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日报客户端援引港媒《星岛头条》近日报道,接近长和高层消息人士透露,长和下星期不会签订任何关于出售巴拿马港口的协议。此前消息称,长和原定4月2日前签订最终协议。长和早前与贝莱德牵头的“BlackRock-TiL”财团达成原则性协议,出售中港以外包括巴拿马等43个港口业务,计划套现达190亿美元,连日来引起争议。一位接近长和的消息人士也对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表示:“下周不会正式签署有关两个巴拿马港口的协议”。

近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塔米·布鲁斯表示,对中国不满长和出售巴拿马港口并不感到意外。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二司负责人就“长和拟售巴拿马港口”一事表示,注意到此交易,将依法进行审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我们注意到中国所发表的意见。中方对这次收购不满也不足为奇,因为这将削弱他们对巴拿马运河地区的控制。“我们也乐见美国投资者拿到巴拿马港口公司的控股权,该公司拥有并运营着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巴尔港”。



巴拿马运河(资料图)

美方回应的背后,实则是地缘政治博弈的延续。特朗普政府曾多次宣称要“收回巴拿马运河控制权”,而贝莱德财团董事会成员中包含多名前五角大楼高官,交易的政治意图难以掩饰,美国前助理国务卿康达更直言,若中国强硬干预,可能引发美方反制,甚至动摇国际资本对香港的信心。显然,美方表态的深意就是“不允许中方阻止”这次交易。面对争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近日明确表态,将依法对交易进行反垄断审查,强调“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仔细拆解这场风波,不难发现国家态度自始至终很明确。此前,尽管港府和北京已多次释放警告信号,长和依然我行我素,甚至计划在4月2日与贝莱德完成签字交割。当时很多人不禁想问:李嘉诚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已经不是普通的商业交易了,甚至是关乎国家战略安全的大事!官方的强力介入终于让长和清醒,港媒很快援引长和高层消息称,原定4月2日的交割协议将不会签署,交易计划"暂缓"。值得玩味的是,长和用的是"暂缓"而非"终止"。



巴拿马运河(资料图)

然而舆论哗然了,大公报连续发表十几篇批评李嘉诚的社论,民间舆论几乎也一边倒的批评李嘉诚。李嘉诚旗下的43个港口大多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节点,可以说,如果这波交易达成,那么我国的海外战略利益将受到重大威胁。巴拿马运河两侧港口就非常重要,美国是第一大用户,中国是第二大用户,每年中国商船在巴拿马运河仅过船费就高达100亿美元以上,巴拿马运河也是承接中国和拉美重要的经贸和一带一路节点。

近日,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就“长和拟售巴拿马港口”一事,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问,获该局回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显示,反垄断执法二司,负责依法对经营者集中行为进行反垄断审查。负责查处违法实施的经营者集中案件,查处未达申报标准但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经营者集中案件。开展数字经济领域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监督执行经营者集中附加限制性条件。指导企业在国外的反垄断应诉和合规工作。



巴拿马运河(资料图)

在核心利益前,没有企业能凌驾于国家之上。若交易终止,长和或需支付违约金,但其在香港和内地的长远发展可能获得政策回旋余地;若强行推进,则可能面临更严厉的法律制裁与社会声誉的崩塌。这场博弈的结局尚未明朗,但已深刻揭示全球化时代的商业逻辑之变。当企业巨头触碰地缘政治红线时,“市场行为”不再是免死金牌。对李嘉诚而言,这是一次关乎商业声誉与历史评价的抉择;对中国而言,则是一次捍卫国家利益与规则话语权的考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