿佛直接把观众拽进了那片弥漫着悬疑气息的西部荒漠之中。
近两年来,郭京飞接连出演了四部犯罪悬疑剧。颇为巧合的是,在这些作品里他均饰演警察角色。
刚刚收官的《黄雀》中,他塑造了反扒警察郭鹏飞;而即将上线的《势在必行》里,他又将演绎刑警罗维民。
在此之前,郭京飞已在《驻站》与《漂白》中,分别饰演了警察常胜以及彭兆林。
郭京飞塑造警察形象的独到之处,在于对细节的精妙把控。他所诠释的每一个警察角色,皆有诸多细节助力,雕琢出鲜明的角色特质。
仅仅两年就塑造了四个警察形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郭京飞的戏路开始趋于相对固定。
不仅如此,不少曾经在大银幕上风光无限、叱咤风云的中生代顶级男星,如今也纷纷在犯罪悬疑剧中饰演警察角色。
53岁的于和伟,凭借去年的一部《我是刑警》,声名鹊起,红遍大江南北。
46岁的秦昊,在剧集《三大队》里,着实过了一把戏瘾。
年届五十的潘粤明,近来因《白夜追凶2》引发风评争议。
47岁的张译,凭借在《狂飙》中饰演安欣、《他是谁》里诠释卫国平、《三大队》中塑造程兵以及《九部的检察官》里演绎雷旭等角色,近乎成为了“警察专业户”。
此外,还有52岁凭借《警察故事》备受瞩目的王景春,48岁在《棋士》与《漫长的季节》中有精彩表现的陈明昊,51岁因《沉默的真相》给人深刻印象的廖凡,以及54岁于《黑土无言》展现非凡演技的陈建斌……
这些男演员绝非等闲之辈,皆是公认的演技派,几乎个个都具备影帝级别的精湛演技,角色与作品也从不匮乏。然而,他们为何纷纷踏入犯罪悬疑剧这一领域?有三个深层次的缘由,注定了这场无声的演技较量,将由犯罪悬疑剧拉开帷幕。
二、要充分汲取悬疑犯罪题材所带来的红利,关键在于演员转型与创作生态这两大因素,同时还涉及到类型红利等方面。
我们不妨铺开来讲,一项项细细说道。
首先,悬疑犯罪题材具备类型方面的红利。
作为观众,想必大家都有所体会,国剧热门类型的更迭,有着明显的板块轮动特征。眼下悬疑犯罪题材屡屡火爆“破圈”,究其根本,正是类型红利的东风,精准地吹向了这一类型。
悬疑犯罪剧是一种颇为成熟的类型作品,其叙事结构与角色设定相对固定。此类类型化创作不仅具备较高的可复制性,还凝聚起了稳定的受众群体,从而有效降低了市场风险。
对演员而言,融入这样一个较为稳固的创作体系,可收获更为稳定的职业发展与曝光机遇。
在此过程中,悬疑犯罪题材也为创作者提供了在类型框架内大胆创新、寻求突破的空间。从《白夜追凶》里别出心裁的双胞胎身份互换,到《边水往事》独树一帜的架空世界设定,再到《漫长的季节》别具匠心地融入时代变迁的叙事手法,皆是如此。
我们不难察觉,悬疑犯罪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破案情节。它能够与剧情、叙事、年代、历史等诸多类型巧妙融合。
这些创新同样为演员开辟了更为多元的表演天地,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也正是此类剧集易于塑造出经典角色与出彩人物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观众的审美水准有了显著提高。
观众愈发青睐那些更具思想深度、更贴近现实生活的国产剧集作品。
这一偏好,恰好与悬疑犯罪剧相契合。
我们都清楚,多数悬疑犯罪题材的剧集之中,往往有着真实罪案的影子。
就像电视剧《他是谁》中呈现的白银案,以及《我是刑警》里展现的周克华案等。
这些情节紧张刺激,人物形象丰富立体,还蕴含着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精准契合了观众日益硬核的审美诉求。
顶流男演员投身此类题材创作,不仅能吸引更多目光,还可收获源源不断的正向流量。
其次,中年演员在转型之路上面临重重艰难。
人们常言女演员上了年纪后转型之路充满艰难,实际上,男演员面临的状况也大抵如此。
青春年少之际,凭藉出众容颜,能够于各类影视作品里,驾驭任何角色。然而,一旦年过45岁,步入中老年时期,所饰演的角色类型基本就被框定了。
扮演年轻人时遭吐槽扮嫩,演绎霸总又被诟病油腻,对于中生代的大龄男明星而言,其可选择的戏路实则相当狭窄。
悬疑犯罪剧这一类型,恰好能满足这些男演员的表演诉求。
以经验老到的刑警角色为例,其往往需具备错综复杂的心理状态与行为逻辑。他们既要彰显职业所赋予的专业性与冷静自持,又要在面对罪恶时,呈现出情感上的起伏波动以及人性层面的挣扎。
此类角色设定,往往需具备一定的年龄与阅历,方能得到更出色的诠释。而这,恰好为正处于转型艰难时期的大龄男明星们,提供了堪称最优的转型路径。
恰似于和伟在《我是刑警》里所呈现的,从初出茅庐的年轻警员逐步成长为成熟练达的领导这一历程。另有郭京飞、张译、段奕宏等一众实力派演员,于不同剧集中对形形色色的警察角色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塑造。
在犯罪悬疑剧的领域中,中年男演员们似乎寻得了契合自身的舞台。眼袋、皱纹以及略显粗糙的皮肤,这些中年独有的状态,皆化作了塑造角色的有力砝码。
借助这些角色,中年男演员得以突破过往形象的桎梏,呈现出更为多元、深邃且精湛的演技风貌。
这为实力派演员们开辟了一条应对年龄焦虑的理想发展道路,同时也彰显出悬疑犯罪剧对演员表演功力与经验的全面检验。
角色的成熟度与演员的真实年龄契合,使他们得以将自身的生活阅历不着痕迹地融入表演,达成了年龄与角色间的良性互动。
而这样的职业化发展道路,不仅有效延展了他们的职业生涯时长,也为该类题材的持续创作,赋予了更多崭新的机遇。
最后,还有一点同样不容忽视,那便是创作生态与审查之间的博弈。
犯罪悬疑题材作为一种独特的叙事形式,可在避免直接触碰敏感议题的情形下,如同一面镜子般映照出社会现实中的各类问题。
就像《漫长的季节》以案件为切入点,映照出东北大下岗时期的社会沧桑巨变。
《我是刑警》借由刑侦技术的迭代发展,展现了警队破案能力的显著提升。
这种镜像式的表达形式,赋予创作者更为广阔的创作天地,达成了娱乐性与批判性间的平衡。
这种题材自身便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猎奇属性以及较大尺度,在某种程度上,天然对观众有着较强的吸引力。
然而,我们同样不难发现,尽管悬疑犯罪题材会涉及社会的阴暗之处,但邪不压正、法律至上、人情与法理交融、弱者受法律庇护以及对正义与平等的不懈追求,皆是始终如一的主题。
这种内蕴的价值取向,融合了观赏性与教育价值,让悬疑犯罪剧成为正义以柔性方式渗透的绝佳载体。
对于演员来说,参演此类作品,既能顺应市场与观众的诉求,又能贴合主流价值观念,达成艺术呈现与社会责任的统一。
这样温和委婉的表达形式,无疑也为他们营造出更为安全的创作氛围,拓展出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
三、顶级男演员的跨界出圈,正悄然重塑娱乐圈的游戏法则。一众顶级男演员相继投身悬疑罪案剧领域,绝非单纯的市场跟风之举。
在一定意义上,这既是个人职业抉择的呈现,亦是中国影视行业谋求突围的写照。
透过这些高品质的犯罪题材剧集,我们见证了中国电视剧从类型化迈向多元化、从单纯娱乐走向社会思索的蜕变。
顶级男演员的破圈,不仅彰显于其塑造的角色收获广泛认可、产生社会影响力,更凸显于他们为中国影视行业开拓的新思路、创造的新可能。
这些创新之举,均在拓宽悬疑犯罪剧的呈现边界,为影视领域贡献了全新思路。
与此同时,这一趋势也彰显出国剧市场的日趋成熟以及观众审美水平的逐步提升。
当悬浮的霸总剧集不再称霸小荧屏,成为主流景观;当过度的磨皮滤镜与令人咋舌的妆容造型,不再充斥大众的视野。
于变革进程里,一线男演员正重塑娱乐圈的竞争法则。他们不再单纯是流量的代名词,而是化作了驱动行业前行的关键动力。
凭借精湛的演技与对角色的透彻领悟,他们不仅收获了观众的赞誉,更以自身的表演实力和丰富经验,为国产剧创作树立全新标杆,积淀崭新经验。
演员在内卷犯罪悬疑剧领域,这并非我们所期望看到的景象。
然而无可否认的是,几乎所有的精品佳作,皆在激烈的竞争中应运而生。
如今票房突破154亿的《哪吒2》,便是最有力的例证。
番茄君坚信,在看得见的未来,顶级男演员与犯罪悬疑剧的搭档会持续散发魅力。
在持续为观众呈献更多高品质作品的进程中,也在为中国国剧市场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来自电影烂番茄编辑部的淼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