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清明节了,这华南F3(广东、广西、海南)人民又开始“硬核”祭祖拜山了!怎么个“硬核”法呢?那你可真是想象不到。要知道,这个华南F3的祭祖可是被大家调侃为:一年一度的“野外生存训练”。因为要想见到自家太公,后辈们必须先扛着沉甸甸的祭品,翻山越岭、横跨险河、遁地穿洞,才能到达目的地,难度堪比“唐僧师徒上西天取经”。 哪怕无路可走,华南F3人民也能硬生生变出一条路来。
在广东,这清明节不叫“扫墓”,叫“拜山”,不仅要“拜”,还得先“开山”!你能想象吗,当其他人优雅地捧着菊花祭祖时,广东人正手持大刀、肩扛烧猪,在荆棘密布的山林里开路。有网友辣评:“广东人祭祖,本质上是一场家族版《男生女生向前冲》。”
更离谱的是,就算河水淹到脖子?蹚水也要过!悬崖没路走?那就搭根竹子当桥荡过去!甚至有的祖坟,可能是年代太过久远的原因,已经沉入了水底,但是华南子孙不会轻易为难祖宗搬家,他们会穿潜水服到江底烧香,这硬核程度让不明真相的网友直呼:“太公是龙王吗?”偶尔还会遇到需要钻山的情况,知道的这是在祭祖,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盗墓贼呢。
而广西人的清明节,可以说堪称一场文化苦旅。在广西追寻先人足迹,除了要有极佳的耐力,还得有足够好的记忆力。家族里如果没有方向感极强的领路人,清明扫墓可能就会变成荒野寻踪。有网友发视频表示,拜山途中大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记得是这棵树啊?太公你在哪!”还有网友对太公太婆的地理位置特征进行了详细记录,详细到周围长了什么树,有什么石头,该往左还是往右都清清楚楚。甚至还有人尝试用画画的方式,描摹太公的地理位置。更搞笑的是,有人好不容易走到(自以为的)太公跟前,却发现了一张塑了封纸条:您已扫错我家祖坟三年了,请您与我联系,谢谢。
就在这样的上天入地、蹚水过河中,华南F3一年又一年地践行着自己和太公的约定。可以说,祭祖不易,且拜且珍惜。虽说每年各种祭祖乌龙,能让人笑出腹肌,但是还是要提醒大家,祭祖还是要注意分寸,不要给自己和旁人带来困扰或危险才好。毕竟比起“大过天”的形式,一颗虔诚的真心才最珍贵。评论区聊聊,你的家乡还有哪些祭祖习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