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文前,请点击“关注”按钮,后续有更多好文奉上!
1988年,京剧《智取威虎山》在美国演出。演出大获成功,整个剧团受到热烈欢迎。
谁也没想到,原本应按时回国的30多名剧组人员,竟然坚决不肯回国,全都固执地留在了美国。在30多人中,就有小常宝扮演者齐淑芳。
图|齐淑芳
齐淑芳曾经说过一段话:“不要心存侥幸。演员任何时候都不要心存侥幸,如果抱着这个念头去搞创作,都不可能获得成功。艺术的成功没有什么神秘的诀窍,只需要踏踏实实地实践一句很普通的话:‘付出艰苦的劳动’。”
当年,41岁的齐淑芳扮演过《智取威虎山》中十几岁的小常宝。小常宝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人以为,小常宝的扮演者齐淑芳也是个十几岁的少女。
其实,齐淑芳身上不仅有小常宝的稚嫩,也有为了艺术探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虎劲儿”。
1957年,13岁的齐淑芳千里迢迢从西安跑到上海,来考戏校,结果却是不合格。
当时,齐淑芳的母亲要带她回西安继续念书,齐淑芳说什么也不干。
“凭什么说我不合格,你还没教我呢?怎么知道我不行!”
于是,齐淑芳横下一条心,威胁母亲道:“你要把我送回西安,我就中途逃跑!”
图|齐淑芳
齐淑芳的大哥喜欢京剧,她的大嫂更是梨园中人。齐淑芳的大嫂毕业于上海戏曲学校,在校内辈分很高,又颇具天赋,且勤学苦练,被人们称作“武旦皇后”。
齐淑芳留在上海后,就由嫂子在家,给她下私功。
齐淑芳学戏,可谓相当痴狂。
每天早上五点钟,她就起床练功了。一直练到九点,再吊三个小时嗓子、下午则耗腿、背戏文。晚上,再由嫂子给她说戏。
全天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齐淑芳都在练功。
练了近一年时间,齐淑芳去客串了三场戏:《女起解》《杨排风》和《金山寺》。
齐淑芳的嫂子特意叫来上海市戏曲学校的老师来看,她们看过后,都被齐淑芳的表演说服了。
图|齐淑芳
虽然齐淑芳的武功过硬,文的也不含糊,但演出经验太少,她在台上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金山寺》有个片段,齐淑芳唱完了,才发现有个地方有个锣鼓点子。于是,她灵机一动,使了一个身段。
身段做完了,下面该唱什么,齐淑芳一时忘记了。
好在她没有慌,继续用身段填补空白。
台下的内行人都看明白了,她是忘词了。不过,一般观众看不出来。于是,齐淑芳又冷静地把唱词响起来了。
图|齐淑芳
最终,齐淑芳被录取了。
她之所以能被录取,靠的是天分、成绩,还有她身上那股“虎气”。
1960年,齐淑芳毕业公演《三战张月娥》,这部剧又叫《红桃山》,讲的是梁山好汉林冲、关胜和呼延灼路过红桃山,被寨主张月娥阻拦,一场恶战后,梁山好汉收服张月娥的事。
这是一出刀马旦戏。
齐淑芳靠着开打、劈叉,从三张桌子上翻下来,一举轰动梨园界。
梅兰芳大师夸齐淑芳是后起之秀。中国戏曲学校毕业的一位男同学,给齐淑芳编了一段快板,“小老虎,真叫棒,胜似我们男儿汉。”
从此之后,齐淑芳就有了一个绰号,叫做“小老虎”。
图|齐淑芳
后来,齐淑芳还进了中南海,给毛主席、周总理表演《三战张月娥》。
看完表演,毛主席还风趣地对齐淑芳说:“他们三个打你一个,你还要给他们赔礼,不合理。让他们上山来请你。”
毕业之后,齐淑芳学戏的机会更多了。
她曾跟童芷苓老师学过荀派,还去北京找杜近芳老师学梅派,还找张君秋老师学张派。
后来,齐淑芳参演了《智取威虎山》,在里面饰演小常宝一角。虽然这个角色只是个配角,但齐淑芳依旧毫不犹豫地答应参演。
凭借这部剧大火,齐淑芳的名声大噪。之后,她受邀到各地参演。除了国内,还有欧洲各国。因为这部剧,她还收获了爱情,齐淑芳嫁给了《智取威虎山》剧组乐队总指挥龚国泰。
图|《智取威虎山》
1988年,《智取威虎山》剧组受邀到美国演出。龚国泰发扬风格,把演出机会让给了其他人。
他实在没想到,因为自己的善举,居然断送了自己的幸福婚姻。
《智取威虎山》剧组在美国表演大获成功。可谁也没想到,演出结束后,剧组30多名演员,居然不打算回国,固执地留在了异国他乡。
齐淑芳因为这个决定,也等于放弃了在国内的一切,地位、待遇、婚姻和丈夫。
后来,齐淑芳在美国组建了一个以她名字命名的京剧团。创业初期,齐淑芳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缺经费,观众对京剧缺乏了解等。
为了宣传京剧,齐淑芳带着京剧团所有成员,在全美上百所大学、中小学演出。后来,齐淑芳在美国站稳脚跟,她还嫁给了美国一位编导。
图|齐淑芳
2001年,齐淑芳还获得了美国传统艺术最高成就奖。要知道,齐淑芳是中国唯一的得主。即便拥有了无数光环,但是当年她和剧团成员们的留美决定,依然被人们一直诟病。
齐淑芳有一次接受采访,美国记者问她,“为什么要趁在美演出期间,留在美国?”
听了这个问题,齐淑芳沉思了一会儿,接着回答道:“我希望将中国的传统艺术发扬光大,带领京剧走向世界。”
虽然齐淑芳的回答无可厚非,但人们听完后依然觉得有些唏嘘。难道发扬国粹需要抛弃婚姻和丈夫吗?难道这也是一种为艺术献身的做法吗?
对于她的这个说法,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