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身边的人头发差别可真不小?有的人头发粗得像钢丝,硬邦邦地立着,怎么压都压不下去;有的人头发却细得像丝线,软塌塌地贴着头皮,随风一吹就飘起来。同样是头发,为啥差别这么大呢?



角蛋白含量

首先,咱们得知道,头发的主要成分是啥。答案是角蛋白,这玩意儿是一种硬蛋白质,简单说就是头发的“骨架”。角蛋白含量高,头发就硬实,像搭了个结实的钢筋框架;含量少,头发就软塌,像缺了支撑的豆腐渣工程。



为啥有人角蛋白多,有人少呢?这跟遗传有大关系。打个比方,你爸妈如果头发粗硬,那他们很可能把“高角蛋白基因”传给了你,你的头发自然也粗壮。反过来,如果爹妈头发细软,你的基因里角蛋白“存货”可能就不多,头发也就跟着柔弱了。科学家研究过,亚洲人的头发普遍比欧美人的粗硬,就是因为基因里角蛋白含量高。所以啊,头发粗硬还是细软,第一步得看你“天生底子”咋样。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后天营养也能稍微影响角蛋白。比如多吃点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像鸡蛋、牛肉、豆类,理论上能给头发“加固”一点。但别指望吃几顿牛肉就从“软妹子”变“钢丝头”,基因这东西,改起来可没那么容易。



毛囊的影响

说完角蛋白,咱们再看看毛囊。毛囊是什么?就是头皮里长头发的小“工厂”,每一根头发都是从毛囊里“生产”出来的。毛囊的形状和大小,直接决定了头发的粗细和硬度。

毛囊大而圆的,生产出来的头发就粗壮,像流水线上的大号钢管;毛囊小而扁,头发就细软,像细细的棉线。研究发现,亚洲人的毛囊大多偏圆,欧美人毛囊偏椭圆,这也解释了为啥亚洲人头发普遍粗一些。而且,毛囊的健康程度也关键。毛囊要是营养好、血供足,头发就长得结实;要是毛囊萎缩了,头发自然细得可怜。



这毛囊咋长成这样呢?还是得怪基因。就像每个人身高不同,毛囊的大小也是天生的。不过,年纪大了,毛囊也会慢慢“退化”。你看那些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头发是不是普遍变细了?这就是毛囊老化的结果。所以,头发粗硬还是细软,不光看你生下来咋样,还得看你用了几十年后毛囊还撑不撑得住。



外部环境影响

除了天生的基因和毛囊,外部环境也能给头发“加戏”。你想啊,头发天天暴露在外头,风吹日晒、洗头烫头,哪能不受影响?

先说气候。住在湿热地方的人,头发容易吸水变软,显得没那么硬;干冷地区的人,头发水分少,就容易干硬,像枯草一样。再说生活习惯。比如老烫头、染发,化学药水一折腾,头发内部结构受损,角蛋白流失,慢慢就变细软了。相反,有人头发天生粗硬,但从不瞎折腾,保养得好,反而能一直保持“钢丝”状态。



还有洗头发的水质。硬水(含矿物质多的水)洗头,头发容易变粗糙僵硬;软水洗头,头发就顺滑柔软。你有没有发现,搬到新地方住一阵子,头发状态会变?这就跟水质有关系。甚至空气污染也能“参一脚”,灰尘、雾霾堆在头发上,时间长了也影响质感。

所以啊,外部环境就像个“调味师”,天生的头发是“底料”,后天怎么“调”,也能让头发粗硬或细软再变一变。不过这影响有限,基因和毛囊才是“主厨”,外部环境顶多算“加点佐料”。



结语

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明白了为啥有的人头发粗硬,有的人细软?总结一下,角蛋白含量是“内在支撑”,毛囊是“生产模具”,外部环境是“后天调味”。这三样加一块儿,决定了你头发的模样。大部分是天生的,爹妈给的基因你改不了;但也有小部分是后天能调整的,比如保养好点、少折腾点,头发状态也能好一些。

不过话说回来,头发粗硬也好,细软也罢,其实都没啥高低之分。粗硬的头发有力量感,细软的头发有温柔劲儿,各有各的美。你看,明星里粗硬头发的像张雨绮,自带霸气;细软头发的像刘亦菲,仙气飘飘。关键是接受自己,找到适合的打理方式,咋样都能美出自己的风格。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