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东部战区发布的“海峡雷霆2025A”演训画面中,空军轰-6K 战略轰炸机挂载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的镜头引发全球震动。这款被西方称为“改变游戏规则”的尖端武器首次公开亮剑台海,标志着解放军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体系完成关键拼图。在这场联合演训中,空天打击集群与海基、陆基力量形成立体火力网,对“台独”分裂势力和外部干预势力构成前所未有的战略威慑。



参演的轰-6K轰炸机经过深度现代化改装,其雷达反射截面积(RCS)较早期型号降低约40%,配合新型电子战吊舱,战场生存能力显著提升。挂载的鹰击-21反舰导弹采用“钱学森弹道”设计,在大气层边缘实施多次跳跃滑翔,末端速度可达10马赫以上。这种“打水漂”式机动轨迹留给传统防空系统的预警时间只有30秒以内,有美国智库评估认为,现有宙斯盾系统对该导弹的拦截概率不足8%。



军事专家指出,轰-6K与鹰击-21的组合,构建了“防区外精确打击加饱和攻击”的新型作战模式。单架轰-6K可携带2枚鹰击-21或4枚空射巡航导弹,这种导弹打击距离是1000-1500公里,配合空中加油后,作战半径能够覆盖关岛至巴士海峡全域。此次军演中,多架轰-6K从不同方向突破台军防空识别区,在预警机引导下实施协同攻击,展示了“发现即摧毁”的体系化作战能力。



此次演训解放军构建了“空天一体、多维联动”的反介入体系。太空层面,高分系列卫星实时监控台海周边海空战场态势,可在距离台岛2000千米以外对美国航母编队实施连续跟踪监视,随时掌握这些兵力的位置和动向;空中层面,预警机、电子干扰机、加油机组成支援编队,歼-20 隐身战机前出在台岛周边建立制空权,台湾所谓的空军飞机要么躲进洞里,要么升空就被击落。



水面层面,055型驱逐舰搭载的鹰击-21舰载版与轰-6K形成高低搭配,对海上目标进行精准打击;水下层面,攻击核潜艇在关键海域布控。这种 “侦、控、打、评” 一体化作战体系,使台军“预警-拦截-反击” 链条面临全面瘫痪风险。



解放军选择此时展示新型战略武器,具有特殊战略意义。鹰击-21的公开亮剑,既是对“台独”势力的严正警告,也是对外部干预势力的强力震慑。美国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评估认为,该导弹将迫使美军航母战斗群后撤至第二岛链以外,其舰载机对台海的支援能力将下降 60%以上。



东部战区展示的不仅是单一武器的性能突破,更是全要素联合作战能力的集中体现。从卫星侦察到无人机前出,从电子干扰到精确打击,各作战单元通过数据链实现无缝衔接。这种体系化作战能力,使解放军在台海方向形成了“首战即终战”的战略威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