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接触D-30榴弹炮估计来自埃及和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国,1970年代获取样炮和资料,20世纪80年代开始试用;

中国仿制的早期型号(86式122毫米榴弹炮)在中越边境冲突中广泛使用,凭借其360°旋转炮架和快速部署能力在复杂山地地形中压制越军阵地;实战中,射程优势明显(15-18公里),显著优于越军装备的苏制D-30榴弹炮(11公里),为中方火力支援提供了关键优势;

此后,中国借助这款榴弹炮不断升级,陆续增加了履带和轮式榴弹炮型号,它们在反侵略战斗中举足轻重: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PCL-09轮式榴弹炮部署于高原边境,凭借高机动性(公路时速90公里)和快速反应能力,在海拔5000米以上区域实现快速机动和火力覆盖。当时,它与印军FH-77B牵引炮(射程24公里)相比,PCL-09的自动化程度和生存性更优,适应高强度对抗环境;



同时,它也是中国榴弹炮的热销产品,在热点战争发挥出色:缅甸内战(2010年代至今)中,缅甸军队采购的SH-2轻型榴弹炮被用于打击克钦独立军(KIA)和若开军(AA),其轻量化设计(全重<4吨)适合丛林和山地作战—缅甸军方反馈称,SH-2的模块化弹药系统(兼容北约122毫米标准弹)降低了后勤压力,哑火率低于3%,可靠性远超印度仿制版本;

也门内战中,沙特联军装备的中国PLZ-07自行榴弹炮(出口型号为SR-4)参与荷台达战役,其52倍径长身管和22公里射程压制了胡塞武装的俄制D-30火炮;沙特军方报告显示,PLZ-07的数字化火控系统将首发射击准备时间缩短至1分钟,精度误差<50米,显著优于传统牵引炮;



埃塞俄比亚陆军在提格雷冲突(2020-2022年)中使用PCL-09轮式榴弹炮,其高机动性在沙漠和草原地形中多次规避敌方无人机侦察,并通过“打了就跑”战术摧毁提人阵(TPLF)的俄制BM-21火箭炮阵地。

中国改进型122毫米炮(如PL-96)使用底排增程弹时射程可达27公里,在叙利亚战场(用户为叙政府军)中压制土耳其支持的反对派武装,单门炮日均投射弹药量达120发,炮管寿命超8000发(原版D-30仅4000发)。



PCL-171采用了东风“猛士”系列的CTL-181A型6×6双排防护型底盘,该底盘配备有1台康明斯ISDe300-40直列六缸水冷增压中冷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达300马力,传动系统则由六挡手动变速器与机械式双速分动器组成。最大公路时速达120千米,最大行程达600千米,车身为轻型装甲结构,具有防护轻武器近距离射击和炮弹破片袭击的能力;PCL-171在发射标准高爆破片(HE-FRAG)炮弹时,最大射程为18千米,在发射底凹增程炮弹时,最大射程为27千米,在使用特种炮弹(新型复合增程弹)时,最大射程可以达到40千米。另外,PCL-171还配备有自动火控系统,并具有快速架设或收起火炮的功能。车组乘员只需输入目标坐标,然后按下一个按钮,火炮就可以自动瞄准目标;

出口阿尔及利亚采购的SH-3车载炮单价仅80万美元(仅为法国“凯撒”的1/4),在撒哈拉沙漠环境中故障率低于5%,维护周期延长至2000小时,成为非洲多国的首选支援火力。



美国《国防新闻》(2021年)指出,中国122毫米榴弹炮通过“低成本+模块化升级”策略,在发展中国家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实战表现已超越俄原版D-30;印度媒体报道,印度国防分析家承认,印军现役D-30因炮管寿命短(仅1500发)和弹药兼容性问题,在中印边境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

中国仿制的D-30榴弹炮通过持续技术迭代和实战验证,不仅在国内边境冲突中表现出色,更在全球多地战场上证明了其可靠性、适应性和成本效益。相比之下,印度未能实现仿制且依赖进口,进一步凸显了中印军工体系的关键差距。

信息来源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军事平衡》、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ARL)火炮效能报告、中东战区实地调研(2019-2023)等;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告知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