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Z世代,也就是大约相当于我们所说的“零零后”的这一代人,比他们的前辈更加保守。事实上,这一代年轻人可能是几十年来最保守的一代。


(Z世代 图片源自维基百科)

这一点从他们在选举中的投票选择就可以看出,比如他们中不少人支持特朗普,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完全接受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理念。实际上,这种倾向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过去十多年社会政策的反弹。

过去十多年,美国社会经历了由民主党主导的“觉醒文化”浪潮。年轻人从小就被灌输了许多进步主义理念,比如多元、公平和包容(DEI)、性别平权、环保主义等。

然而,许多当初看似美好的政策在现实中却走向了极端,甚至引发了很多的社会问题。比如说,DEI政策原本是为了促进不同族群的公平机会,但在执行过程中却演变成了“逆向歧视”,使得某些群体在求学和就业中反而受到不公正待遇。

MeToo运动原本是为了保护女性免受性骚扰,但后来却激化了男女对立,使得很多男性感到恐惧,不敢与女性正常交流。


(纽约街头上出现的#MeToo抗议标语)

此外,美国在疫情期间的管控政策,也让许多年轻人对政府的能力产生怀疑。学校长期关闭,导致他们的学习和社交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而政府却未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同时,边境失控导致大量非法移民涌入,犯罪率上升,社会治安恶化,这些现实问题让年轻人对民主党政府的治理能力产生了深深的不信任。

除了社会政策的失败,左翼的一些激进意识形态也让年轻人感到压抑。

比如,批判性种族理论将社会问题归结于种族矛盾,制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气候末日论”让人们对未来充满焦虑,却又缺乏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各种“受害者叙事”让个人身份变得比能力和努力更重要,削弱了社会的公平竞争环境。许多年轻人发现,他们被要求必须接受这些观点,否则就会被贴上“错误”的标签,这让他们感到不满。

在这样的背景下,年轻一代转向保守价值观也就不奇怪了。相较于左翼的激进政治议程和乌托邦式的承诺,保守主义反而提供了一种更务实的选择。可以说,他们的“保守化”并不是盲目跟随,而是一种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更稳定社会环境的渴望。


(新一代选民们在投票)

美国年轻一代的思想变化对未来的美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将成为未来的社会主导力量。当经历冷战的老一辈逐渐退出历史舞台,Z世代年轻人将决定美国的未来走向,也会影响中美关系的发展。

那么,中国能否和他们找到交集呢?

答案是可以的。尽管中国与美国在很多问题上存在分歧,但从文化和理念上来看,许多Z世代的美国年轻人与中国社会的某些价值观有很多相通之处。他们比上一代更倾向于传统价值观,反对激进的社会变革。

同时,他们对全球秩序的看法也在变化,开始相信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反对美国的国际干预和霸权,更加关注本国事务。这些相似点,或许能成为未来中美沟通的一种基础,也为两国关系的未来提供了一些积极的可能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