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军事舞台上,一艘服役长达50年、即将告别征程的美国航母,却在关键时刻改变航向,驶向中国周边海域,这一举措引发了全球的高度关注。2025年3月21日,美国海军“尼米兹”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率领着由4艘“伯克”级驱逐舰组成的打击群以及9个航空中队,浩浩荡荡地开赴西太平洋地区。



美航母(资料图)

美媒对外宣称,“尼米兹”号此次行动,是为了填补“卡尔·文森”号航母调往中东后所留下的力量空白。原本,美军计划派遣“尼米兹”号前往红海,接替在那里执行任务已久的“杜鲁门”号航母。然而,在最后时刻,美军却突然改变计划,让状态相对较新的“卡尔·文森”号奔赴中东,而将年迈的“尼米兹”号派往中国周边海域,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考量?

一边是胡塞武装频繁使用无人机和导弹,给美军在中东地区的军事行动带来诸多困扰;另一边则是中国拥有令世界瞩目的反舰弹道导弹技术,在西太平洋地区构建起强大的防御体系。在这样的局势下,美军却选择让老旧的“尼米兹”号来西太“碰瓷”,难道是认为中国比胡塞武装更容易对付?

事实上,“尼米兹”号航母自1975年服役至今,已经走过了51个年头,舰体老化严重,核反应堆性能衰退,舰载设备也频繁出现故障。就连美国海军自己都不得不承认,“尼米兹”号的综合状态已大不如前。倘若将其派往中东,直面胡塞武装极具威胁的反舰导弹和自杀式无人机攻击,一旦被击中,不仅这艘造价高昂的航母可能瞬间报废,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颜面也将荡然无存。



美航母(资料图)

于是,美军出于风险规避的考虑,果断做出决策,让“卡尔·文森”号前往中东承担作战压力,而安排“尼米兹”号到西太平洋相对安全的区域来“刷存在感”。美军之所以敢让这艘老旧航母靠近中国周边,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美之间长期存在着“不开第一枪”的默契。胡塞武装作为非国家行为体,在军事行动中可以不受传统国际规则的过多束缚,敢于对美军发起直接攻击;但中美两国作为拥有强大核力量的大国,任何军事摩擦都可能引发难以估量的后果,这种代价是双方都无法承受的。基于此,美军笃定中国不会对一艘执行所谓“常规巡逻”任务的老舰采取过激行动,而中国也秉持着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原则,在处理此类事件时保持着高度克制,避免局势无端升级。

“尼米兹”号此次出征并非孤立无援,其航母打击群阵容看似较为可观,除了航母本身,还包括3艘“伯克”级驱逐舰以及9个航空中队。但深入分析就会发现,驱逐舰主要承担反导防空任务,而航空中队则以电子战飞机为主,整体部署明显侧重于防御而非主动进攻。这种防守型的力量配置,恰恰反映出美军对“尼米兹”号实际战斗力的信心不足。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尼米兹”号的此次部署,实际上也凸显了美国航母力量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其霸权衰落的趋势。美国法律明确规定,现役航母数量不得少于11艘。然而,随着“尼米兹”号将于2026年退役,而接替它的“福特”级二号舰“肯尼迪”号,由于电磁弹射器技术故障以及舰体施工进度严重滞后等问题,至少还需要2年时间才能正式服役。与此同时,像“艾森豪威尔”号(服役48年)、“卡尔·文森”号(服役43年)等一批老舰,也都逐渐接近退役年限。预计到2027年,美军现役航母数量可能会跌破10艘,而中国届时将拥有3艘现役航母,双方在航母数量上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至7艘。



“肯尼迪”号(资料图)

曾经不可一世的美国航母力量,如今陷入这般困境,根源在于美国造船业的全面衰退。长期的去工业化进程,导致大量熟练技术工人流失,使得美国航母的维护周期大幅延长,从原本的18个月拉长至3年之久。反观中国,在航母建造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福建舰”为例,从开工建设到首次海试,仅仅用了4年时间,而且在关键的电磁弹射技术方面实现了一步到位,无论是造船速度还是技术精度,都令美国望尘莫及。

不仅如此,美国寄予厚望的“福特”级航母也问题不断。电磁弹射器实际故障率高达1/400,远远超出设计要求的1/4000;弹药升降机频繁出现卡死故障;舰上各种雷达系统之间还存在严重的信号互相干扰问题。这些技术难题不仅耗费了美国高达13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更使得“福特”级航母迟迟无法形成真正的战斗力,极大地削弱了美军在全球范围内的军事部署能力。

面对美军的种种动作,中国自然也有自己的应对之策。经过多年的发展,解放军的实力早已今非昔比,不再是1996年台海危机时的艰难处境。如今,中国已经构建起了一套完备的“海陆空三位一体”反航母作战体系。东风 - 21D、东风 - 26反舰弹道导弹射程覆盖整个西太平洋地区,具备强大的对海打击能力;高超音速导弹“鹰击 - 21”可从055大驱的垂直发射系统中呼啸而出,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海军的反舰作战效能。相比之下,胡塞武装的反舰手段在技术水平和作战效能上,与中国的反航母体系根本不在一个层次。美军敢于让“尼米兹”号来西太,从侧面反映出他们对解放军高度克制力的判断,但这绝不意味着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方面会有丝毫退缩。

在航母发展方面,中国同样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潜力。中国航母的建造周期相比美国快了60%,而且成本仅为“福特”级航母的1/3。在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下,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长期依赖的“航母霸权”正逐渐走向终结。

在应对美国军事压力的过程中,中国始终展现出大国智慧,从未被美军的航母调动牵着鼻子走。一方面,中国海军的山东舰、辽宁舰常态化在南海海域进行巡航训练,打破了美军在该地区的独家军事垄断,有力地维护了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海洋权益;另一方面,中国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促成了RCEP的签署,同时成功斡旋沙特和伊朗之间的和解,通过经济合作与和平倡议,巧妙地破解了美国的军事围堵策略。正如《解放军报》所强调的那样,亚太地区理应是和平发展的高地,而不应沦为大国军事博弈的棋盘。中国始终致力于与地区国家一道,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而美国若想继续凭借军事霸权在国际事务中肆意妄为,注定将在历史的潮流中碰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