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泰山镌刻千年文脉,青春步履激扬时代强音。4月3日,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第一中学80名师生踏上“中华泰山青春礼”登山实践之旅,以攀登为媒、以文化为魂,在6380级石阶的丈量中感悟中华文明的精神高度,于中天门的云海之巅见证青春成长的铿锵誓言。
清晨,师生们精神抖擞地从红门出发,沿古老石阶一路向上。途中,老师们结合泰山石刻、历史典故,为同学们讲解泰山承载的文化底蕴,从帝王封禅到文人题咏,学生们在攀登中深刻体会到这座“天下第一山”的人文魅力。
登山途中,学科教学与实地探访深度融合。语文教师以经石峪《金刚经》摩崖为课堂,解读“大字鼻祖”中蕴含的佛道交融;地理教师结合云步桥地质构造,讲述25亿年泰山的地质演变;思政教师则在中溪山的古松前,剖析“泰山石敢当”文化中彰显的民族精神品格。行至壶天阁,学生们齐声诵读杜甫《望岳》,声震幽谷——“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诗句与山间松涛共鸣,构成跨越千年的青春对话。尽管山路陡峭,但大家互相鼓励,最终全员成功抵达中天门。
在中天门广场的总结仪式上,师生们展开10米长的“青春礼赞”画卷,集体书写登山感悟。画卷中既有“会当凌绝顶”的豪迈诗句,也有“文明传承者”的庄重承诺。
副校长武祝刚总结道:“这次登山礼是一次文化寻根,更是一场精神成人礼。希望你们永远记得今天——在民族精神的高地上,你们曾用青春丈量过文明的高度!”活动尾声,全体师生面朝玉皇顶庄严宣誓:“以泰山为证,勇担文化使命;以青春之名,谱写时代新篇!
此次登山活动是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第一中学“行走的思政课”系列实践的重要环节。未来,学校将继续挖掘泰山世界双遗产教育资源,通过“中华泰山青春礼”“挑山工精神”等活动,构建“山水育人”的特色教育体系,让传统文化在青春血脉中生生不息。
声明
本文来 源于泰安市岱岳区。以 上图 文,贵在分享,版权 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编辑:Sunshine
责任编辑:林美妮
山东教育发布 |
| | | |
投稿/新闻线索/爆料视频
一经采用将获得线索奖励
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