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风暴下的美国困境:医疗告急与军火巨头的危机……

自美国确诊病例突破6.9万例,单日新增病例突破1万大关。

以这样的增速计算,美国将在3天内超越意大利成为全球疫情"震中"。纽约州成为重灾区,确诊病例占比接近全国半数,加州、华盛顿州等地的医疗系统也亮起红灯。



这场公共卫生危机暴露了美国三大结构性矛盾:他们已经陷入了医疗资源危机,全美医院呼吸机缺口达50万台,N95口罩储备仅能满足1%需求。其次是应急响应机制失灵,美军仅调拨500万个库存口罩,占总储备量的16%,其余需保障百万现役部队;

最后,基建改造速度滞后。陆军工程兵虽在72小时内建成5所野战医院,但要将万间酒店客房改造成负压ICU病房,至少需要3周时间。届时累计确诊恐突破20万例,病床缺口仍将扩大至80%。

面对这样的困境,五角大楼曾还启动了"保卫"特别行动,但实际部署暴露诸多问题。

海军医疗船"仁慈号"虽抵达洛杉矶,但仅能收治非新冠患者;陆军医护旅仍滞留军营,空军战略运输机未投入物资转运;方舱医院建设面临技术瓶颈,需对通风系统、上下水管道进行防病毒改造,工程进度落后疫情扩散速度20倍。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军医疗体系存在"三重断裂":现役军医仅9500人,无法应对民间大规模疫情;战略储备医疗物资中,60%已超过保质期;军事承包商生产链断裂,防护服产能下降75%。

就连波音公司也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据了解,作为美国军工复合体的支柱企业,波音公司正经历"雪崩式衰退"。即:市值从2019年的2380亿美元暴跌至600亿美元,不及阿里巴巴市值的七分之一;军用业务遭受重创F-15EX战斗机生产线停工,KC-46加油机交付延迟,太空发射系统研发暂停;民用航空订单取消量达400架,直接损失超300亿美元。

这种衰退正在动摇美国军工体系的根基:技术断代风险。第六代战机研发团队解散,高超音速武器项目停滞;产业链瓦解。7000家二级供应商面临破产,涉及20万就业岗位;国防预算失衡。哪怕他们拿出了2.2万亿美元救市计划,可能挤占2021财年军费15%份额。



可以说,疫情正在改写全球战略格局。

其中,美国还面临四大战略困局。

第一,军事投射能力削弱。太平洋舰队40艘军舰出现确诊病例,航母战斗群出勤率降至冷战以来最低;

第二,科技优势流失。半导体、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出现"去美国化"趋势;

第三,盟友体系松动。欧盟国家医疗物资采购转向中韩,北约联合军演全面取消;

第四,美元霸权受冲击。美联储无限量化宽松政策,或加速全球"去美元化"进程。

这场危机揭示了美国体系的深层矛盾:过度军事化消耗了社会资源,军工复合体绑架了国家战略。当疫情撕开"超级大国"的华丽外衣,暴露出的不仅是医疗物资短缺,更是制度性治理能力的衰退。



中国医疗队驰援意大利、伊朗的行动,与美军航母"罗斯福号"水兵举牌求援的画面形成鲜明对比。这或许预示着国际秩序正在经历冷战后最深刻的变革——硬实力主导的旧秩序,正在让位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范式。在这场全球大考中,每个国家都在书写自己的答卷,而历史终将评判哪种文明更具生命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