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曾黎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美照,穿古装撑伞漫步竹林气质温婉,并配文称:“时序流转,今又清明。这次我来到了余杭‘纸伞之家’,尝试制作了一把非遗油纸伞。”
当曾黎一袭古装撑伞漫步竹林的九宫格美照刷爆社交平台时,评论区瞬间被"姐姐杀我"的尖叫攻陷。但比颜值更戳中年轻人的,是那条"在余杭纸伞之家做非遗油纸伞"的文案——这哪是普通打卡,分明是给传统文化来了场文艺复兴!看着顶流女星手持油纸伞的破碎感美学,Z世代突然顿悟:原来老祖宗的审美才是yyds。
曾黎工作室放出的花絮视频里,她跟着非遗传承人学削伞骨、糊伞面的样子,简直像极了在网红店DIY的我们。但区别在于,她手里逐渐成型的油纸伞,是实打实能抗七级风的"古代黑科技"。评论区有懂行的网友科普:"别看现在油纸伞成了拍照道具,古代可是能当雨具用的!"这种实用性与美学价值并存的非遗技艺,让年轻人们突然理解了什么叫"工匠精神"。
在余杭纸伞之家,90后主理人小方告诉记者,自从曾黎来过之后,体验课预约直接排到三个月后。"来打卡的小姐姐们第一句话都是'曾黎同款在哪',但最后都会被传统工艺圈粉。"有姑娘穿着汉服来拍vlog,有情侣合作制作"定情信伞",更有个00后UP主连续泡了一周,把制伞过程剪成纪录片,播放量破百万。这届年轻人用行动证明: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可以玩出花的时尚单品。
某红书上#非遗新体验#话题下,油纸伞DIY攻略已经细分到"如何让伞面透光度更出片"的程度。杭州大学生@阿茶茶甚至开发出"油纸伞+电子灯串"的夜拍神器,获赞10w+。这种古今混搭的创意,恰恰印证了非遗传承的当代解法——不必原教旨主义地复刻,而是要找到传统与现代的"最大公约数"。就像曾黎照片里既保留传统竹骨结构,又加入现代渐变色的改良款油纸伞,完美诠释了"守正创新"。
从李子柒的活字印刷到曾黎的油纸伞,明星带货非遗已成新趋势。但比起简单引流,更可贵的是他们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当曾黎弯腰请教老师傅伞骨间距时,那种对匠人的尊重;当她反复试验伞面涂油次数时,那种追求极致的执着——这些不经意流露的细节,才是对非遗最好的致敬。有粉丝留言:"看姐姐做伞的样子,突然想给我奶奶学的苗绣拍个纪录片。"这种情感共鸣,或许就是传统文化最好的"破圈"方式。
站在清明时节的烟雨里,曾黎手中那柄油纸伞撑开的不仅是诗意画面,更是一个文化自信的新场景。当年轻人开始把非遗体验列入周末清单,当百年老字号和潮流品牌玩起联名,我们突然发现:传统文化从来不需要"拯救",它只需要被看见、被参与、被重新诠释。毕竟,真正的传承从来不是机械复制,而是让千年智慧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生——就像那柄改良油纸伞,既挡得了风雨,也装得下星河。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和看法,一起讨论。如果喜欢小编的内容,请点赞并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