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周五好。
欢迎来到四月的第一篇「潇洒专栏」。
在趁早星球,4月总是一个多少有些特别的月份。
比如,潇洒姐,她就曾如此概括自己的四月:
“不知在多少个四月,我重整旗鼓,我沐浴更衣,我下决心,我谈恋爱,我翻脸分手,我赌上明天,我出走,我创业。那即将开始新鲜刺激生活的想象,让我激动战栗。”
但少有人知的是,这段话自创作至今已然十年整。
十年间,这段话总被引用,尤其在草长莺飞的四月。我们如此喜爱这句话,我想,这不止是因为这句话在写作上的精巧,更多的是因为这句话是如此的有「画面感」。
我们仿佛能够瞬间看到,一个对于生活充满了新鲜期待的女性在潮水中勇敢地向前骋着,也将生活抛给她的一切、或喜或悲照单全收。
也正因为有着对未来的期待,当下的不易都变得更可接受了,关于如何度过「生存时间」也有了更为坚定和睿智的心态。
实际上,当我们意识到每一件事都是发生在「特定阶段」的一段「故事情节」,那么人生这场「剧本」就总要往前走;
你就也一定会明白,或高光或低谷的「桥段」终会结束,那就没有什么沟坎是过不去的。
剩下唯一要做的,唯有怀抱希望,识别当下。
识别当下的情景与处境,知道自己需要用怎样的方法论和工具辅助执行现阶段任务,方能加速逾越和改变。
在能够帮助人们「识别当下」的种种理论流派中,潇洒姐的「五种时间」以其清晰的理论架构和高度的实用性,成为了无数趁早星人的枕边书。
这本书尤其适合正处在人生迷茫期、低谷期时进行反复重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加深思考;也十分适合在月初和年末、在你需要做阶段性计划和总结时作为战略指导。
在这个四月的开始,让我们从《五种时间》开始理清人生的基础概念和边界,更好地为这个春天筹谋策划。
正如潇洒姐所说:“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即便生存和发展、现实和梦想的苦乐将永远交织,我们仍应共同抱有历险的勇气和乐观的心情,大胆地向宇宙说出「我想要的一切」。
当然最好,再加上许多智慧。
本周潇洒专栏,就为你带来一篇潇洒姐写于十年前的四月的《四月历险记》;以及首发于潇洒姐《五种时间》第一章的《想要一切》。
一起来看。
《四月历险记》
王潇
每年四月,我都会重新找出一首老歌来听,并反复研磨其中的关键一句“有一首歌告诉我,四月的下午不要错过,让我们开始一段,新鲜而刺激的生活。”
就是这句,旋律配合那个年代民谣歌手的独特嗓音,在整个少年时期都带给我想象和通感,和小鸟小虫子一样因为复苏而激动。
每年四月,那旋律歌词就像是青春冒险电影的配乐,响起于主人公甩甩头大步出发的一幕。当我塞上耳机,路上或者教室的拥挤嘈杂瞬间褪去,当周围人还浑然不觉,我已变身成那主人公,发丝飞扬,做好一切准备陡然扑进温暖春风里。四月像一个自我蛊惑的按钮,让人毫不犹豫的按下去,就可以不浪费每一度春天。不知在多少个四月,我重整旗鼓,我沐浴更衣,我下决心,我谈恋爱,我翻脸分手,我赌上明天,我出走,我创业。仅仅是那即将开始新鲜刺激生活的想象,就能让我激动战栗。
嗯,少年情怀,即是永远渴望历险记。
少年情怀,还包括无论跌宕,总要踏上征程——而四月是如此接近一个象征性的开端。在农历新年过后,终于再一次背对着家族渐远的鞭炮和油腻的餐桌,像复苏后亟待独自捕食生存的小动物,向天空亮出弱点和牙齿,抖一抖皮毛,必须一个人出发面对广袤的世界——做没做过的事,去没去过的地方,爱没爱过的人,解别人和世界的谜题,解自己的谜题。
永远渴望新鲜而刺激的生活,生活对于我们,才能永远新鲜而刺激。
后来,成年以后,每年四月,莺飞草长,又被万丈红尘裹挟一年之后,又洞达持重一岁,我依然用这歌检验少年情怀。找到歌曲,甭管周围是非,多少未读邮件和紧急待办,我塞上耳机,等旧日旋律响起——“有一首歌告诉我,四月的下午不要错过,让我们开始一段,新鲜而刺激的生活。”
我闭着眼睛,感知气温和微弱的草木发芽气息,等待不为人知的战栗随旋律出现。然后隐隐发笑和欣慰——我的四月又是新的,只要我心底还在渴望历险记,我就可以甩甩头推开门,头也不回地走入温暖春风里。
《想要一切》
王潇
在“五种时间”后来的26次线下课程里,每次都有100~200名同学参与完成追悼会策划表的答卷。在烛光与黑暗中,我和团队成员总是听到大家填写时的轻轻抽泣,也正是在这些答卷中,我们终于见到了和趁早效率手册许愿池中区别显著的答案。愿望清单中出现了显著的比例转移——大概率快乐的目标不是缩小了,而是演化了,被每个答卷人在一生的目标和生平中用其他词替代。
在一生的维度中,大概率快乐的事发生了这样的演化。
考试成功,被描述成“精通一个专业,并成为这个领域中的高手”。
升职加薪,被描述成“做着有价值的工作,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和尊敬”。
结婚生子,被描述成“付出很多爱,也得到很多爱,体验爱的温暖与珍贵”。
有意思的是,“买房买车”等具体愿望在答卷中几乎完全消失了。当大家从一生的维度来看时,车似乎已不在临终回忆里,而买房的意向变成了体会爱与温暖的介质,具象的愿望褪去了。
我们还观察到,关于钱的目标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有关自由的描述放在了一起,“有足够的钱让自己自由地生活,做喜欢的事情,和爱的人在喜欢的地方生活”。
和年度效率手册中的愿望清单区别最大的是,几乎在每个人的追悼会策划表的生平描述中,我们都看到了我所说的第二部分愿望——自由自在。
旅行、健康、爱好、亲友相聚、私人的好时光,那些在年度愿望里仅仅被描述为“希望能有更多时间去做某事”的占比1%的事,在追悼会策划表里大量出现了。也就是说,当我们意识到仅有一生,时间有限时,每个人都懂得抓住自己认为最珍贵的事情。
虽然每个人对珍贵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我们在答卷中看到了人们这一生内心深处想要的究竟都有什么。其实很多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都原本是获得这些珍贵事物的桥梁,桥梁当然不是珍贵事物本身,但我们既要珍贵事物,也要桥梁,我们根本就是想要一切。
用有限的时间去换一切,当然很难,但是我们有办法做到。那就需要从现在开始,把时间看成你的资源,分配到各个目标B里去。你还需要对写下的所有目标B做排列和归纳,看从哪里开始做起,因为整个“五种时间”之旅,就是从对目标B的分类开始的。研究按照需求应该从哪里开始展开行动,这些持续的行动会形成你的结构、你的质地。
正如这本书的名字,接下来,从第二章起,我们日常所从事的事务都可以被分成五种时间,它们分别是生存时间、赚钱时间、好看时间、好玩时间、心流时间。它们有各自清晰的分类和定义,也有着规律性的进阶关系。这本书将为你全面分析和讲述它们的操作方式,引导你建立起你的结构,当你完全了解和应用之后,你就掌握了时间管理的全部真谛。
“五种时间”首先是一种全新的时间分类法。它把生命中所有需要和可能从事的事务分成了五种,可以快速有效地帮助你辨认眼下所做的事情究竟属于哪种时间,以及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结果。辨认当下,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五种时间”还能够清楚地告诉你,表面上相同的行为对应到每个不同的人身上,完全可能分属在不同的时间之中,它可以给你崭新的角度去思考时间的分配和选择。
最重要的是,“五种时间”可以用花园模型展示出每一种人生都是按不同需求排列组合后的结果,你选择何种花园模型,你就会获得何种人生。同样,你想获得什么样的人生,你就需要搭建什么样的花园模型。
“五种时间”会帮助你获得信念与方法去选择未来。
在这里,你需要相信一些基本的因果关系,比如想要秋天的果实,必须在春天播下种子。所有繁茂的花园,都曾经萧瑟平静,还没发生的,都可以即将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