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回真是把代理人战争演绎到了极致。从资金援助到军事情报,从武器支持到战术指导,除了没亲自下场,美国几乎把能干的都干了。结果俄乌战场打成了持久战,乌克兰的反攻计划屡屡受挫,美乌之间也是越来越不对付。这场冲突不仅让乌克兰苦不堪言,也让美国自己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泥潭。
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金额,早已突破上百亿美元。但这钱可不是白给的,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美乌矿产协议就是个例子,美国在援助后,还要乌克兰拿矿产资源来埋单。说白了美国就是在通过“投资乌克兰战争”来榨取地缘政治红利。
不过乌克兰也不是吃素的。泽连斯基上台后,靠着全面胜利的口号,把美国死死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结果美国的援助越多,乌克兰的胃口越大,搞到最后,美国自己都觉得管得太多,吃力不讨好。
早在俄乌冲突初期,美乌两国就闹过不少矛盾。2022年乌克兰击沉俄罗斯莫斯科号巡洋舰的事件。当时乌克兰没打招呼就动手,搞得美国又气又怕。气的是乌克兰不听话,怕的是俄罗斯会因此对美国展开报复。
后来美国不得不跟乌克兰建立了所谓的合作机制,明确哪些目标能打,哪些武器怎么用。然而现实并没有这么简单。乌克兰在战场上经常“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该怎么打还怎么打。去年乌军绕开美国直接突袭俄罗斯库尔斯克州,用的还是美国提供的武器。这种越界操作把拜登政府气得不轻,但美国又不敢真的断了援助,只能一边骂一边继续送弹药。
美乌之间不仅在行动上有矛盾,在战略上更是分歧不断。泽连斯基为了在联合国大会上秀战果,直接提前对赫尔松发起攻势,结果俄军轻松调兵支援,反把乌军拖入了苦战。
反攻失败之后,美乌之间的信任基本瓦解了。乌克兰抱怨美国的武器交付太慢,美国则指责乌克兰浪费资源。五角大楼甚至一度不想再支持乌军的冒险行动,但碍于地缘政治的压力,最后还是选择了妥协。
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深度介入,已经让不少国家感到不安。尤其是欧洲的北约盟友们,看着美国一边带头大哥姿态,一边又搞得自己焦头烂额,多少有点心寒。德国和法国这些国家本来就对乌克兰问题不感冒,现在更是觉得美国是在用别人的地盘打自己的仗。
美国这种做法加剧了全球的不信任感。中东、非洲和南美这些地区的国家,看着美国在俄乌战场上的所作所为,心里都在打鼓:今天是乌克兰,明天会不会轮到我们?
从俄乌冲突爆发到现在,美国的一系列操作看似在掌控全局,实际上却是步步错棋。一方面通过援助乌克兰巩固了自己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但另一方面也让自己陷入了一个骑虎难下的局面。
美国如果不想继续被拖下水,就得学会适当放手,给俄乌冲突留出一个真正的谈判窗口。否则无论是对乌克兰,还是对自己,美国都将付出更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