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的想象中,朝鲜是一个神秘而均贫的国度,街道上人人骑自行车,餐桌上只有泡菜和冷面。然而,这个国家却隐藏着一个令人意外的群体——他们的生活水平堪比中国普通家庭,却在朝鲜被视为“奢侈”的富人阶层


在朝鲜,拥有一辆私家车几乎是“特权阶层”的代名词。根据统计,朝鲜全国私家车保有量不足3万辆,而平壤街头的奔驰、宝马甚至法拉利,几乎全属于权贵和富商
。一位导游曾描述:“普通工人月薪约30元人民币,攒一辈子钱也买不起一辆二手摩托车。” 若有人骑摩托车上下班,邻居们会立刻认定他是“有钱人”

相比之下,中国家庭的汽车普及率已超40%,而在朝鲜,一辆二手日本轿车售价高达5万美元(约合35万人民币),相当于普通工人150年的工资
。这些车大多通过特殊渠道进口,甚至需要政府特批购车资格


朝鲜富人的餐桌,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战场”。平壤的涉外餐厅里,一盘进口海鲜售价200元人民币,相当于普通家庭半年的伙食费。一位中国游客曾目睹朝鲜富人在餐厅庆祝生日,桌上摆满德国啤酒和定制甜点,孩子随手点的冰淇淋价格抵得上服务员三个月工资

更隐秘的是,进口商品成为身份标签。日本家电、中国智能手机、瑞士手表……这些在朝鲜国营商店“消失”的奢侈品,通过黑市流入富人手中。一台中国产液晶电视在黑市售价5000元,而普通家庭全年收入仅5000元

朝鲜富人的娱乐方式,与中国人日常出奇相似,却又充满魔幻色彩:

桑拿中心:大同江畔的高档桑拿馆,全套服务收费30美元(约合210元人民币),相当于普通工人半年收入。周末时,富人举家包场,蒸桑拿、做SPA,而普通人连冰棍都舍不得买

海边度假:麻田海水浴场的私人休息区,入场费高达数百元,富人租下整片沙滩开派对,而导游月薪仅一两百元,只能在远处观望

电玩城与保龄球馆:平壤的电玩城和保龄球馆是富人社交据点,一局保龄球的价格抵得上普通人一个月口粮,却成了生意谈判的“标配”


朝鲜的住房虽由国家分配,但富人却能享受特殊待遇。平壤的黎明大街、未来科学家街等富人区,建有配备电梯和绿化带的高层公寓,优先分配给科学家、企业家和官员
。一位名叫小金的“平壤白富美”住在这样的社区,家中配有液晶电视、进口冰箱,月收入超500元(朝鲜平均工资的10倍),还能经常出入咖啡馆和健身房8。

而普通家庭住在老旧公寓,停电是家常便饭,电梯常年停运,老人被迫爬楼梯。据统计,朝鲜住房仅能满足70%-80%家庭需求,农村地区甚至没有稳定供水


财富积累的隐秘渠道:贸易、特权与黑市

朝鲜富人的财富来源充满灰色地带:

对外贸易:少数获得政府许可的企业家,通过矿产出口、服装代工赚取外汇,年收入可达百万元

政商关系:与高层有联系的“新贵”,承包基建项目或垄断稀缺资源,如平壤的豪车租赁公司按美元计价,仅服务权贵

地下经济:黑客盗取加密货币、海外劳工汇款、走私奢侈品……2021年朝鲜被曝通过黑客窃取3.16亿美元,黑市美元汇率是官方价的100倍

贫富差距的撕裂:一碗面条背后的两个朝鲜

朝鲜的贫富差距不仅是数字游戏,更是生存与享乐的天堑:

普通工人:月薪30元,靠粮票兑换每日700克玉米,一碗面条是节日才能享受的“大餐”

富人阶层:资产超百万,孩子玩电子游戏、喝进口奶粉,周末去西餐厅吃牛排,甚至乘私人飞机“兜风”

据统计,占人口不足1%的富人掌控全国60%财富,而底层50%人口日均生活费不足1美元


当“奢侈”成为日常,我们该反思什么?

朝鲜富人的生活,在中国人眼中或许平淡无奇,却折射出一个封闭社会的残酷现实:当普通人还在为温饱挣扎时,特权阶层已悄然接轨“国际中产”

这种差距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富人享受了多少,而在于穷人被剥夺了选择的权利。正如一位学者所言:“真正的贫富差距,不是开宝马还是骑自行车,而是有人饿着肚子看别人吃牛排。” 朝鲜的故事,或许能让我们更珍惜脚下这片充满机会的土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