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兵器评论】【环球网】(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性阅读,仅供参考!

这位人物不仅是俄罗斯的社会研究者和哲学思考者,还兼任电视媒体的负责人。

早在苏联时期,他就踏入了神秘主义的小圈子,并深入钻研相关学问,成为圈内的重要人物。

他就是被外界称为普京“智囊”的亚历山大杜金,同时也经常被冠以“国师”之名。



针对杜金,普京的政治顾问马尔科夫曾有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他是一个出色的思想家,但往往卓越与疯狂之间只有一线之隔。”

如今63岁的杜金,最近做出了一项令人意想不到的预测。



“下一场重大冲突不会发生在中国,而是在俄罗斯。”

俄罗斯刚刚结束俄乌战争,杜金就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他的预测究竟是深思熟虑,还是偏离现实?



神秘身份

杜金,一个隐藏在普京背后的关键人物。



尽管他从未担任过政府职位,也很少与普京公开互动。

然而,西方媒体依旧将他称为“普京的大脑”或者“国师”。

这可能源于他提出的“新欧亚主义”理论,与俄罗斯近年来的外交战略高度契合。



所谓的新欧亚主义,主张由俄罗斯引领欧亚大陆的发展;

通过能源掌控欧洲、瓦解北约,构建一个反西方联盟。

这一理念与俄罗斯后续的战略规划基本吻合。



杜金1997年的著作《地缘政治的基础》被俄罗斯军事院校定为教材,对俄罗斯的高端人才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中的一些激进观点,甚至与实际政治走向惊人一致。



他在书中提出“乌克兰应被东西方分割”,独立的乌克兰会阻碍俄罗斯成为横跨亚欧的超级大国。

当时许多人认为杜金的观点难以理解,想法太过极端。



然而2014年克里米亚公投及2022年俄承认顿巴斯独立,都验证了他的早期预判。

杜金关于利用能源控制欧洲的理论,也在俄德关系中得到了体现。

俄罗斯以天然气为杠杆影响德国政策,“北溪-2”管道项目加深了两国间的能源依赖关系。



2017年夏洛茨维尔骚乱等事件后,美国社会分裂加剧,部分极右翼团体与俄罗斯的秘密联系被揭露。

这一切似乎与杜金倡导的利用美国种族矛盾削弱美国霸权的理念不谋而合。

与其说杜金是成功预言,不如说他是洞察了国际局势。



美欧将杜金视为“普京主义推手”,对他及其女儿实施制裁。

他的女儿达莉娅在2022年的汽车炸弹案中不幸遇难,该事件被认为是对杜金本人的直接打击。



显然,杜金这位学者早已成为欧美国家的眼中钉。

因为他的思想可能正是这些国家衰退或衰亡的重要原因。

3月31日,杜金再次做出预测。

这次,俄罗斯是否会采纳他的建议采取行动呢?



北极争夺

“真正的较量将在北极展开。”



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消息,杜金认为当前世界的焦点应当转向北极。

他甚至断言,谁掌握了北极,谁就掌控了世界。



北极资源丰富早已不是秘密,正好符合杜金提倡的“能源武器化”理念。

稀土、贵金属等关键矿产都是国防建设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



此外,北极航道一旦实现常态化通航,将成为连接欧亚的最短航线;

相较于传统苏伊士运河航线,航程可缩短约四成,大幅减少物流成本。

杜金或许已经意识到,掌控北极航道等于掌握了全球贸易的命脉。



从军事角度看,北极是美俄战略核力量之间的最短攻击路径。

杜金暗示,北极可能成为大国军事对抗的新战场。



北极控制权直接影响到核威慑能力以及战略安全纵深,进而决定全球霸权归属。

看看这八个国家,真正有能力争夺控制权的,也只有美俄两国。



如果俄罗斯能够抢占先机,那么它在全球能源格局中将占据主动地位,甚至动摇西方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

同时还能削弱美国对传统航道的控制力,增强俄罗斯作为欧亚枢纽的地位。



实际上,俄罗斯与美国早已在北极地区悄悄布局。

俄罗斯部署了“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和核动力破冰船,并与中国合作开发北极LNG项目。



美国则联合盟友加强北极军事存在,扩建阿拉斯加基地。

2024年,美国发布了《2024北极战略》,显得气势非凡。

特朗普上台后,多次表达对格陵兰岛的兴趣,甚至不惜使用经济手段施压。



格陵兰岛,正是北极地区北极航道的关键节点。

今年3月,副总统万斯未经邀请便前往格陵兰岛访问,意图显而易见。



“赶紧卖给我们,否则后果自负。”

同一个月,特朗普从芬兰购买了不少破冰船,以应对北极复杂局势。



因此,虽然其他地区的局势同样紧张,但北极才是潜藏巨大风险的危险地带。

随着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开发北极资源的可行性显著提高。

或许为了争夺这些实际利益,大国之间难免一战。



结语

杜金的观点并非凭空想象,而是基于资源、航道、军事三方面的现实利益考量。

对中国而言,如何在北极事务中平衡利益与风险,避免陷入代理人战争,将是未来的重要课题。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传播社会正能量,无低俗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兵器评论 环球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